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在建昌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中,
黃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
三條小巷相鄰,
大緻呈“工”字形排布。
三條小巷中,
黃家巷最熱鬧,
店鋪門面鱗次栉比,
沈家巷,
因明清時期有沈氏在此居住而得名,
陶家祠巷,
因清朝嘉慶年間有陶姓人家在此建祠堂,
祠堂規模宏偉,建築精良,
被居民引為驕傲,故稱“陶家祠巷”至今。
三條小巷,
或熱鬧、或幽靜;或寬敞、或狹窄;
或鋼筋水泥、或土磚青瓦,
婉婉轉轉,曲曲折折,
漫步其間,
仿佛走進幽深的時光隧道,
穿越在建昌古城600餘年風風雨雨中。
▲ 小巷人家 冷文浩 攝
黃家巷、沈家巷、陶家祠巷,
這三條小巷都在建昌古城九街十八巷之中。
具體位置均在南街和什字街中間。
其中,
黃家巷、陶家祠巷基本為東西走向,
東與南街相通,西與什字街接壤,
沈家巷夾在上述二巷之間,
為南北走向,
南接黃家巷,北連陶家祠巷。
三條小巷擺成一個大緻的“工”字形。
▲ 黃家巷在南,陶家祠巷在北,中間代表道路的白色部分就是沈家巷。
陶家祠巷東半部分
接近南街口處,又有道路北通倉街,
謂之曰:“蘇家坡”。
無獨有偶,
沈家巷也有一岔口西與什字街相連。
若按長度來排,
陶家祠巷為最,
後為黃家巷、沈家巷;
要說寬敞,
依次為黃家巷、陶家祠巷、沈家巷,
沈家巷有一段特别狹窄,
目測二人并排都困難。
三條小巷中,
黃家巷最熱鬧,
店鋪門面鱗次栉比,
又加之大通門菜市場北門開在這裡,
因此終日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三條小巷,
漫步其間,或熱鬧、或幽靜;
或寬敞、或狹窄;
或鋼筋水泥、或土磚青瓦,
婉婉轉轉,曲曲折折。
這何嘗不是
建昌古城600餘年風風雨雨的最好诠釋。
黃家巷
/于喧嚣處品滄桑
▲ 黃家巷老房。冷文浩 攝
黃家巷,
1993年編著的
《西昌市地名诠釋》标注為:
“東西走向,東起南街,南接道溝。
長220米,寬6米。混凝土路面。”
《西昌市地名诠釋》還說該巷,
“以昔日黃姓居民而得名。
1966年改為工農路。1981年複原名。”
黃家巷西口與什字街相接,俗稱雙槐樹,
舊時曾建有湖廣人會館,
俗稱“呂帝宮”。
▲ 這是雙槐樹舊址——黃家巷90号。
張正甯著《雜談西昌老街》一文載:
“清乾隆年,巷内有個叫葉遇春的人,
少年喪父母,小小年紀,上奉祖母,下撫姊妹,事迹感人,被載入史冊。”
關于黃家巷名稱,
有資料說緣于一位遊擊将軍。
《西昌史話》載:
“當年,
該遊擊将軍所領遊擊營被派駐巷中,
将軍盡職盡責保境安民。
經常親率兵卒進行治安巡察,
對巷中民衆疾苦也傾力幫扶,
還常告誡營中官兵要
“愛民如子,視駐地如鄉梓”。
在将軍任職期間的精心管護下,
此巷中匪盜無蹤,民生安樂,
可謂達到‘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景況,
民衆深為感激。
因将軍姓黃,
故而聯名上書,
懇請将巷名改為“黃家巷”。
府、縣衙門準之,
黃家巷地名也因此而流傳至今。”
當然,
這隻是傳說,
《西昌史話》一書也問:“不知此說實否?”
▲ 黃家巷。冷文浩 攝
巷,
從共從邑,邑中所共也。
人們共同使用的道路,
意思是城中的小路。
跟“街”相比:直為街,曲為巷;
大者為街,小者為巷。
《說文解字》:
“巷,裡中道”。
“裡”中間的道路也。
古時城市稱“邑”。
“邑”又分為若幹“裡”,
就像如今城裡分幾個區似的。
《史記·高祖本紀》
說劉邦是“沛豐邑中陽裡人”,
沛郡,豐邑,中陽裡人。
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
沛是其中的一個郡,
豐邑,一個叫“豐”的城市。
類似于現代說
某某人是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區人。
黃家巷作為一條小巷,
主要作用是“裡中道”,
曆史上并不是店鋪門面鱗次栉比的樣子,
因為那是“街”,不是巷。
否則黃家巷早就叫“黃家街”了。
老城區沒有菜市場,
人們買菜賣菜都在街道兩旁。
四牌樓、南街,曾經是沿街擺攤設點,
後來逐漸移到與南街相通的黃家巷。
上世紀90年代初,
政府在黃家巷東口建了一個菜市場,
這裡便愈加熱鬧起來,
成為老城區唯一的農貿一條街。
也正是由這時起,
黃家巷的功能定位為,
老城區重要的商貿一條街,
黃家巷“裡中道”的功能完全喪失,
完全承擔起“四通道”的功能。
▲ 黃家巷東口,這幢建築是“鬧中靜”原址。
2006年,
以舉辦四川省第二屆冬季旅遊發展大會、
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創建四川省環境保護模範城市、
創建邛海泸山4A景區的“一辦三創”活動為契機,
黃家巷農貿市場進行大規模改造,
容量擴大了,攤位增多了,擋風避雨了,
市場外的小商小販也進入了市場。
農貿市場的熱鬧,
又帶動了黃家巷整條小巷活躍起來,
店鋪林立,人流擁擠,熱鬧非凡。
▲ 2014年,黃家巷市場。冷文浩 攝
2014年7月開始的老城區綜合整治,
黃家巷菜市場又一次大規模升級。
2016年12月23日,
建築面積7000多平方米的大通門菜市場
在原來的黃家巷菜市場開門迎客,
黃家巷比往日更加熱鬧。
鱗次栉比的各種店鋪,
眼花缭亂的各色商品,
流光溢彩,遊人如織,
充分體現出購物、休閑的街道功能。
黃家巷已經成為老城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如今,
在人頭攢動的黃家巷艱難穿過,
你腦海裡一定會想:
當整座城市随着時代變遷更現代更科技時,
我們還需要老街嗎?
沈家巷
/于幽靜處尋輝煌
▲ 2014,沈家巷。冷文浩 攝
《西昌市地名诠釋》
載沈家巷全長才150米,
巷内“以穿鬥木結構平房為主。”
沈家巷南口在黃家巷西側,
明清時期有沈氏在此居住而得名。
《西昌史話》載:
“在黃家巷北巷口附近的東側,
有一獨門獨戶的家居小院,
小院臨巷面
設有一連診病帶賣藥的中醫診所
(舊時俗稱為“藥鋪”),
據說是
西昌頗有盛名的“沈藥王”後人所開設。”
“小院幹淨整潔,
院中一棵不知種于何時的桂花樹,
一到金秋,
香飄巷衢,沁人肺腑,
給四鄰留下深刻印象。”
“其院旁一巷,
民衆呼為‘沈家巷’,
據說即因巷中居民仰慕藥王大名,
且藥王後人又居其巷口
而自願以‘沈’姓命其巷名所緻。”
這大約就是沈家巷巷名的由來吧。
“院旁一巷?”
難怪整條沈家巷全長不過150米。
查遍手頭現有所有地圖,
均不見标注有“沈家巷”三字,
難道也是因了這“全長不過150米”?
▲ 2014年,窄窄的沈家巷。冷文浩 攝
這個沈家在建昌城曆史上非常有名,
泸山東麓的卧雲山是著名的建昌八景之一,
山上有座沈家祠,
便是沈家巷那座小院的先輩所建。
《西昌縣志》載:
“沈氏昆山人,
明初,買泸山東境曰雲霧山建祠。
……
又七世紀至鶴亭,
更号為青雲山,
又因聶蓉峰降乩望雲閣,改号卧雲。”
沈家原籍江蘇昆山,
明朝初年,
其祖先沈華一任建昌(即今西昌)
衛指揮使,舉家遷至建昌。
沈華一第5代孫沈恩,
于明隆慶年間(公元1567-1577年)
買卧雲山為沈氏茔地并建祠。
後沈家第7代孫沈林(字鶴亭)
嘉慶至道光年間任甯遠府銅政房吏,
熱心公益事業,好做善事,
舍藥材、施棺木、惜字紙、
平道塗、修城垣、培寺院,
當局無不褒咨,嘉其品行。
沈鶴亭之三子沈松終生行醫,
有“沈藥王”之稱。
他在城内黃家巷雙槐樹祖宅
開“務本堂”藥室,
以針炙及眼藥濟世。
其精心研制的兩大名藥
“貢香丸”和“雙槐樹鵝毛管眼藥”
曾廣布雲、貴、川、陝各省。
其“萬病一針”的事迹在沈氏墓碑上有記載。
▲ 窄窄的沈家巷。冷文浩 攝
穿過熱鬧喧嚣的黃家巷,
右轉進入沈家巷,
寬敞的馬路變成了狹窄的小巷,
巷道以石闆鋪砌,很是平坦、整潔。
小巷很窄,
寬處不到3米,窄處1米左右,更窄處尺餘,
二人相向需側身,仰面看藍天,
有白駒過隙之感。
沈家巷雖然與繁華的黃家巷相通,
卻有着隔世的清靜。
巷窄牆高,
加之樹木的濃蔭,
小巷裡的陽光并不多,
飄浮着一種陰濕的氣息,
許多角落裡還鋪着暗綠色的苔藓。
沒走幾步,
眼前豁然一棵大樹,栖息于一座小門前。
小門前是個三岔口,面對什字街,
左為黃家巷,右直達陶家祠巷。
▲ 沈家巷古樹。冷文浩 攝
難道這便是“沈藥王”的“藥鋪”?
那棵大樹就是桂花樹?
大樹上有銘牌,
太高,字迹難以辨認。
小心翼翼敲開小門,
裡面的人并不出來,隔着門回話:
他也不曉得樹上面那塊銘牌寫的什麼,
他甚至都不知道這棵大樹是什麼樹。
問其原因,
很簡單——他是外來租住戶,
這裡的一切他都不知道。
▲ 沈家巷古樹。冷文浩 攝
這棵大樹肯定不一般。
急忙收起沮喪的情緒,
急走幾步,在狹窄的小巷裡。
敲開“沈家巷11号”的門,
開門的是一位60開外的嬢嬢。
她說那棵大樹不是桂花樹,
那個小院也不是“沈藥王”的“藥鋪”。
啊?
甚至連她也都不是沈家巷的老住戶,
她家是在上世紀70年代才搬進小巷來的。
她指着門後的房屋說:
上世紀70年代這裡失火,
這些房屋都是後來修的。
“我們就是那次火災後搬進來的。”
▲ 沈家巷老宅。冷文浩 攝
看來,
沈家巷的老住戶并不多,
有的是賣了祖屋到他處居住,
要麼是外租了房屋去他處居住。
如同後頭所有地圖
都沒有标注這條小巷一樣,
這位堅決不肯透露姓名的嬢嬢說的
上世紀70年代的火災,
筆者手頭所有資料也都沒有記載。
小 巷深深深幾許
藏多少雲卷雲 舒
幸好這位嬢嬢知道雙槐樹,
“務本堂”藥室的具體位置。
于是折回黃家巷與沈家巷的交叉口,
終于找到了——黃家巷90号。
桂花樹早已不見,
一幢土木結構的二層小樓搖搖欲墜,
這并不是“獨門獨戶的家居小院”啊?
看來這是在“沈藥王”的藥鋪原址上後建的。
站在這裡,
猛然醒悟“其院旁一巷,
民衆呼為‘沈家巷’”是怎麼回事了。
沿小巷繼續前行,
小巷中的主體建築以低矮的兩層小樓為主,
房門臨巷而開,門内便是居室或廳堂,
房間局促昏暗。
漫步巷中,曲曲彎彎,
纖塵不染,看似死角,
又豁然開朗,反反複複,
不知不覺,就到了陶家祠巷。
▲ 沈家巷古樹。冷文浩 攝
唉,置身小巷,
不免想起“小巷思維”來,
所謂“小巷思維”:
人在小巷當中,
不是進,就是退,
所以很容易造成壓力,
壓力一多,就容易失控,
一旦失控,就面臨失敗,
到底是什麼把人推向小巷當中呢?
答案是你自己,
人們總是想要用
最快、最好、最省力的方法來達到目,
結果在不知不覺當中,
就走入了小巷當中。
蓦然回首,
身後的沈家巷依舊沉默不語,
啊,小巷深深深幾許,
七拐八彎,繞出多少郁結不化的鄉愁。
陶家祠巷
/于無聲處聽驚雷
▲ 陶家祠巷口誘人的燒烤
陶家祠巷,
東西走向的一條小巷,
東口正對南街43号(五小那個巷口),
西通“什字街”,
沿什字街下行可通達“三衙街”、順城街。
《西昌地名诠釋》标注為:
長250米,寬5米。
“明朝時為蘇家坡,後建陶家祠堂,
亦稱陶家祠。”
并且特别标注:
“巷中段有一支巷,北街倉街,
長70米,寬5米,混凝土路面。”
現在,
人們把這段70米長的支巷
仍稱呼為“蘇家坡”。
也就是說,
此巷原名叫蘇家坡巷,
後來因為建了陶家祠堂,
才改稱陶家祠巷的。
那麼,具體是什麼時間改的呢?
▲ 陶家祠巷陳家大院的牆磚,上面有“道光庚寅年”字樣,如果不是維修的紀年,那就是大院建造的年代。
《西昌史話》記載為清朝嘉慶年間,
也就是公元1796年到1820年間。
“據傳說現巷名緣于
清朝嘉慶年間一陶姓人家。
該家因經商而富後,
在巷中購地建起陶氏家祠
(蘇家坡與倉街交界處,原市農林局舊址)。
陶家祠堂規模宏偉,建築精良,
被居民引為驕傲,
故乃将巷名呼為‘陶家祠巷’至今。”
據記載,
文中所說“陶姓人家”,
其先祖陶樹東,祖籍湖北麻城,
乃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已酉科鄉舉。
淡泊名利,終身講學,
門下弟子多成名。
是西昌曆史上有名的師儒。
《西昌史話》載,
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
國民黨政府曾占用巷中陶家祠堂大部分房舍,
設立“西昌靖邊保安司令部”,
故此巷也曾被稱為“保安巷”。
《西昌地名诠釋》載:
“1966年改為紅星巷,1981年複名陶家祠巷。”
邁出沈家巷,
站在陶家祠巷的口子上,
左望,
什字街就在盡頭。
右看,
對面是一排老舊的磚房,
門窗緊閉,屋檐上芳草萋萋。
▲ 陶家祠巷。冷文浩 攝
紅磚重疊的牆面上,
約1米高處有規則地排列着的小洞,
一直向兩邊延伸開去。
帶着疑問,緊走幾步,
在一個大院前詢問守門的大爺。
大爺很健談,
但卻再三叮囑不許說出他的姓名。
這裡是原“西昌土産站”舊址,
牆上那些小洞,原是拴馬的鐵環扣,
一根鐵釘紮進牆裡,鐵釘外面是一圓環,
再套一個鐵圓環,用來拴馬缰繩正合适。
▲ 看,用來拴馬缰繩正合适。
看門大爺說,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
西昌縣成立有馬幫聯社跑運輸,
陶家祠巷是馬幫的集散地。
因為這裡的土産站每天的運輸業務很繁忙。
在外面等候的趕馬人
找不到拴馬的地方很不方便,
人們才在牆上釘了一排拴馬扣。
看門大爺不住地感歎:
“趕馬人的堅強意志和吃苦耐勞精神,
現在找不出人來比。”
如今,這個“西昌土産站”是要拆除嗎?
大爺說在他的記憶裡,
陶家祠巷的修整和改造就沒有停過。
巷子拓寬了,路面鋪平了,
排水溝有蓋了,街面纖塵不染了。
據資料顯示,
陶家祠巷最近一次大規模整修,
也是在2014年。
這一年,
西昌市在老城區綜合整治中,
對西昌古城30條街巷的道路
進行了升級改造。
在此之前,
陶家祠巷因為年代久遠,
缺乏市政的
統一管理以及專業的養護和維修,
大部分路段的路面出現不同程度的
橫縱裂縫、
龜裂、坑槽、車轍、沉陷等病害現象;
人行道也因為形成年代久遠、
缺乏養護和維修而
構建各異、破損嚴重、坑窪不平。
巷裡的居民都記憶猶新,
當年整治,拆除了很多老舊危房,
加寬了小巷道路,
整修了路邊的排水溝,
改造了輸電線路、自來水管路……
陶家祠巷舊貌換新顔。
再也不是“龍須溝”了。
▲ 陶家祠巷寬敞多了,但不如黃家巷。冷文浩 攝
告别大爺,一路東行,
“38号、37号、36号……”
與沈家巷的狹小秀氣截然不同。
陶家祠巷寬敞許多,
這裡沒有黃家巷的喧嚣,
盡管總是彎彎曲曲,
巷嘛,曲為巷,直為街。
但不管曲還是直,
心情始終是天高雲淡的,
沒有一絲壓抑的感覺。
▲ 社區綜合服務中心
轉過一個小彎,
眼前豁然開朗。
呀,陶家祠巷35号,
居然是“大通門社區綜合服務中心”。
猛然記起,
陶家祠巷該有個馬家大院的,
因為《西昌曆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6-2030)》中,
“陶家祠巷馬家大院”赫然在列。
雖然“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但明确“嚴格按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進行保護。”
▲ 陶家祠巷馬家大院,這個大門隻是大院的東四合院門。
邊走邊問,終于在陶家祠巷18号找到了。
馬家大院坐南朝北,
為“四合三天井”的穿鬥木結構建築。
建築集木雕、石刻為一體,
雕梁畫棟,工藝精湛。
雖然老舊殘破,
但那種恢宏氣勢尚在,
房梁之上鋪着一層一層的小青瓦,
老式的雕花門窗一開一關吱呀作響。
走過狹長的門廳,眼前一個小天井,
前、後、左、右四面房屋。
左邊一道門,穿過去,
啊,又是一個天井……
58歲的呂學峰說:
馬家大院是三個天井并排的大院落,
剛剛進來的是東廂房的小天井,
眼前這個才是正中的天井。
原來如此,
因為西廂房已經倒塌,
加上正中的天井和西廂房天井
靠街的一面重修了一排房子,
所以造成誤解了。
▲ 馬家大院的女婿呂學峰。
在大院正中的天井裡,
呂學峰指着地下一摞大方磚,
說這上面的年号就是大院修建的年代。
仔細辨認,
仿佛是“道光庚寅年”字樣,
如果是,那就是公元1830年。
也就是說,
如果筆者沒有認錯,
而且這不是哪一次的維修記錄的話,
陶家祠巷的馬家大院
距今至少有190年曆史了。
作為馬家大院的女婿,
呂學峰回憶道,
他1991年第一次踏進馬家大院,
那時候的馬家大院,
大院套着三個小院,每個小院一個天井,
院裡住着大大小小20幾号人。
大院主人之一的馬澤先生清楚記得,
2000年,那位在春晚上逗樂無數人的
著名小品演員黃宏看中了馬家大院,
率人前來拍攝一部電視劇,
大院為此粉刷一新……
後來老一輩人相繼逝去,
新的一輩天各一方,
馬家大院漸漸地冷清了下來。
馬澤先生介紹說,
馬家家譜記載,
大院的祖先馬騰雲是元朝的一名軍官,
元初一路征戰到西昌,從此安家落戶,
傳到馬澤這一輩,已是第14代了。
▲ 典型的穿鬥結構木建築。
元初,
建昌一帶被大理國段氏所控制,
公元1253年,
元朝軍隊長途奔襲,
一舉攻陷大理。
随後經過兩年的激戰,
又征服了赤秃哥國
(即羅施鬼,今貴州西部),
羅羅斯(今西昌一帶)
和自蠻波麗國(今元江一帶)。
”鑒于兵力緊缺,
當時僅在雲南設“羅羅斯宣慰司”,
将西昌置于雲南管轄,
設“建昌路總管府”,
把随行征戰的一部分漢、回、蒙軍兵
留駐“邛笮戍邊屯墾”。
《西昌民俗集成》:
“現西昌境内和鹽源左所一帶
居住集中的回族、蒙古族居民
應是當年留駐軍人的後裔。”
由此看來,
陶家祠巷馬家大院祖先屯墾西昌
距今也有767年了。
▲ 馬家大院的西四合院消失了。
陶家祠巷馬家大院人才輩出,
後代遍及全國。
馬澤先生的父親馬懋銘(1930—2019)
畢生行醫,曾任普格縣政協副主席。
▲ 2014年,陶家祠巷口修鞋匠。冷文浩 攝
帶着感歎走出馬家大院,
陶家祠堂原址上
一排排高高低低的鋼筋水泥樓房鱗次栉比。
此時此刻,
剛從曆史的細枝末節走出來,
立刻又要面對現實,
進入對未來的聯想之中。
來源:涼山日報全媒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