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為孩子選擇零食的時候,隻要食品包裝上有兒童字樣的零食就覺得一定更适合孩子吃,其實不然,很多隻是商家為了營銷創造出來的概念,并不一定更适合孩子。
比如小孩子更喜歡喝兒童牛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中添加了大量的糖、煉乳、食用香精等調味劑,酸酸甜甜的口味,更能滿足孩子對口味的需求。這些添加成分雖然迎合了孩子喜甜的天性,讓孩子喜歡喝牛奶,但是大量的糖和食品添加劑卻增加了寶寶發生肥胖和齲齒的風險,長遠來看,也不利于孩子養成良好的膳食習慣。
我們從小到大吃了那麼多的零食,卻一直不知道咱們吃的是不是“零食”。因為我國從沒有過一項專門針對“零食”的标準。2020年5月17日,中國副食流通協會正式發布《兒童零食通用要求》團體标準,實現了兒童零食四個“零突破”,并計劃從于6月15日起實施。
此次新标準首次将“零食”的定義描述為:指正餐以外,用于補充營養(或平衡營養)、放松悠閑、愉悅心情的食品。而“兒童零食”,區别于普通零食,特指适合3~12歲兒童食用的零食。
兒童零食營養健康要求
兒童零食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就是其聯結到雙鍵兩端碳原子上的兩個氫原子在碳鍊的不同側。
食物包裝上的标簽,若列出成份中有代可可脂、植物黃油(人造黃油、麥淇淋)、氫化植物油、部分氫化植物油、氫化脂肪、精煉植物油、氫化菜油、氫化棕榈油、固體菜油、酥油、人造酥油、雪白奶油或起酥油等,即說明含有反式脂肪。食品安全國家标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标簽通則》(2013年1月1日實施)規定:食品中若含有反式脂肪酸,必須在食品營養标簽中明确标示。規定低于0.3g/100g,可以标注0。所以标注為0也不意味着沒有,還需要看看配料表。
高油高糖甜點與煎炸烘烤食品含反式脂肪酸與過氧化物及色素防腐劑,常吃深加工食品添加劑,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會産生非常多的不良影響。
不能使用經輻照處理的原料
新标準這一次對生産廠家的原料做了明确規定:不能使用輻照工藝,這樣可以減少對食物的營養損失。
少鹽少糖少油
孩子飲食口味一旦形成,将來很難糾正。長期選擇高鹽、高糖和高脂肪食物可增加發生肥胖、血脂異常、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骨質疏松症等的風險。高糖零食還可能引發齲齒。所有孩子應該從小低油低糖低鹽,但是很多零食都是隐形含鹽、含糖、含油大戶,小孩子應該減少這類食物的供給。
首次對兒童零食安全性提出要求
本次标準首次提出,兒童零食的食品添加劑指标要向嬰幼兒輔食标準看齊。不允許使用防腐劑、人工色素、甜味劑,形态不能有明顯尖銳突出物,零食不能崩到小牙,包裝不能在使用過程中對兒童産生潛在傷害,如割傷、誤食等。本次标準要求還明确标識過敏原信息,如牛奶、海鮮等,一定程度就能夠避免過敏風險。
最後,零食可以用來作為正餐之外的營養補充,但是畢竟是加工食品,還是應該少吃為宜,尤其是那些本就超重肥胖的兒童。最好有益的零食是天然無過多添加劑的,如:新鮮水果、堅果、低糖酸奶、豆幹之類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