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豐計劃# 種植冬小麥的農戶,等到年後需要對小麥進行追肥,以此來保證小麥對于營養的需求,根據當地天氣原因、田間小麥生長的情況等,來決定追肥的時間,一般情況下,在小麥返青期時進行追肥,還有一些農戶,會在揚花期、抽穗期等進行追肥。
不論小麥追肥是一次還是多次,在肥料的選擇上,大部分都會以尿素為主,這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肥料在施用以後,利用率是比較低的,施用不當的情況下,大部分都會被浪費,而如何提高尿素的利用率,相信是很多種植戶想了解的,本篇内容,小幫手就來和大家一起說說,如何提高尿素利用率?從3個方面分析:
在實際施肥過程中,農戶們常用的施肥方式主要有2種,一種是撒施,一種是溝施。
撒施的方式很常見,相對比較簡單省事,但是利用率很低,小幫手記得看過一篇分析,撒施的情況下,尿素的利用率達不到50%(甚至隻有20%-30%),看似尿素撒上去了,但沒起到相應的結果,本來種植成本就高,這樣一來,更加浪費成本。
而溝施的方式也有不少人在使用,相對撒施來說,雖然速度慢一些,稍微麻煩一些,但從利用率上來說,會增加不少,原因有2點,其一,溝施時,尿素被土壤所覆蓋,利于尿素自身的轉化,其二,土壤覆蓋後,尿素的揮發量也會較少,利于尿素的吸收。
最簡單的溝施工具,就是我們常說的“簍”,一人在前面拉,一人負責尿素的施入,有人會問了,溝施的話,多少深度為宜?這個也要根據田間的墒情來決定的,一般情況下,8cm左右即可,如果田間過于幹旱,可适當深施,相反,如果田間墒情好,可适當淺施。
上面已提到過墒情對于施肥的深度是有影響的,另外比較重要的一點,墒情對于尿素的利用率也有着很大的關系。
如果田間墒情不好,過于幹旱,不論是尿素還是其他的肥料,利用率都不會很高,這時候就需要通過澆水來提高尿素的利用率,而澆水的前提是合理,什麼是合理?舉個例子:
如果一位農戶追施尿素時,選擇撒施,由于土地比較幹旱,進行澆水,一部分尿素會随水流出田間,自家田塊的小麥吸收量減少,利用率降低。
這就需要澆水的時候,不要大水漫灌,撒施的情況下,尿素溶液會随水流而沖走,溝施的情況下,會導緻部分尿素溶液滲入深層,而小麥的根系則達不到那麼深,利用率降低,造成浪費。
這裡小幫手給大家一個建議,當尿素施入以後,可以等幾天再去澆水,目的讓尿素自身先揮發幾天,提高利用率,以上所說的内容,都是針對田間墒情不好的情況,如果田間墒情好,則不需要澆水。
尿素不僅可以撒施、溝施,還可以通過噴施來進行補充營養,我們都知道,尿素由于分子體積小,很容易溶于水,所以一些農戶會通過噴施來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關于尿素噴施的做法,可能很多種植戶沒有這樣用過,因為不知道濃度,不知道該使用多少量,如果使用不當,尿素使用量過大,很有可能會出現肥害的情況,得不償失。
一般情況下,我們噴施一畝地需要30斤水(人背噴霧器一桶),尿素的使用量,在實際噴施過程中,不會進行特别精細的測量,成年人的手,抓一把即可,可能都不到500g,有人會有疑問,這麼小的濃度,效果能好嗎?據一些農戶反應,效果是不錯的,如果有興趣的朋友,等到年後可以試試。
不過,這裡也提醒大家一點,噴施尿素時,對着小麥植株可以直接噴,但不要重噴或漏噴,以免影響最終的效果。
以上就是關于如何提高尿素利用率的相關内容,希望大家能夠從中了解到自己以前不知道的内容,當然,如果你有其它更好的辦法,歡迎在下面評論中留言,大家一起讨論學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