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白線和黃線?即使你無法解釋各種路标中每種顔色和符号背後的含義,也可能在潛意識層面上能夠理解它們,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路上白線和黃線?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即使你無法解釋各種路标中每種顔色和符号背後的含義,也可能在潛意識層面上能夠理解它們。
這就是路标對設計最為重視的原因:我們的大腦将顔色與特定的感覺相關聯,并且在旅途中,符号在傳達危險信号的能力上,比讓人閱讀單詞所花費的時間更少,而這種時差可能意味着生死之别。
1971年,當美國聯邦政府對分隔行車道的标記進行标準化時,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現如今,車道分界線由兩種顔色繪制:當兩條車道都沿相同方向行駛時為白色,當兩條車道沿相反方向行駛時則為黃色。這種區别是為了防止事故發生,但是花了好幾年的時間才能使官員們确信這才是正确之選。
在20世紀00年代初,Edward Hines為公路設計了第一條現代中心線。他當時将其設計成了白色,這是他在一條新鋪的路面上看到濺出的牛奶後所受的啟發,而這種顔色成為了此後數十年來的默認顔色。到1955年時,大多數州都使用白色條紋劃分行車道。
不過其中也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俄勒岡州。該州堅持認為黃色才是發出警告的更好方式:可該國其他地區對這一宣稱并不買賬。當政府威脅要拒付3億美元的高速公路資金時,俄勒岡州才最終同意将其中心線更改為白色。
直到1971年,負責标準化高速公路符号的官員才轉變為了俄勒岡州的觀點。黃色作為警告色的應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廣泛:不但在紅綠燈中被用作了慢行信号,甚至在20世紀初曾是停車标志的顔色。
盡管如此,并不是每條中心線都需要發出如此強烈的警告。因此,分隔平行交通流的分界線顔色仍保持白色,而黃色則被用作在相反方向行駛的汽車之間的緩沖:換句話說,用在越線後最危險的分界線上。
該規則在1971年版的《街道和公路用統一交通控制設備手冊》中發布,至今仍是國家标準。
本文譯自 Mentalfloss,由譯者 HTT110 基于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