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關于童年成長的繪本推薦

關于童年成長的繪本推薦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7-01 07:35:24

關于童年成長的繪本推薦?父母之愛到底有多深呢?在看到繪本《藍色的天空》時,我為10歲變成孤兒的女孩深深痛惜,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關于童年成長的繪本推薦?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關于童年成長的繪本推薦(繪本賞析愛的涅槃)1

關于童年成長的繪本推薦

父母之愛到底有多深呢?

在看到繪本《藍色的天空》時,我為10歲變成孤兒的女孩深深痛惜。

這本書的作者是克羅地亞的安德烈娅·彼得利克·侯賽諾維奇,譯者:柳漾。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魔法象圖畫書王國推出的作品之一。

一、故事梗概:

10歲的小女孩失去了父母,自己一個人生活在高樓裡,感受着别人的誤解和壓力,尋不到屬于自己的父母之愛。她不喜歡和别人一起玩,也沒有人給她充滿愛意的抱抱。所以她不停地畫畫,并為自己築起了高牆,自己居住在了參天的塔樓,從此不再接收哪怕别人關心的話。

她喜歡望着窗外的藍天白雲,想着别人告訴她媽媽躲在白雲間,于是她找遍了每一朵白雲。在尋找白雲的時候她與塔樓外的藍鳥熟悉起來。她發現雲層住着各種各樣的動物,在那裡她遇到了以前和媽媽一起救起的蝸牛、媽媽講過的童話故事裡的老鼠、在動物園和媽媽一起喂過的大象、《愛麗絲漫遊仙境》裡的兔子、和媽媽喂過的烏龜、曾經被媽媽救助過的天堂鳥……後來,一隻曾經從窩裡掉出被媽媽救起的小烏鴉打開了心門,讓女孩自那拾級而上,找到了媽媽。

二、失愛之痛,痛有多深?

故事的最後一頁讓我明白,這其實是作者的心路曆程。細細品讀,她曾經經曆了怎樣的傷痛!

1、愛之殇。

一個未成年的孩子,失去了父母之愛到底會有多傷呢?

“人們是否想過,沒有愛,也沒有溫暖,孩子們是怎樣長大的?他們孤單而悲傷,他們會被誤解、被拒絕,他們到處尋找愛——在他們的夢裡,在他們讀過的童話裡,在他們的玩具裡,在花朵、鳥兒和更多的動物裡……”

可是如何能夠找的到呢?誰的愛能夠完全地代替父母之愛呢?

2、愛之拒。

“慢慢地,她的世界隻剩下自己。”

失去父母之愛的恐慌,讓孩子變得孤獨而敏感。因為害怕失去,他們甚至會關閉心門,因為自卑不敢去獲取友誼和其他親密關系,或者内心深處更是因為害怕再次失去,而不願意去碰觸友誼和其他的親密關系。

3、愛之渴。

“要是有人充滿愛意的抱抱她,要是她能獲得一點點溫暖,這個故事一定會不一樣。”

另一方面,愛的缺失導緻了安全感的缺失,這樣的孩子有可能終其一生都會在不停地追尋,索取愛。

三、父母之愛,溫暖綿長

好在,女孩擁有十年父母深深的愛。

1、父愛如山。

雖然,書中幾乎沒有提到父愛,或許作者自己也并未意識到,但是,仔細去尋,字裡行間依然能夠發現端倪。

“她隻有十歲,卻是一個人生活。”

“周圍有各種各樣的男人和女人,可是,他們都有自己的孩子。”“況且,她并不屬于他們。”

父愛的堅強,讓這個女孩在孤獨和憂傷中獨立,同時,讓她深深知道,她的生命來自于她的父母,而非别人。同樣,是父愛給她的歸屬感,讓她的心雖然敏感,但卻驕傲。——

“她不喜歡和别的小朋友一塊兒玩,也不喜歡他們的遊戲,她隻是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待着。”

2、母愛如水。

雖然孤獨,雖然悲傷,但母愛的溫情,依然綿長地将她點點滴滴融化。女孩獨自在心靈的塔樓中仰望藍天和白雲,在每一朵白雲後面,她雖然遍尋不到母親的蹤迹,但是和母親曾經的點點滴滴,讓她對“花朵、鳥兒和更多的動物”敞開心扉。雖然依然悲傷和孤獨,但是她慢慢地在天地之間,将愛與母親聯結。

“小女孩穿過了那扇門,沿着台階往上爬。後來,誰也沒再見過她。很多鳥兒都說,她住進了雲朵裡,和她的媽媽在一起。”

雖然作者有言“這本書獻給我的媽媽。從她那裡,我記成了對色彩和繪畫的熱愛。我的創作,是在繼續她沒有走完的路。”可能依然有些家長在讀到女孩拾階而上自此消失的部分,會有些擔心,其實,換個角度,何嘗不是作者最終在母愛的綿長裡,放下了那個自我封閉的自己,通過那濃得化不開的繪畫,涅槃成了一個帶着母愛延續精彩的女孩呢?

四、涅槃的力量

1、我們的愛是否會給予我們的孩子涅槃的力量呢?

融化女孩的母愛,存在于哪裡呢?故事裡,點點滴滴,都是曾經媽媽陪伴女孩愛的點滴。讓我不由想起最近大熱的一句話“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說到這兒,讓我不由想起我們社會越來越壯大,也越來越讓人關注的一個群體“留守兒童”。

(截取自搖籃網留守兒童專題)

專題導語如是:留守兒童,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成為一個特殊的群體,并且人數還在迅速擴大……沒有完整的親情,得不到父母的關愛,很多人形容他們是“野草一樣成長”。漸漸地孩子變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種被遺棄的感覺,這嚴重地影響到了孩子心理健康發展。

故事中的女孩有父母十年的愛支撐,擁有了涅槃之力,度過了孤僻、抑郁的艱難時期,可是他們呢?

由此,我也在自問,作為父母,我們給出怎樣的愛,才會讓我們的子女最終擁有涅槃的力量,無論年少亦或成年遇到苦難、遇到人生的轉折時,能夠于灰燼中再次奮起呢?

我想,或許應該是高質量愛的陪伴吧。

2、我們的陪伴能走多遠?

看過這樣一篇文章《我們能擁有孩子多少年?》,裡面有這樣的語句:

孩子結婚了,回家的時間有一半勻給了你的親家,孩子回來的時間更少了。你已經習慣就老兩口在家了。但是,你最希望聽到孩子對你說:媽媽,今年過年我回家啊!

當孩子又有了他們自己的孩子,你已經不再是他們的家庭成員了,他們的一家三口(或一家N口)裡已經不包括你們了……

而我們也慢慢的習慣了這樣的日子。隻是習慣在閑來無事的時候,經常翻翻相冊,看看我們自己的一家三口——無論孩子身在何方,他/她卻永遠是我們家庭無可取代的一員。

我們可以靜心想一想:

我們每天都在忙些什麼呢?

陪伴孩子的時間有多少呢?

最終,孩子能夠記得我們的是永遠無法企及的背影還是點點滴滴愛的陪伴呢?

或許,我們在給出孩子擁有涅槃力量的愛時,先要給自己,來一場成長的涅槃。

文/晨光微曉(琴嶼書香)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