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他們不負責任,所以才需要他們負無限責任,看一下不負責任的依據。
針對截圖,提問人的問題:青海定額中夜間施工增加費、二次搬運費、冬雨季施工增加費可以歸零麼?
筆者身處施工方多年,近期轉行到咨詢方,對工程成本的理解是:越是自己不清楚的費用,越要以高風險概率對待。定義高風險的目的就是必須要有高利潤來抵禦風險,這是多年做施工造價養成的思維習慣。
作為一個剛步入行業的實習生,他們腦子裡沒有工程成本的概念,組價時沒有風險意識,他們對待不知道的費用的态度就一種通用做法,清零或删除。
有些人可能會問:有什麼行政文件支撐要取這些費用?筆者要反問:有什麼行政文件明确這類費用實際施工時絕對不會發生?如果發生這類措施費用就會增加工程成本,成本必須要有收入作為對應才可以稱之為正常的成本,沒有收入對應的支出就是虧損。施工方發生虧損後的下一步程序做什麼誰都難以預料。
對于一個工程項目編制清單,出招标控制價時,咨詢方總在抱怨設計施工圖不夠詳細,不夠明确,許多費用不知道應不應該計取。處理這類問題的正确方法應該是:
1、自己能想到的費用一定要取費:在有與無之間必須選擇有,這不是依據不依據的問題,是對抵禦風險态度的問題,如果所有不确定的事項都選擇不取費,業主方将來承擔的風險就非常巨大。
2、圖紙不明确的做法選擇高品質工藝:這是考驗工程造價人對工序、工藝理解的能力和水平。
這裡有一個案例,内牆的裝修說明要求按照圖集做法做,裡面特征描述有5項工作内容,然後又标注了要求按塗料2工藝做法實施,這個塗料2裡又有兩項做法,此時編制工程量清單項目特征描述時,輸入圖集(5項工作内容)還是輸入(塗料2的兩項做法 圖集的五項做法)呢?這個問題是對工藝做法不理解的表現,筆者認為這個清單項目的5項工序内容依次為:
而塗料2做法隻是對(4)(5)項做了更加具體的要求,可能要求:
(1)膩子找平兩遍;
(2)乳膠漆一底兩面。
從做法分析可以看出來,描述并不重複,增加塗料2做法描述隻是起強調作用,這個項目組價時必須按5道工序費用進行組價。
3、估算、預算從任何管理角度上分析都是風險的控制問題:經常聽到咨詢方的人員談立場,職業造價人,首先要在專業的基礎之上才有立場之分,專業工作沒做好卻以立場推卸錯誤責任本身就是不負責任。
咨詢方在預算審批環節最喜歡說的就是:為國有資金負責,為業主方省錢等說辭來扣減費用。工程項目估算、預算并不是付款程序,而是為籌資做準備的依據,錢籌集多了,省下的還在業主自己口袋裡,錢籌集少了,付款時捉襟見肘,結算時漏洞百出,被承包方窮追猛打,這并不是業主方想要的結果。
資金管理不僅要遵循客觀性原則,還要從财務學裡的謹慎性原則出發,能考慮到的費用全部要計取到位。
筆者在預算财評時遇到過的真實案例,審計方以工程竣工結算的态度對待預算程序,設計圖紙裡有,但設計概算沒有列項的,審核方看出來也不會增加,這種審計方式不是在刁難設計,而是在坑害業主。
施工項目業主雖不知道工程量清單裡的項目是否丢項、漏項,但他們腦子裡有設計灌輸的形象效果,工程項目完工後發現與當初自己腦子裡想象的結果不一樣時,工程已經進入到了結算程序,就算施工過程中發現想做的項目工程量清單未列項導緻實際未施工,想辦理變更處理,但又因為預算資金短缺,使得變更落實不了而成為遺憾。好不容易申請的項目,最終出現瑕疵至少還能使用,如果做成爛尾工程,就是100%的投資失敗。
4、措施費項目的費用計取:經常看到評論區關于泵送混凝土費用應不應該計取的問題,這個問題任何答案都沒有實質意義,計取不計取泵送費必須要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款才有計取泵送費的意義。
(1)施工場地能擺開相關施工車輛;
(2)一次垂直運輸混凝土的數量足夠多:如泵送費15元/m3,泵車台班3000元/個,一次泵送200m3以上的混凝土才能用泵送費計算,否則隻能按泵車台班計算;
(3)使用泵送費的綜合成本最低時才能考慮望使用:這裡的綜合成本不僅指資金成本,還有時間成本、安全系數、質量要求等因素。
作為咨詢公司人員在編制工程量清單招标控制價時,能想到用泵車輸送混凝土這項費用就可以,不需要知道3個必要條款是否真正具備,因為編制人不會親曆施工現場指揮工程施工,不知道現場的總平面布局,也就不能判斷場地是否有地方排列車輛,不親自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不知道工序分幾個流水段,不知道流水段排序就沒法計算出一次澆築混凝土的數量,最後也不知道中标的施工方會不會把泵送混凝土作為最佳的垂直運輸方案。
咨詢方編制招标文件正确的程序:首先,在招标控制價文件中要考慮計取泵送混凝土的費用。此外,在項目清單描述中可以添加類似土方運輸的條款,如混凝土垂直運輸費用需投标方自行考慮垂直運輸方案。咨詢方以自身顧問的經驗考慮工程成本,投标方站在施工的角度測算成本,這才是所謂的立場不同的正确解釋。
對于複雜的技術措施方案費用,如果咨詢方認為資料不全難以編制清單費用,如高模闆施工,可以在編制說明中直接表示,此項措施費用暫列金額(專業工程暫估價甚至是以獨立費形式的報價方式列項)10萬元(以高估的态度憑經驗值估算一個金額),同時可以在合同條款中注明此項費用為總價措施費,投标方在投标時自行考慮費用組成并且包幹使用,結算時不再調整費用。
對于同一個工程項目,在前期設計概算時沒有看出來設計方與咨詢方有什麼立場上的矛盾與沖突的地方,無論是設計方編制概算還是咨詢方審核預算,都應該抱着撿漏補缺的心态将投資成本編制盡可能客觀、準确并且留有餘量地交給業主方,而不是以行政文件沒有規定就可以不予以考慮實際将發生的費用為由推卸責任。
培養起良好的組價習慣,無論在咨詢方、業主方還是到施工方都是不可替代的人才,如果将來EPC項目管理模式真正得到廣泛運用時,對于總價包幹并且合同金額10位數以上的項目,沒有一個正确的組價态度,就會如同案例中所述的那樣(案例:預算的時候沒看仔細品牌要求,一種設備按低價計入預算,少算了大概50萬,招标時會不會流标?),僅一個清單項目招标階段就看出來賠50萬元,整個項目上百個清單項目完成後會賠多少錢都是未知數。
項目投資又不是讓咨詢公司出錢,即使圖紙沒有要求設備品牌,當初組價時為什麼不按高品質的設備詢價并計入招标控制價,讓業主方可以選擇自己相要的設備。
這種不看圖紙上來就以最低價計價的行為說好聽點是經驗不足,說不好聽就是根本沒有把項目做好的基本态度。
*本文系胡躍原創,獨家來稿
轉載務必申請授權,并注明作者與出處,違者必究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僅供參考,如有異議,煩請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