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鄭智化以前唱的星星點燈

鄭智化以前唱的星星點燈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10 13:03:39

最近一首名為《星星點燈》的歌因為歌詞被改而上了熱議,原唱者(也是詞曲作者)鄭智化公開表示:震驚、憤怒和遺憾。

《星星點燈》創作于1992年,流行于九十年代和2000年前後,70、80後對這首歌應該比較有感情,90、00後可能就無感了。

鄭智化以前唱的星星點燈(因歌詞被改而讓鄭智化憤怒的星星點燈到底唱了個啥)1

歌手鄭智化

順便說一句,鄭智化還有一首《水手》,比《星星點燈》更為流行,當年可謂風靡一時,滿大街都是“他說風雨中,這點痛怕什麼”,在95年到2000年之間,你去商業街轉一圈,要是聽不到這首歌,會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那麼言歸正傳,我們來聊一聊《星星點燈》到底唱了啥,以及鄭智化為什麼會憤怒?

【PART ONE】《星星點燈》到底唱了什麼

《星星點燈》這首歌隻有一個主題,那就是迷惘。

這種迷惘不是中年人面對生活家庭的迷惘,也不是老年人感歎時光難留的迷惘,而是少年人獨有的迷惘——那種有點青澀氣息的、惆怅的迷惘。

“曾經在滿天的星光下 做夢的少年

不知道天多高 不知道海多遠

卻發誓要帶着你遠走 到海角天邊……”

歌詞很直白,但是寫得很好。

遙想當年,誰還不是那個飛揚少年?隻要牽住意中人的手,就敢承諾她一輩子的幸福。

“不上班行不行?”

“不上班你養我啊!”

“想得美!”

(打錯了,應該是“我養你啊!”)

鄭智化以前唱的星星點燈(因歌詞被改而讓鄭智化憤怒的星星點燈到底唱了個啥)2

“不上班你養我啊?”

意氣風發的少年想要帶着女孩“遠走到海角天邊”,于是,“我仿佛看見,一出悲劇正上演”。

因為男孩還不懂世界。

“不負責任的誓言 年少輕狂的我

在黑暗中迷失才發現自己的脆弱

看着你哭紅的眼睛 想着遠離的家門……”

少年的迷惘,是面對這個世界的迷惘,是曾經意氣風發的他,迷失在鋼鐵洪流之中的迷惘。

脆弱、失意、自我懷疑、無能為力……

像不像你我都曾經經曆過的人生?

但是這首歌并不灰暗,它唱出了希望,這個希望就是“星星點燈”。

作為一名殘疾歌手,鄭智化的很多歌曲,都反映了渺小個人在大背景中的迷惘、掙紮、痛苦、彷徨……但他的歌又是那麼振奮人心,因為它最後表達的東西永遠是:堅持、奮鬥、友善、溫暖。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前程

用一點光 溫暖孩子的心……”

“他說風雨中 這點痛算什麼?

擦幹淚 不要怕 至少我們還有夢……”

相當正能量。

【PART TWO】鄭智化為什麼會震驚、憤怒、遺憾

其實這事兒,擱誰身上誰都憤怒。

原版歌詞是這樣的:

“現在的一片天 是肮髒的一片天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裡 再也看不見

天其實并不高 海其實也不遠

人心其實比天高 比海更遙遠……”

而改動之後是這樣的:

“現在的一片天 是晴朗的一片天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裡 總是看得見……

這樣的改動恐怕隻有四個字來形容:

鄭智化以前唱的星星點燈(因歌詞被改而讓鄭智化憤怒的星星點燈到底唱了個啥)3

結合原版整個歌詞,“肮髒”兩個字是很準确的,因為那是少年眼中看出來的世界,并不是真實的世界。

少年感到了迷惘、遇到了挫折、遭受了白眼、甚至是被欺騙、被蒙蔽、被愚弄,面對女孩“哭紅的眼睛”,感到天空是“灰暗”甚至是“肮髒”的,這很正常。

至于“星星在文明的天空裡”這些,你可以理解為環境污染、也可以理解為人心不古,或者僅僅是一種情緒表達。

但至少它不是消極頹廢的,正像我之前所說,這首歌的整體格調非常正面和積極。

在《水手》中,其實也有類似的歌詞:

“如今的我,生活就像在演戲

說着言不由衷的話 帶着僞善的面具……”

這是很正常的表達方式,難道我們不允許一個少年悲憤、孤傲、懷疑、嫉世憤俗、甚至是有些偏激嗎?

少年不就是這樣的嗎?

我完整聽了一下改編版的《星星點燈》。

先不說那味兒完全不對,就說你其它都不改,光改兩個詞,搞得整首歌面目全非,至少在我看來,這是不恰當的。

在知識産權越來越得到重視的今天,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在征得原作者同意後,可以全面改寫一下歌詞,隻用“星星點燈”這個元素,相信鄭智化未必會反對。

而這樣做最重要的意義是:體現了對于創作者的尊重。

這才是問題的本質。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關于這事你怎麼看?你是更喜歡原版還是改編版?歡迎留言評論。

(圖片源自網絡,侵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