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日本有47個都道府縣,在法律規定上,府和縣基本上沒有區别,都和道在管理上會有一點點特殊之處,不過總的來說,它們的行政等級是一樣的。有些人就很好奇,東京是日本的首都,被稱為東京都非常合理。那北海道、京都和大阪有什麼特别的,為什麼也不叫縣,而要叫道和府呢?今天就來解答一下小夥伴們的疑惑。
在日本的曆史上,曾經采用律令制來劃分行政區域,那個時候全國被分為“五畿七道”。這個以前也給大家介紹過。五畿指的是國都及其周邊的五個令制國,我們所說的“近畿”就是從這裡來的,包括山城、大和、河内、和泉和攝津,大概範圍就是今天的京都、奈良、大阪和兵庫。而五畿之外的地區都用“道”來命名,并且每個地區都有一條通往國都的同名官道。這七道分别是東海道、東山道、北陸道、山陰道、山陽道、南海道和西海道,有點類似今天的東北地區、北陸地區、山陰地區等地區的劃分。
那可能有的小夥伴就要問了,這七道裡面也沒有北海道啊?這是因為那個時候還沒有開拓北海道,所以它并不屬于“五畿七道”這個體系。在明治年間,北海道才被正式命名,著名探險家松浦武四郎提出了一些命名方案,其中就有“北加伊”。松浦說這是由于當地人自稱“加伊”。最後把“加伊”改成了“海”,也就變成了“北海道”。因為原本就有東海道,西海道和南海道,因此北海道這個名字顯得十分自然。
進入明治時代以後,日本的行政區劃發生了幾次變化。明治政府把過去由江戶幕府直接管轄的地區做了區分,比較重要的,過去由奉行管轄的地區稱為“府”,其他的由代官管轄的就是“縣”。
當時的“府”可比今天多得多,像是箱館府,也就是後來的北海道,還有越後府(後來的新潟縣),甲斐府(後來的山梨縣),江戶府(後來的東京都),神奈川府(後來的神奈川縣),度會府(後來的三重縣),京都府,大阪府,奈良府(後來的奈良縣),長崎府(後來的長崎縣)等。
到了明治2年,也就是1869年,除了保留東京府(原江戶府)、京都府和大阪府,其他的府都改成了縣。東京是行政中心,京都是天皇的住所,而大阪則被認為是經濟中心,為了強調這三個地方的重要性,就用“府”單獨做了區分。
後來又經過了1871年的廢藩置縣等多次調整,1943年,東京府和東京市合并,成為了今天的東京都。
再說回北海道,最早的開拓計劃結束後,在1882年,北海道曾被分成箱館縣、根室縣和劄幌縣三縣。不過後來由于不便于管理等原因,又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管理了。
經過這一系列的調整,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1都1道2府43縣的局面。這樣從北海道、京都府、大阪府的名字當中,也能窺見一些曆史的痕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