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鑒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孫之所自分。所以姓氏是标志一個人家族血緣的符号,涉及古往今來、千家萬戶。
“姓氏”在現代漢語是一個詞,但是,在秦漢之前,姓和氏是有明顯區别的;姓最早産生于母系氏族社會,每一個氏族或部落都有自己的姓,同姓的人有共同的女性祖先,同姓不得通婚。氏是姓的分支,用來區别子孫之所由出生。同一姓下可以有不同的氏。
根據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中華古姓的最初來源是基于原始部落的宗教崇拜、圖騰崇拜與祖先崇拜。
由原始社會的圖騰演變為姓族組織,這是姓氏的首次演變,也是姓的産生。這時,姓作為族群的标志和徽号,其功能就在于維持“同姓”的全體成員共同世系,借以把不同血緣的姓族區别開來。從此,姓即成為區分族别,維系血緣世系的憑籍和紐帶。
在母系氏族社會裡,衆人隻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世系的計算都隻能以母系為準。在《說文解字》是這樣解釋:“姓,人所生也。古之神聖,因感天而生子,古稱天子;從女從生,生亦聲。”從這裡可以看得出來我國古代很多姓氏都帶女字,如姬、姜、嬴、妫、姒等等。
氏的出現較為姓晚,是姓所衍生的産物,就是姓的支族。而甲骨文“氏”字的結構,就像種子萌芽的根系,意為支族、宗族的根本。《左傳·隐公八年》記載“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谥,因以為族;官有世功,則有官族,邑亦如之。”意思是說,天子立有德之人為諸侯,依據他的生地而賜姓,分封土地而賜予他氏。諸侯以字作為谥号,後人用這個作為氏族,累世做官而有功績,後人便以官名為氏族,也有以封地為氏族的。這就是“氏”。
氏大約源于父系氏族社會,盛行于周。鄭樵《通志·氏族略·序》中稱: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為二,男子稱氏,婦人稱姓,氏所以别貴賤,貴者有氏,賤者有名無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也就是說,先秦時期,氏不僅是部族、族系的徽号,也足社會地位尊卑、貴賤的标志。随着父權制的确立和氏的形成,母系社會逐漸被父系社會取代,所以血緣的關系均由父系來确認。母系氏族解體,父系氏族興起,成為姓氏演變中一個重要裡程碑。
由“胙土命氏”的封建宗法制度,逐漸取代了姓氏族社會單純的血緣制度,姓氏族習俗則被提取、轉化、升華為系統的理論化、法制化的文化形态和宗法制度。由遠古父系氏族社會中的族長制,演變為夏、商、周的封建宗法制,标志着姓氏文化的日趨成熟和形成。
“姓别婚姻”、“氏明貴賤”,這種姓氏相别的制度,到春秋末期,戰國之際,由于社會處于急劇變動之中,姓氏相别的制度發生動搖。首先是周天子的權威下降,已無力分封和控制諸侯,不再具備“胙土命氏”的實力,諸侯僭越稱位,自立為王、侯者是常有的事;其次是諸侯割據,群雄并起,戰亂不已,一些舊的氏家大族因滅國或失掉封邑,流連失所,降為庶民,而原本低位地下的士人、卿大夫之流乘勢崛起逐漸登上政治舞台,依靠着才能與功績,裂土封侯成為新的貴族階層,從而産生新的氏族。在這大動蕩、大混合的浪潮中,“氏明貴賤”的社會功能已失去了現實意義;“姓氏相别”的制度發生動搖。
秦漢之後,“胙土命氏”的制度蕩然無存,“氏明貴賤”的社會情況也逐漸消失,而作為宗族标志的“姓”與“氏”已經沒有實質區别了,姓氏成為僅僅表明個人及其家族血緣關系的符号,秦漢以後的姓氏通用、姓氏合一,是姓氏演變的一大轉折,至此,姓氏體系基本定型,曆朝曆代雖有所變化和發展,但基本上都遵循了“姓氏合一”這一模式,延用至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