南北塞浦路斯之間複雜的政治與民族關系起源于很久遠的時代。曆史上能找到的有關該島的最早記載,顯示塞浦路斯是屬于亞述帝國的版圖,島上的居民屬于古代腓尼基人與希臘人族裔,并且在公元前58年時成為當時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塞浦路斯在羅馬統治時期,包括保羅、巴拿巴及馬克在内的多位耶稣門徒都到過該地區,保羅将基督教帶到了塞浦路斯,巴拿巴則在該地建立了第一座教會。因此,塞浦路斯成為地中海地區最早開始信奉基督教的地方,時至今日島上的希臘裔居民都是基督教徒,屬于希臘正教的一支。
然而信奉基督教的希臘人似乎并沒有得耶稣的太多關注,因為他們并沒有過幾天太平日子,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便閃亮登場了。公元1570年,奧斯曼帝國從當時擁有塞浦路斯島的威尼斯共和國手裡搶下了此島的控制權,開始動員和鼓勵土耳其士兵攜家帶眷移民到此地。島上原先的希臘裔居民對新進入的土裔移民有很強烈的排擠情緒,土耳其人的入侵為數百年後的塞浦路斯分裂埋下了伏筆。
公元1878年,為了防止俄羅斯帝國勢力南侵,奧斯曼帝國以塞浦路斯換取英國在俄土戰争中對該國的支持,從而将該島的行政權移交給了英國,但仍保留該島的宗主權。1926年英、土兩國簽訂洛桑條約,塞浦路斯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島上很多土耳其裔居民也在此期間搬遷回土耳其本土。
在英國統治期間,塞浦路斯島上的希臘裔居民一直在商讨和争取回歸希臘的可能性。1959年,在塞浦路斯島上的民族沖突上升到幾乎無法收拾的局面之後,各方開始在聯合國的斡旋下共同商讨解決問題的辦法。“蘇黎世協定”促成了塞浦路斯獨立,1960年8月16日,塞浦路斯共和國正式成立,但是該協定并沒有徹底解決紛争。
1974年7月,塞浦路斯中央政府發生了一起由希臘軍事獨裁者暗中支持的軍事政變,想通過這種方式促成塞浦路斯重歸希臘。這起政變讓土耳其找到了借口,他們以土政府手上握有擔保條約為由,指控希臘方面違約,并于7月20日出兵塞浦路斯,在兩波攻勢之下占領了島上38%的領土。在此次沖突中,有大量原本居住在南塞境内的土耳其人逃往北塞浦路斯,同時也部分居住在土耳其控制區内的希臘人逃往島南,成為某種程度上的種族和信仰純化運動,再次加深原本已經非常岐異的民族宗教意識。
1975年,由土耳其控制的北塞浦路斯單方面宣布成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聯邦。1983年11月,再次更改為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不過這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除了他們本身和土耳其以外,迄今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但它卻實實在在的擁有了塞浦路斯北部的實際統治權。他們不承認塞浦路斯政府對于全島的主權,隻稱呼塞國政府為“南塞浦斯的希臘政權”。與之相比,島南的塞浦路斯共和國仍然握有包括聯合國會員資格在内的國際認同,但是由其國會内缺少土裔代表的參與,無法滿足當初國家憲法的規範,因此也尚不能完全代表整個塞浦路斯的立場。
瓦羅莎就是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被土耳其強行軍事占領,昔日繁華的旅遊天堂成了處處戒備森嚴的廢城,雖然聯合國曾出面幾經協調磋商,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就提出了将瓦羅莎交由希臘族塞浦路斯控制的計劃,但遭到希臘族塞浦路斯選民的拒絕,移交未能實現。值得慶幸的是,故事并未完結,各政府正相互合作希望可以恢複瓦羅莎的昔日之美。Laxia公司就在該地設計了三座概念建築。控制該地區的“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國”則承諾将會對外開放瓦沙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