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言憶語】
作者:徐國源(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鄉土文化盛行于風土人情尚未受到外來幹擾的“純樸”年代,勾連着千百年來中國民衆的情感記憶和“鄉愁”,也貫通着人們對“鄉土”的審美認知。伴随日益興盛的“鄉村遊”等民俗旅遊活動的熱潮,人們在傳統村落駐足逗留後驚奇地發現,那些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民間藝術、競技遊藝、民俗風情、村落民居、祠堂廟宇、特色餐飲等,不僅保存了中國農耕文明的文化因子,也展現着鄉土文化的恒久魅力和當代價值。
在社會文化的結構和功能發生深刻蛻變的今天,如何保存和傳承鄉土文化的原生形态?又如何不斷從“人民的資料庫”——民間文化遺産中汲取資源,更好地傳承、保護鄉土文化,并在與時偕行的活态傳播中使之“新生”?
貴州丹寨打造非遺小鎮,集中展示貴州的少數民族傳統非遺技藝。圖為家長帶着孩子體驗古法造紙。李韻攝/光明圖片
讀懂鄉土美學留住“泥土味”
與主要以文獻典籍的“言說”方式而傳授的文人文化不同,鄉土文化主要表現為“活态”生活方式的代代相傳,因此在鄉土文化傳承保護中,“人”是最重要的核心因素。基于此,保護原住民,也就是保護鄉土民間文化。最直觀的就是,傳統村落不能“空心化”,一旦村民都遷出去了,長期存在的生活方式、傳統習俗等便可能很快消亡。
鄉土文化往往有其本土适應性,通常還有一整套禮俗規約機制(如鄉規民約、倫理道德等)來維系其機能,所以今天保護鄉土文化時,要因地制宜,尊重當地固有的“鄉風民俗”,而不能采用過多的“外力”,來改變這種千百年來自發形成的“秩序”。就鄉土文化而言,它的生态觀可以概括為:本土的就是适宜的,也就是最好的;它可以根據“民衆自願”“生活便利”“禮俗互動”原則來改良優化,但不可以推倒重來。所以對于鄉土文化保護來說,更為重要的是要樹立“原生态”而不是“進化論”的觀念。
西江千戶苗寨的老少村民一起用歌舞迎接遠方的客人,雖然表演并不專業,但他們對家鄉和民族文化的熱愛深深感染着遊客。李韻攝/光明圖片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許多用文字難以表述的鄉土民俗也具有較高的審美價值。這種鄉土民俗文化,其根本價值在于它具有生活特征的“内價值”。例如,在傳統村落旅遊開發的過程中,要梳理當地文脈,保護千百年來積澱形成的農耕生活習俗、傳統節慶和故事傳說,展現原生态的百姓日常生活;而不能單純看中它的“外價值”,僅僅保持外貌上的古風、古香、古色。
保護和傳承傳統鄉土文化,當然也要兼顧現代人的生産和生活需求。因為原住民也希望過上現代的生活,所以要處理好保留民俗傳統與居民生活方式更新的矛盾。民俗文化學者在參與“鄉村改造”時,不能僅憑“拯救鄉村”的熱情,或借“文化精英”的權力去粗暴“重構”,而應在讀懂“鄉土美學”的基礎上,真正把握住原生态文化的機理,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嵌入,包括:依照曆史的舊痕和人們的記憶,恢複村落的地脈、标識和故貌;為當地整理和挖掘佚失的曆史知識、故事及曆史口碑文化等。反之,過于大膽的現代化改造,可能是對傳統鄉土文化的破壞。
中國文化曆來重視縱向傳播,即代際之間的傳承。因此,我們要重視借助傳媒教育和現場體驗等方式,在年輕一代的記憶中植入鄉土文化的“種子”。鄉土文化的傳承和保護,必須重視“人”作為文化載體的獨特作用。近幾年,筆者帶着所在高校的大學生長期深入鄉村展開田野調查,本意是想通過這些年輕人對鄉土民俗傳統的體驗、感知和品味,進行一項“都市時代:如何保護我們的傳統”的社會實驗。有位學生在觀看了傳統民歌演唱後寫道:“歌手們盡情演唱的原汁原味的老歌,似乎把我們帶到了久遠的年代。它們是曆史與傳統的回聲,帶着泥土的質樸,野草的芬芳,沒有功利,沒有表演,隻有自說自唱,透着勞動人民的率真和情趣。民歌是文學藝術的根系,也給我們這些現代人以來自于另一個世界的奇異感!”通過田野調查,我們認識到一個問題,年輕一代對于鄉土文化既是隔膜的,也是可親近的,關鍵是要找到返回曆史現場、古今對話的代際傳承通道。同時,對于在年輕人中的傳承問題,還特别提醒人們要具備“沙裡淘金,慧眼識寶”的鑒别力,把真正優秀的鄉土民間文化發掘出來,傳承下去。
把握時代脈搏激活“時尚芯”
鄉土文化的傳承保護須講究有效性,實行“開放性保護”,也就是順應時代潮流,深耕鄉土文化資源,創新性轉化,使之成為年輕一代喜聞樂見的“青春版”時尚文化。
一是要用影像等可能的手段,搶救性記錄在世的民歌手、故事手和各種技藝性人才的表演活動,挖掘整理現存的各種抄本、刻本,保護好那些非遺的活态載體,盡量讓年輕下一代“看到”“聽到”老一輩傳承下來的鄉土文化的精華,如傳統村落中的民居、生産生活的老物件和傳統民間文藝等。同時,在繼承的基礎上,鼓勵傳統鄉土藝術的推陳出新,在原生态基礎上進行适應時代的二度創作,其實也是一種傳承。因為,一味固守傳統,隔絕與時代的聯系,放棄與年輕人的共鳴,這樣更容易導緻民歌、手藝等鄉土藝術的失傳。
二是要有當代傳播意識,即根據今天人們的審美趣味,通過各種媒介“嵌入式”傳播,盡量把“民俗精華”傳承到下一代。例如,蘇州陽澄(湖)半島生态休閑旅遊度假區對江南稻作文化進行傳承時,就借鑒了“原生态 美學”的思路,發展稻田藝術,種植彩稻,在田間用不同顔色的稻谷“繪”出大閘蟹、大黃鴨等圖案,發掘稻作文化的觀賞價值,起到了“用美學加持鄉村”的效應。
三是要重視數字化時代網絡傳播的“新鄉土文化”現象。随着互聯網與大衆日常生活的日益融入,無論在西方或中國,網上散播着各種新型民俗文化。比如近年來興起的網上祭祖、視頻拜年、微信紅包,以及各種小視頻平台推出了大量民間“才藝達人”,同時也出現各種新奇的故事、傳說、笑話等“民間文學”,這些都構成一道新的“鄉土文化”風景。這些網絡中興起的“新鄉土文化”“新民俗”,都值得我們作出理論的探讨,且無疑具有廣闊的研究前景。
《光明日報》( 2021年06月20日12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