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科普的是昆蟲是蜈蚣,蜈蚣為陸生節肢動物,身體由許多體節組成,每一節上均長有步足,故為多足生物。蜈蚣又名叫天龍、百腳蟲、少棘蜈蚣、吳公、蝍蛆等,是一種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陸生節肢動物。常見的蜈蚣有紅頭、青頭、黑頭三種。紅頭的背部呈紅黑色,腹部現淡紅色,足為淡橘紅色或黃色。青頭的背部和足部呈藍色,腹部淡藍色,體型小,長度約為紅頭蜈蚣的二分之一。黑頭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黃色,體型更小。上述三種以紅頭蜈蚣最佳,體型大,産量高,性情溫順,适應性強,生長快。一般在農村較為多見,常位于潮濕的牆角、磚塊下、爛樹葉下、破舊潮濕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較為常見。蜈蚣是肉食性動物,食譜範圍比較廣泛,尤其喜歡捕食各種昆蟲。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藥用。适宜人工飼養。《本草綱目》曰:“蜈蚣,西南處處有之,春出冬蟄,節節有足,雙須岐尾。”通常身體很長,并且有許多對步足。《本草衍義》稱:“蜈蚣背光黑綠色,足赤,腹下黃。”蜈蚣與蛇、蠍、壁虎、蟾蜍并稱“五毒”。
蜈蚣的腳呈鈎狀,銳利,鈎端有毒腺口,一般稱為腭牙、牙爪或毒肢等,能排出毒汁。被蜈蚣咬傷後,其毒腺分泌出大量毒液,順腭牙的毒腺口注入被咬者皮下而緻中毒,毒素不強,被蜇後會造成疼痛但不會緻命。藥用蜈蚣是大型唇足類多足動物,隻有21對步足和1對颚足;“錢串子”是蜈蚣近親,學名蚰蜒,隻有15對步足和1對颚足;“石蜈蚣”也隻有15對步足。還有些蜈蚣的步足又多又短,有35對、45對,最多的達到750對。
蜈蚣懼畏日光,晝伏夜出,喜歡在陰暗、溫暖、避雨、空氣流通的地方生活。蜈蚣喜歡生活在丘陵地帶和多沙土地區,白天多潛伏在磚石縫隙、牆腳邊和成堆的樹葉、雜草、腐木陰暗角落裡,夜間出來活動,尋食青蟲、蜘蛛、蟑螂等。一般在10月天氣轉冷時,鑽入背風向陽山坡的泥土中,潛伏于離地面約12cm深的土中越冬至次年驚蟄後(三月上旬),随着天氣轉暖又開始活動覓食。蜈蚣鑽縫能力極強,它往往以靈敏的觸角和扁平的頭闆對縫穴進行試探,岩石和土地的縫隙大多能通過或栖息。密度過大或驚擾過多時,可引起互相厮殺而死亡。但在人工養殖條件下,餌料及飲水充足時也可以幾十條在一起共居。蜈蚣為典型的肉食性動物,性兇猛,食物範圍廣泛,尤喜食昆蟲類。在早春食物缺乏時,也可吃少量青草及苔藓的嫩芽。
蜈蚣是雌雄異體動物,雌雄鑒别對雌雄合理搭配飼養,減少飼養雄蜈蚣的支出,提高繁殖率有重要意義。蜈蚣的雌雄鑒别比較複雜,需從頭部、體型、體質等方面綜合分析才能确定。頭部呈扁平狀而較大,第21節背闆後緣較平圓、體型較大、較寬,腹部肥厚,體質較軟,用手擠尾部生殖區無生殖肢外露的為雌性;頭部隆起呈橢圓形,第21節背闆後緣稍隆起,尖形,體型較小、較窄,腹部較瘦,體質較硬,尾部生殖區有l對退化的生殖肢的為雄性。
小蜈蚣咬傷,僅在局部發生紅腫、疼痛,熱帶型大蜈蚣咬傷,可緻淋巴管炎和組織壞死,有時整個肢體出現紫癫。有的可見頭痛、發熱、眩暈、惡心、嘔吐,甚至膻語、抽搐、昏迷等全身症狀。如果被長江流域的紅頭黑身黃腳蜈蚣咬到手,咬傷處會很快産生劇烈疼痛,一般2個小時内肘關節處,3個小時腋窩處開始劇烈疼痛,4~5小時胸口隐隐作痛,不過不用擔心,一般不會導緻緻命危險。4天過後症狀漸漸消失。蜈蚣咬傷後立即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局部應用冷濕敷傷口,亦可用魚腥草、蒲公英搗爛外敷。有全身症狀者直速到醫院治。在傷肢上端2~3厘米處,用布帶紮緊,每15分鐘放松1~2分鐘,傷口周圍可用冰敷,切開傷處皮膚,用抽吸器或百拔火罐等吸出自毒液,并選用高錳酸鉀液、石灰水沖洗傷口。症狀較重者應到醫院治療。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