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至秋,荷殘葉枯。
秋日的殘缺美,比其它季節來得更盛一些。“紅藕香殘玉簟秋”“"多情自古傷離别,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古人從秋日的蕭條與殘缺中發現美,并為之賦詩作詞,留下了諸多千古名句。
國人講求圓滿。圓滿是完整、是完善、是完滿,圓、合、和是内在相通相融的,于是,故事常要被框在一個朦胧的圓裡,一切顯得愈加溫暖,和樂美滿。就連破鏡都想讓重圓的國人,對于殘缺美的寬容與豁達,有時候會讓人意外。
我們說的殘缺,是一種不穩定,一種已逝去,一種未完成,一種與清晰和圓滿對立的表現。一旦言及殘缺,就意味着先行有一個完滿的、完美的、完整的“原型”存在着,就意味着某種秩序使然。
我們從秩序出發,去尊從和規範,從而分出高下、美醜、殘缺和圓滿的種種斟酌,其實是分别心的見解。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天下人都知道美的東西是美的時候,就已經是醜了。
美醜其實是一種知識的見解,是某種秩序、标準的産物。所謂審美,也即審醜。時下整容風盛行,臉被修改的千篇一律;套路層層,連相聲都被公式算法來解析。當被某種秩序和标準過多的影響和雕琢,必然會讓審美的标準變味。
墨子有謂:“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
生活中我們不斷追求完美,甚至追求白璧無瑕,但所謂“水至清則無魚”,完滿常與缺憾并存,以審美的眼光,參省世間盈缺,你會發現,窗前月,不管圓缺,都有恰如其分的美。
道德經所言“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不窮。”講的就是:最高的圓滿是殘缺的,空無的。中國傳統藝術哲學的傾向是對知識的超越,要突破殘缺與圓滿的斟酌,從外在形式走向内在的生命體驗,對待人、事、物的時候,要抓住本質特征,不能為表面現象所迷惑,要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國人對殘缺的寬容,我想是為了破追求圓滿的妄念,破秩序計較的迷思。其實在老子看來:這世間本無殘缺處,若你有殘缺之念,那是你的執念使然。
殘缺之美,在中國藝術審美中,更是有一定的高級趣味的。
如篆刻之美,在于斷,于斷處見膽,于斷處見韻。“與其疊,毋甯缺”,與其重重疊疊,左右旋轉,線條允宜,整饬充滿,還不如斷其線,蝕其面,如水沖岸,如蟲食葉,缺處就是全處,斷時即是連時。
國畫之美,在于韻。南宋林椿(傳)的畫作《枇杷山鳥圖》。畫中,山鳥栖息在枇杷枝上,望着顆顆飽滿的枇杷果子。旁邊的葉子卻被蟲咬得坑坑窪窪,惟妙惟肖。雖然葉子有所破敗,畫面裡卻生機盎然。
宋代,興起一種瓷器叫“璺瓷”,也稱“冰裂“或“開片”,是極為典型的化腐朽為神奇的殘缺之美。本來,“璺瓷”是瓷器在燒制中由于熱脹冷縮,釉面斷裂的一種瑕疵品,直到宋代,人們在那些通體開裂的紋路中,或縱橫捭阖,或層層疊疊,或細碎延伸,看到了另一翻美感,成就了流行的冰裂瓷。
萬物皆按各自的賦性天然生長。冰裂紋的出現,似乎錯在了人為,卻最終對在了天然。
清代著名書畫家金農,殘破斷碎感的着力提倡者。“折腳铛邊殘葉冷,缺唇瓶裡瘦梅孤。”瓶是缺的,梅是瘦的,孤芳自賞,孤獨自憐。殘破不已的缺角硯下,金農把具有金石味的書法筆意融入繪畫,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
世有造物,經年歲而有損。如若線條之上,見婉轉流暢,意在;造型之下,見古雅無争,韻存,置于案頭,如與先賢清談,雖有缺憾,亦不失完滿,或成或缺,隻在心念。
王陽明說過:“吾儒養心,未嘗離卻事物,隻順其天則自然,就是功夫。”儒家所說的養心,從來也沒離開過具體事物而去空談養心,隻是順應它的自然天性,這就是功夫。
充盈之物,要留一點空隙。話到七分,酒至微醺,乃見慵穆,筆墨遺漬,落拓蕭疏,乃見法度,軒室因器而雅,清麗無窮,古樸殘破,含蓄蘊藉,或盈或沖,不逾規矩。不論人事物完美與否,人都要順應自然規律,去心甘情願地接受它們的存在。
殘缺,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
修行之人,終其一生的修行,不是在追求完美,而是在坦然地接受殘缺。
知曉人生不易圓滿,方能閑聽殘荷雨聲。在審美中,當人們從求圓 、求滿、求完美,漸漸接受了不完美、殘缺、瑕疵,那接受之心便是最動人之處。
看見殘缺美,是我們對生命的一種退讓。不對峙,不強求,在習以為常中發現生命的價值,方能懂得珍惜無常中的喜樂。
從求圓滿,到開始接受殘缺,我們就走進了審美的春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