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倉,一個越夜越美麗的地方
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太古倉依舊是廣州火熱的景點之一。
特别是每當夕陽西下、華燈初上的時候,太古倉逐漸迎來最美時刻,日光暈染下的珠江、燈光點綴下的百年古建築,兩者相得益彰,成為不少人心中廣州最美日落的觀賞地。
不變的夕陽下,是百餘年間一直求新求變的太古倉。
它是老廣口中的“白蚬殼”,曆史可追溯到1904年,是廣州港口對外通商的曆史縮影,更一度成為國家一類口岸,面臨時代機遇,也成為廣州最早進行轉型開發的舊碼頭和舊倉庫之一。
它也是年輕人眼中廣州“元老級”網紅打卡地,在廣州亞運會期間驚豔回歸後十多年人氣不減,是廣州“夜經濟”的發源地之一,是年輕人的潮流聚集地。
最近,太古倉又将再變。複建區項目正式動工,太古倉瞄準的是世界級藝術休閑地标,新的故事正在續寫。
“太古倉回歸大衆視野是2010年,當時在廣州亞運會開幕式上,‘亞奧理事大家庭号’領航船就是從太古倉駛出,駛向海心沙。”廣州海港太古倉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黎勁林對這“最激動人心的曆史一刻”記憶猶新,“海心沙是現代,太古倉是傳承。”
相比“太古倉碼頭”,如今市民群衆更習慣稱之為“太古倉”,省去的“碼頭”二字的背後,正是逐漸被歲月淡化的港口記憶。
回溯曆史,太古倉由原英商太古洋行始建于1904年,老廣習慣稱之為“白蚬殼”。1953年,太古倉碼頭收歸國有,後由廣州港集團有限公司經營。1965年,廣州港成為對外開放港口,太古倉碼頭成為國家一類口岸,以進出口貨物裝卸、儲存等功能為主,為廣州市内外貿易作出了重要貢獻。
但随着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以及海上運輸船舶大型化的大趨勢,昔日生産最繁忙、船舶到港密度最高、吞吐量最大的碼頭已經成為過去。時代在改變,太古倉所在的海珠區不再是老工業區,超大城市中心城區呼喚着新産業、新動能。
此外,太古倉裝卸産生的噪音和粉塵污染造成的環境問題愈發凸顯。“改造前很多車在卸貨,粉塵滾滾。”廣州海港地産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的電工歐陽健斌還記得2000年前後被人诟病的生産環境。
最終,随着2007年6月6日“雙甯5”号貨船離橋移泊芳村内四碼頭,太古倉正式告别碼頭裝卸曆史。
太古倉站在時代的十字路口,未來該何去何從,前途未知。
“最難的是怎麼從工業區轉變為商業區、怎麼把文物保護和利用結合起來。”黎勁林說,廣州港集團一直特别重視該項目,本着保護文物、保留廣州港千年港口文化的考慮,耗資數千萬,決定以“修舊如舊”的方式對太古倉實施轉型改造。
該項目于2008年開始,2010年太古倉整個主倉群項目全部完工投入,改造後的太古倉恰逢廣州亞運會這一盛事,以全新的面貌亮相大衆視野,告别了曾經的港口輝煌,打開了新的篇章。
廣州亞運會開幕式的驚鴻一瞥開了好頭,讓太古倉打響名頭卻是新舊融合的獨特韻味。
黎勁林介紹,作為廣州最早進行轉型開發的舊碼頭和舊倉庫之一,當時“修舊如舊”的改造方式并不普及,在10多年前城市更新以大拆大建式的全面改造為主流的當時,實屬敢為人先。
“每片破損的磚與瓦都被拿下來進行标記後修複,再原位放回。”黎勁林表示,當時該集團邀請了專門的文物修複單位及設計團隊對太古倉進行改造,對納入廣州市登記保護文物單位名單的3個丁字型碼頭、7座英式倉庫以及外環境,以“修舊如舊”的方式進行外觀修繕、結構加固和内部功能置換。
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并不容易,但好處是賦予了太古倉先發優勢,曆史與潮流和諧相處的面貌契合了年輕人的審美,讓這裡成為“元老級”網紅打卡地,赢得了市場的青睐。
“我一直喜歡有曆史底蘊的事物。”所以當聽聞太古倉要“修舊如舊”地進行改造的消息後,住在太古倉周邊的廣州時色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譚建成就一直保持關注,“有江景這麼好的優勢,屆時再結合工業風的設計,一定會成為年輕人喜歡的地方。”
說幹就幹,譚建成成為太古倉第一批入駐的商戶。太古倉擁有的華南地區僅存的3座T字型碼頭,引進了“集裝箱”元素,凸顯了濱水碼頭這一特色。譚建成承包的“2号碼頭”,以美麗的夕陽和開闊的江景讓遊客口耳相傳,時至今日依舊是太古倉的最熱門的江邊餐吧之一。
譚建成還成為春風十裡音樂餐吧創始人,2013年開業後,借助太古倉獨有的曆史韻味,将飲食空間與文藝空間結合的做法,成為不少年輕人首次體驗音樂餐吧的去處。
此後,随着電影庫、國際葡萄酒采購中心、創意設計辦公室、展示庫、中式酒樓、遊艇碼頭等陸續對外營業,太古倉逐漸成為集文化創意、展貿、觀光旅遊、休閑娛樂等功能于一體的城市地标之一。
“這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10多年來我們一直沒有停止對太古倉的投資建設。”黎勁林介紹,即使後來崛起了很多網紅打卡點,太古倉依舊人氣不減,是各方一直求新求變,不斷打磨的成果。
“空氣好了,變漂亮了,人流量大了!”歐陽健斌驚歎于太古倉改造前後的變化,而太古倉也一直随着時間推移更新業态,保持常見常新,他表示帶家人看看他工作的地方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
太古倉于2014年被評為廣州市著名商标、2015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從2010年投入營業至今,年接待遊客人數超千萬人次,商戶營業年收入超2.2億元。一個啟動初衷以保護為主的改造項目,不僅能承擔每年的保護費用,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取得了商業的成功。
最近,太古倉又有大動作。
3月29日上午,廣州港太古倉複建區項目正式動工。該項目投入20億元,對太古倉後方2.3萬平方米複建區升級改造,打造廣州首個以港口文化為主題的世界級藝術休閑地标。
“這是升級版的太古倉。”黎勁林介紹,複建區項目将與太古倉碼頭相結合、相融入,提升太古倉的商業體量,賦予太古倉複建區項目曆史底蘊,将太古倉碼頭現有濱水元素、港口元素和洋行元素進一步拓深拓寬。
具體來說,複建區拟建設3棟辦公塔樓、裙樓和若幹獨立商業樓,依托太古倉前沿碼頭及倉庫現有的商業基礎,大幅增加商業體量,通過業态的改造與升級、運營服務中植入文化力量和建築設計地标化與空間活化等手段,提高太古倉整體定位,融合稀有的濱江互動場景和曆史文化,推動單一消費模式轉變為引導式連續消費。
目前,廣州港集團已面向全社會公開招标,最終委托廣州協安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攜手凱達環球全球知名設計團隊開展項目勘察設計施工全過程工作,共同打造現代商業綜合體樣本項目,讓太古倉碼頭成為廣州市地标式旅遊景點。
對遊客來說,未來的太古倉,不僅擁有最美黃昏和夜晚,白天也将有新的亮點,是可以全天遊玩的好去處。
“希望太古倉帶領每一個商戶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太空間MALL”首席品牌官劉曉珍是太古倉碼頭改造的首批商戶之一,在她看來,太古倉一直主動求變求新,商戶也随着太古倉的升級不斷更新業态,站在潮流前沿。她希望可以繼續在她事業的起航地太古倉片區,以文化藝術賦能,集合多種新型商業業态,為人們提供更有活力、更具熱力的生活方案,為城市帶來全新的文化社交體驗。
在黎勁林看來,太古倉寄托太多廣州人的期望,他們将打造一個世界一流的新太古倉,交給廣州市民,書寫太古倉新的故事、塑造新的記憶。
【腳本/配音】鐘曉宇
【文字】傅鵬
【攝影】梁钜聰
【剪輯】餘妍玲
【海報】張雅
【統籌】馮豔丹 羅莎
【作者】 鐘曉宇;梁钜聰;傅鵬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