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送孩子出國留學嗎?你會跟着一起去陪讀嗎?據加拿大《星島日報》綜合報道,在2021年,加拿大總共接受了45萬名國際留學生,創曆史新高。
現在很多中國人也喜歡到加拿大定居,在這些人裡面,有一群比較特别的人,她們被叫做“陪讀媽媽”。
她們出于不同的目的,離開自己熟悉的生活,來到陌生的異國他鄉,開啟第二次人生。她們肩負着對孩子生活起居的照顧、精神上的陪伴和經濟上的保障。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陪讀媽媽”這個話題。
1、為照顧兒子的生活起居,從高管變成家庭主婦,甘當陪讀媽媽
小潔原本是國内一家中外合資企業的高層幹部,但為了配合老公的工作調動,她辭了工作,帶着兒子舉家搬遷至加拿大。
老公來到國外新公司後,就一心撲在事業上。很自然地,小潔就擔起了照顧家庭的責任。
小潔每天6:30就得起床,先是準備老公和兒子的午餐,因為在加拿大,公司和公立學校都是不提供午餐的。
然後才接着做早餐,早餐之後,碗筷都來不及收拾,又得立馬送孩子去上學。好不容易結束了忙碌的早晨,回到家還有各種家務活兒等着她。下午接孩子回家後,還要給兒子輔導作業、補習中文。
就這樣,事業有成的小潔為了家庭,為了孩子,甘願每天忙碌于家庭瑣事。所以,陪讀媽媽都是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全能媽媽,她們眼裡都是老公和孩子,唯獨看不見自己,默默地為家庭和家人付出一切。
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2、為了給予孩子精神上的支持,義無反顧地奔向異國,成為陪讀媽媽
小文有2個兒子,老大自小就成績優秀。在初中畢業時,就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國外一所知名的私立學校。
老大在國外讀高中期間,每天都要在QQ上和小文聊天,有時會跟媽媽分享學校裡的各種新鮮事,有時跟媽媽聊自己的學習和考試。
但意外發生了,由于經濟蕭條,小文老公的公司背上了很多債務。老大得知這個消息後,突然精神狀态很差,成績也一落千丈。
最後小文才發現,原來是因為老大的一位同學,由于家裡經濟出現問題,負擔不起他的學費,突然停學回國了,這給老大心裡留下了很大陰影。
小文立即與老公商量,希望立馬飛到加拿大陪伴兒子。老公也很擔心孩子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如果沒有人開導,會出問題。于是,兩人決定了,小文帶着小兒子立刻去加拿大。
就這樣,小文從一個企業主轉換成了陪讀媽媽。每天早上把老二送去學校,自己也去上英文課。學好了英文可以跟大兒子的朋友們交流,進而更了解自己兒子在學校的情況。
加拿大有很多長周末,小文經常組織party,邀請老大的同學和媽媽們過來。有時候還會約上幾個家庭,一起出去野餐、露營或徒步。
周五是他們的家庭電影日,小文會讓兩個孩子挑他們喜歡的電影,買好他們喜歡的零食,吃完晚飯就一起看電影。
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小文經常和老大促膝長談。有時候和他分享老公在國内公司的業務發展,有時候跟他聊一些未來的規劃,老大低落的情緒也就慢慢散開了,成績也恢複到原來的水平。
陪讀媽媽們不在意自己累不累,永遠都隻關心自己的孩子好不好,她們是孩子精神上的依靠和寄托。
圖片來源網絡侵删
3、為圓出國夢,邊做陪讀媽媽,邊賺錢養家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陪讀媽媽都是隻圍繞着孩子,隻做買菜燒飯的活兒。有的陪讀媽媽在國外同樣要繼續工作,陪伴孩子的同時,還要賺錢為孩子的學習生活提供經濟保障。
小英夫婦都是60後,研究生畢業,屬于高材生。小英從小努力學習,成績優秀,考上了國内的名牌大學。她從小有一個夢想,就是想出國發展。23年前,她們通過技術移民到了加拿大。
登陸後,老大剛好上小學一年級。由于孩子聰明勤奮,加上當地公立學校給新移民一項特别課程——ESL。英語零基礎的老大很快适應了學校的生活,能自如地和當地洋人暢通交流了。
小英丈夫國内的工程一下子收不了場,而且他也不想放棄國内生意,所以一直做空中飛人。她老公也不想入籍,總覺得樹高千丈,落葉歸根。
4年後,小兒子出生了。小英老公的生意一直走下坡路,已經漸漸地無法支付家裡的開支。以前她老公每年來一兩次,後來幹脆以照顧家裡老人為由,再也沒有來過加拿大。
為了養活兩個兒子,小英知道以後的生活隻能靠自己了。她憑借自己8級的英語水平,很快考取了房産經紀證。
幸虧房産經紀是個彈性活,她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約客人看房。就這樣,小英每天要照顧兩個孩子的飲食起居,還有各種興趣班的接送。老大喜歡打籃球,老二喜歡踢足球,有時候各種比賽忙得她不可開交。
盡管如此,為了兩個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小英一直在拼盡全力。天道酬勤,現在小英每年能有20萬加币的收入,足夠支撐家庭的開銷了。
正如高爾基說過:“母愛是一種力量也是一種責任。” 有的陪讀媽媽說:“最好的年紀,最好的時光,做了陪讀媽媽,不為别的,隻為以後孩子沒有怨言,也為自己不留遺憾。” 有的陪讀媽媽說:“跨越山海,隻為陪你成長”。
願所有陪讀媽媽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