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曾瑜1939年生于上海,1962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曆史學系,師從鄧廣銘先生。王曾瑜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著有《嶽飛新傳——盡忠報國》《宋高宗傳——荒淫無道》《嶽飛和南宋前期政治與軍事研究》《王曾瑜說遼宋夏金》《宋朝階級結構》《宋朝軍制初探》《遼金軍制》等。
受制于當時的曆史條件,嶽飛之孫嶽珂隻能曲筆寫作《鄂國金佗稡編、續編》,為後世戲曲小說塑造嶽飛的“愚忠”形象開了先河。但人們不能苛求嶽飛超越所處時代和環境的局限,他的才能、品格和風骨堪稱中國古代武将的典範,其愛國主義思想的精髓是祖國至上。
嶽飛“愚忠”形象是如何形成的
文彙報:對很多讀者來說,很難将經您修訂剛剛出版的《鄂國金佗稡編續編校注》(下簡稱“《校注》”)與嶽飛聯系起來,請問“鄂國金佗”四個字與嶽家有何關聯?
王曾瑜:《鄂國金佗稡編》28卷和《鄂國金佗續編》30卷,是現存最重要、最詳盡的記錄嶽飛事迹的史籍,是嶽飛的孫子嶽珂所編。
“鄂國”一詞源于嶽飛在宋寕宗時被追封為鄂王,這是古代的封号,并沒有特别的意思。但比較湊巧的是,嶽飛當年的屯兵之地就是現在的武漢,就是在“鄂”,這挺有意思。“金佗”是嘉興府城内的坊名,嶽珂曾在金佗坊中居住。“鄂國金佗”實際上就是“鄂王”的意思,取“先王佩佗绶于鄂”之意。宋末董嗣杲詩說:“何處有花春掠眼,金佗坊裡嶽家園。”
有一點要指出的是,我發現有些研究曆史的學者、學生經常會把這兩部書的書名寫錯,這是很不應該的。特别是把“佗”誤作“陀”,把“稡”寫作“粹”。“稡”或與“萃”字相通,是幾部分合編,即萃聚的意思,這與“純粹”的“粹”完全是兩個意思。
文彙報:在各朝各代的史書中,嶽飛的形象發生了怎樣的轉變?
王曾瑜:現在我們都知道,嶽飛是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他為當時祖國的進步和統一奮鬥不息,最後卻慘遭宋高宗、秦桧等人的屠害。
但在嶽飛死後的20年間,他被當時的朝廷塑造成了一個大逆不道、十惡不赦的人。宋高宗和秦桧大興“文字獄”,大量有關嶽飛的文字資料佚失或被銷毀。在三令五申禁絕私史的同時,秦桧的養子秦熺主編了《高宗日曆》,恣意篡改官史。當時一個“日曆之官”說:“自(紹興)八年冬,桧既監修國史,嶽飛每有捷奏,桧辄欲沒其實,至形于色。其間如闊略其姓名,隐匿其功狀者,殆不可一、二數。”你想,嶽飛生前居高位、握重兵之時,秦桧已如此放肆,那麼秦熺在日曆中如何诋毀嶽飛、磨滅嶽家軍的戰績,更可想見。
《高宗日曆》等宋朝官史今已失傳,現存記述這個時代的最重要的史籍,是徐夢莘的《三朝北盟會編》和李心傳的《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這兩部書号稱良史,但關于嶽飛的記述卻是殘缺不全、錯訛百出,甚至還轉抄了宋高宗和秦桧之流的不少污蔑之詞。
我可以舉幾個例子。比如紹興七年(1137)嶽飛突然提出辭呈,與宋廷發生沖突,其中原委秦熺的日曆諱莫如深,并作了精心的篡改。徐夢莘和李心傳也沿訛襲謬。但在《鄂國金佗稡編》中,我們看到有确鑿的證據,說明宋高宗君臣對嶽飛并統淮西等軍的出爾反爾,使嶽飛憤而辭職。再比如,在宋朝官史中,沒有嶽家軍紹興十年(1140)大舉北伐并取得郾城和颍昌兩次大捷的記錄。故宋孝宗定所謂“中興以來十三處戰功”,多是些不足道的小勝。而《鄂國金佗稡編》公布了當時的一份獎谕诏,說在“十五年”中,“我師臨陣,何啻百戰。曾未聞遠以孤軍,當茲巨孽”,“如今日之用命者也”。這是在嶽飛生前,宋廷對郾城之戰作出的絕高評價。還比如,紹興十一年(1141)嶽飛援淮西,《三朝北盟會編》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都承襲了秦桧之流的毀謗,說嶽飛有意逗留,拒不赴援。嶽珂依據宋高宗的親筆禦劄,推翻了對祖父的污蔑不實之詞。如此等類,不勝枚舉。
文彙報:後來嶽飛形象又是如何得到扭轉的?
王曾瑜:這主要是在嶽飛的冤案被宋孝宗平反之後。說到平反也很讓人唏噓,嶽飛死後近40年,宋孝宗決定給他定谥号,但“雖所習聞,而國史秘内,無所攷質”,可見嶽飛事迹被湮沒到何等地步。為了定谥,官員們不得不采取訪問故将遺卒的辦法,但對嶽飛事迹的記述依然颠三倒四,挂一漏十。
平反以後,嶽飛的三子嶽霖承擔了重新整理父親曆史的工作。他搜羅到一部分殘存的史料,其中包括80多件在左藏南庫“架閣”的宋高宗親筆禦劄。他還“攷于聞見,訪于遺卒”,并請國子博士顧杞整理出一個嶽飛傳記的草稿。63歲臨終之時,他将這份草稿和其他史料托付給了次子嶽珂。嶽珂當時20歲都不到,他花了很大的力氣,在父親的基礎上又收集了很多材料,在宋寕宗嘉定十一年(1218)編成了《鄂國金佗稡編》。到宋理宗紹定元年(1228),嶽珂又将有關祖父的其他文件和記載彚編為《鄂國金佗續編》。在宋高宗、秦桧之流恣意玷污青史之餘,嶽霖父子窮搜冥索,得到了不少原始文件和其他記載,據以恢複了部分曆史真相。
文彙報:考慮到《鄂國金佗稡編、續編》是嶽家後人編寫的,而且寫作時仍是宋朝,您認為這兩本書中對嶽飛的記錄是否真實可信呢?
王曾瑜:總的來看,這兩部書無疑是成功之作,但也存在重大缺陷。
首先,嶽珂本着強烈的孝子慈孫之心,對祖父的事迹不免有虛美的成分,其史筆也有不少錯訛和疏漏。
第二,在當時的曆史條件下,嶽珂隻能曲筆寫作,卻為後世戲曲小說塑造嶽飛的“愚忠”形象開了先河。這主要表現在隐去了宋高宗與嶽飛的矛盾,回避了宋高宗殺害嶽飛的罪責。當然,這點我們也可以理解——嶽飛既然是在趙宋政權之下恢複名譽的,嶽珂就隻能表白祖父“獨以孤忠,結知明主”,“以章先帝委寄待遇之隆”。事實上,嶽飛與皇帝的矛盾,在紹興七年(1137)前即已存在,但總的說來,他還是宋高宗最器重、最着力提拔的武将。自紹興七年宋高宗收回令嶽飛并統淮西等軍的成命,嶽飛憤而辭職之後,兩人的裂痕愈來愈深,直至最後宋高宗決心違背宋太祖不殺大臣的誓約,動用屠刀,也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嶽珂不願也無法正視這個客觀的史實,隻能煞費苦心鋪叙了許多曲筆,大談宋高宗如何恩遇嶽飛,把嶽飛蒙難全怪罪到秦桧頭上。
“嶽母刺字”系訛傳
文彙報:我們很多人提到嶽飛,都會聯想到“精忠報國”四個字,也就是“嶽母刺字”的故事,請問曆史上确有其事嗎?
王曾瑜:“嶽母刺字”是在民間流傳已久且極富教育意義的故事。單純從感情上講,我又何嘗願意否認這個至今仍激勵着中國人愛國精神的故事呢?
但無奈的是,在嶽珂所著的《鄂王行實編年》中根本沒有記述此事。而且,從情理上推斷,嶽母作為一個普通農婦,一般隻怕不認字。還有一點,當時的刺字是一項專門的手藝,并非任何人都有随便給人刺字的能力。
文彙報:那麼,嶽飛背上刺字一說從何而來呢?
王曾瑜:根據我查找的資料,刺字一說最早見于《宋史》卷380《何鑄傳》,乃是在審問嶽飛之際:“飛袒而示之背,背有舊涅‘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值得一提的是,這裡寫的是“盡忠報國”四字,今人把刺的字說成是“精忠報國”的是外行。
背刺“盡忠報國”的記載還被編入《全元戲曲》卷11的《嶽飛破虜東窗記》18出。劇中描寫嶽飛被周三畏審問時回答:“嶽飛若有此事,豈肯自幼‘盡忠報國’四字刺入膚裡?”但這段話到底是元人戲曲原有的詞句,還是明人修改者,難以判斷。
此後,可能是在明朝成化時,姚茂良所撰《精忠記》傳奇的第16出描寫同樣劇情,嶽飛回答說:“大人在上,嶽飛從幼便以‘盡忠報國’四字銘刻于身上,請大人細驗。”
還有,明嘉靖刊本的《大宋中興演義》小說卷1隻是說嶽飛在“乃令人於脊背上刺‘盡忠報國’四大字,以示不從邪之意”。小說卷7說:“嶽飛取供狀罷,複将衣裳裂開,轉過脊背,與周三畏看,有舊刺下‘盡忠報國’四大黑字,深入皮膚”。
明末馮夢龍撰《精忠旗》傳奇,其第二折“嶽侯涅背”則編撰了嶽飛請張憲刺背的故事。
以上數例,反映了在元明時代大緻還沒有“嶽母刺字”的故事流傳。
文彙報:據您考證,“嶽母刺字”的故事大約是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來的?
王曾瑜:“嶽母刺字”的傳說大緻流傳了約400年。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如是觀傳奇》的抄本,被杜穎陶先生編入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版的《嶽飛故事戲曲說唱集》中,此傳奇中第9出就出現了“嶽母刺字”的情節。有嶽母說唱道:“起來!我将‘精忠報國’刺入你皮膚了!你當日夜牢記,念君奮力把胡酋退,念親及早把捷書寄。”此處已将“盡忠報國”訛為“精忠報國”。
清初錢彩的《說嶽全傳》在第22回“刺精忠嶽母訓子”中,編寫了“嶽母刺字”的故事——嶽飛“就将衣服脫下半邊。安人取筆,先在嶽飛背上正脊之中寫了‘精忠報國’四字,然後将繡花針拿在手中,在他背上一刺,隻見嶽飛的肉一聳,安人道:‘我兒痛麼?’嶽飛道:‘母親刺也不曾刺,怎麼問孩兒痛不痛?’安人流淚道:‘我兒!你恐怕做娘的手軟,故說不痛。’就咬着牙根而刺。刺完,将醋墨塗上了,便永遠不退色的了。”小說在第60回“勘冤獄周三畏挂冠”中反而删除了嶽飛在被審訊時,袒示背部四字的真事。
從此之後,“嶽母刺字”的故事遂成定型,而嶽飛背刺四字也訛為“精忠報國”。并且長久以來,以訛傳訛,近乎弄假成真。
文彙報:聽說您從小就喜歡嶽飛,請問您是什麼時候發現史實中的嶽飛與故事中的嶽飛不一樣的?
王曾瑜:小時候我和很多人一樣也是通過小說書認識嶽飛的。其實現在很多人對嶽飛的了解還是源于《說嶽全傳》這本書。但問題是,這本書中幾乎很少有同曆史事實一緻的地方。比如說嶽飛是武狀元,但他其實沒當過;再如叫嶽飛“嶽元帥”,當時也不是這個稱謂,應該稱之為“嶽相公”。還有很多類似的訛誤。
讀中學的時候,我讀了後來是我的大學老師鄧廣銘先生在1950年代寫的《嶽飛傳》,才發現原來曆史上的嶽飛跟小說裡的不一樣。
再後來,讀大學,主要還是工作後,看《鄂國金佗稡編》,發現差别更大。
文彙報:您也寫過一些以嶽飛為主角的小說,請問您是基本依據史實來寫的嗎?
王曾瑜:我在1983年寫作的《嶽飛新傳》(後更名為《盡忠報國——嶽飛新傳》等),是一部完全依據曆史寫就的嶽飛傳記,這可以說忠于史實,普通讀者也可以讀。
2001年,我開始發表系列小說,2014年合編為《滿江紅》。這是一套7冊的小說,大緻輪廓也是依據曆史記載。小說中的人物絕大部分在曆史上真有其人,書中的形象也大體符合他們的曆史形象。但細節上有虛構的成分,比如我給嶽飛的前妻劉氏和親姐取了名,給張憲之妻取了姓名,把嶽飛的外孫女婿改成外孫等。
文彙報:嶽飛已經故去了近千年,今天為什麼我們還要了解嶽飛、學習嶽飛精神?
王曾瑜:2018年農曆2月15日,是嶽飛誕辰915周年。嶽飛飲恨而終,大概不會想到自己身後會成為家喻戶曉的曆史偉人,成為受到世世代代中國人敬仰的民族英雄,成為激勵和教育中國人的愛國主義典範。
我想,嶽飛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就是愛祖國、有正氣,這也是今天我們祖國進步和發展所亟需的。
中國古代的愛國主義,可以說是以儒家的節義觀為基本内涵,忠君思想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用我們今天的标準衡量,祖國、皇朝和君主三者,當然是不同的概念;而在古代,這三種概念卻很難作出嚴格的區分。正因為嶽飛所處的時代和環境的局限性,人們不能苛求嶽飛具有反對專制政治的超前意識。嶽飛的才能、品格和風骨盡管堪稱是中國古代武将的典範,卻反而不容于世,成為專制腐敗政治的典型犧牲品。我認為,祖國至上是嶽飛愛國主義思想的精髓,他堅定的抗金信念正是源于愛國主義精神。
有人認為,嶽飛是處在中華曆史上民族紛争和戰争的時代,今天強調的是國内各民族的團結,宣傳嶽飛會影響民族間的團結,此說當然是錯誤的。鄧廣銘先生對此早有專文論述,他說嶽飛投身抗金戰争,“對于保衛高度發展的封建的生産方式,封建的精神文明和文化,都是做出了傑出貢獻的。這種種,固然符合了廣大漢族人民的利益,而對于女真族人民(更不用說其他族的人民了)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來說,也是不會發生任何損害作用的。這就等于說,他對整個中華民族的進步和發展,确實提供了大量的積極因素,把他稱做中華民族的英雄,他的的确确是當之無愧的”。
30年編成“永久性的著作”
文彙報:很多業内人士認為,您的這本《校注》堪稱是古籍整理的典範之作。我數了一下,您所用的征引書目包括史籍類89種、筆記類43種、文集類104種、近人著作類6種,且幾乎每種都選擇了兩三個版本。請問對于文獻的選擇,您有哪些要求?
王曾瑜:《校注》是一本老書了。1989年的時候,我寫作了第一版,1999年的時候修訂了第二版,都是鉛印,今年出的是第三版,改用以電腦重新排版。這一版中我作了約180多處重要的補充和修訂,補了約3萬字的史料。
對于史料的選擇,按照使用史料原始性的原則,我盡量使用宋朝的記錄,之後曆朝曆代的文獻就可不用則不用了。當然,明清時的載籍也有照抄宋代記錄,如果在今存宋籍中已找不到的,就必須使用。
文彙報:為什麼您在年近八旬的高齡,還要修訂這部書,并把它看作個人最重要的著作?
王曾瑜:這部書出來以後,明史大家王毓铨先生曾将其稱之為“永久性的著作”。我個人目前對這次修訂也較滿意。在我的著作中,這本《校注》可以說花的心血、氣力最大。類似“嶽飛傳”我相信後人會再寫,但是這本書的史料,我相信是相當全的,是不可能被取代的,或者說要查嶽飛的史料是不可能跳過我這本書而另起爐竈的。
對比30年前的1989年,現在查找文獻要方便很多。那時候我必須到北京圖書館去借書讀,天天騎車去看,結果騎到那裡都沒力氣看書了,後來改乘公交好一點。這次修訂第三版的時候,在電腦上搜索史料就可以了,确實要方便許多,但也必須找原書的好版本查核才能使用。
當時編第一版的時候,校樣至少要看3遍,剛出來的時候自己也比較滿意,但後來發現還是有不少錯漏之處。我是一邊看一邊改在書上,書都翻爛了,上面的批改很多。不過,我想以後再要這樣大補,是不大可能的了。■
作者:文彙報記者 單穎文
編輯:範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