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品牌

 > 湖北五峰茶旅融合助農民增收

湖北五峰茶旅融合助農民增收

品牌 更新时间:2024-06-26 22:23:37

湖北五峰茶旅融合助農民增收?作者:阮芝豔 劉成棟摘 要:品牌是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經濟實力的重要标識茶葉作為五峰主要支柱産業,也必須以品牌建設為引領,着力培養茶葉品牌,全面提升茶産業的高質量發展本文概述了五峰茶葉品牌的發展曆程、品牌現狀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分析了當前我縣茶葉品牌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促進建設茶葉品牌建設的五點建議,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湖北五峰茶旅融合助農民增收?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湖北五峰茶旅融合助農民增收(湖北五峰茶葉品牌建設實踐與思考)1

湖北五峰茶旅融合助農民增收

作者:阮芝豔 劉成棟

摘 要:品牌是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經濟實力的重要标識。茶葉作為五峰主要支柱産業,也必須以品牌建設為引領,着力培養茶葉品牌,全面提升茶産業的高質量發展。本文概述了五峰茶葉品牌的發展曆程、品牌現狀及采取的主要措施,分析了當前我縣茶葉品牌發展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促進建設茶葉品牌建設的五點建議。

品牌是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經濟實力的重要标識。茶葉作為五峰主要支柱産業,也必須以品牌建設為引領,着力培養茶葉品牌,全面提升茶産業的高質量發展。五峰是茶葉生産大縣,産茶曆史悠久,茶葉收入早已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經濟來源,在産業扶貧、脫貧緻富和農民增收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作用。近年來,通過标準化基地建設、培育龍頭企業、打造品牌等重點工作,茶産業穩步發展。2019年,全縣茶園總面積1.5萬hm2,其中投産園1.33萬hn2,無性系良種茶園7000hm2,建設出口歐盟茶園面積1580hm2。茶葉總産量23200t,總産值9.8億元,茶農人均純收入3580元。建成“一村一品”茶葉示範村1個,全縣茶葉加工企業210家,其中規上企業9家,國家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3家,市級龍頭企業10家。五峰堅持“提升綠茶、複興紅茶、拓展保健茶”戰略,提出了突破性發展紅茶産業的要求,在穩定名優綠茶生産的同時,重點開展紅茶的品質提升、新産品開發和技術推廣。

1 五峰茶葉品牌發展曆程

19世紀,以五峰為主産區的紅茶品質為最佳,稱為傳統的“宜紅”,沒有專門的茶葉品牌,但以宜昌周邊産區的紅茶遠銷國外,20世紀30年代系宜紅茶出口的最盛時期。解放後,五峰宜紅茶得到快速發展,1986年,宜紅功夫茶獲省政府優質産品獎。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21世紀初,茶葉品牌的培育和創新工作逐步突顯。以“采花毛尖”“長樂毛尖”等為主要産品的名優綠茶開發方興未艾,促進了茶葉品質的提高,一批精品品牌多次在名優茶評比中獲獎。“采花毛尖”相繼獲得中國農業博覽會金獎、湖北省名牌産品、湖北省“十大名茶”,認定為湖北省著名商标、中國馳名商标,獲批釣魚台國賓館專供茶,成為湖北省首個真正意義的“貢茶”品牌;大宗綠茶“春光牌”春眉茶榮獲國際博覽會金獎。21世紀,全縣啟動了“五峰綠茶”“五峰宜紅茶”公共品牌建設,“五峰綠茶”得到了廣大市場、消費者和衆多茶葉企業的認可和喜愛,2016年入選第八屆“中綠杯”中國名優綠茶評比推薦十大公共品牌。“五峰宜紅茶”,2013年成功申報農産品地理标志産品。同時制定了“五峰綠茶”“五峰宜紅茶”産品的标準和規範,聘請專業機構深度策劃營銷推廣,統一全縣茶葉包裝标識。

2 五峰茶葉品牌現狀

我縣現有“五峰綠茶”“五峰宜紅”2個主推公共品牌。“五峰綠茶”于2016年獲評中國馳名商标,2020年中國茶葉區域公共品牌價值評估為4.37億元。目前,全縣已有43家茶葉企業,通過了生産、經營“五峰綠茶”的企業資格認定。“采花毛尖”于2009被評定為中國馳名商标。目前,五峰茶葉有綠色食品5個,有機食品2個,地理标志産品1個、地理标志證明商标3個;“五峰綠茶”生态原産地産品保護7個;中國馳名商标2個、省級著名商标5個、中國名牌農産品1個、湖北名牌産品7個。五峰先後榮獲“中國茶葉之鄉”“中國名茶之鄉”“國家農産品質量安全縣”“全國重點産茶縣”“全國十大生态産茶縣”,“全國十大魅力茶鄉”“世界茶旅之鄉”“中國茶葉百強縣”等稱号。

3 五峰茶葉品牌建設采取的主要措施3.1 着力提高茶葉産品質量,夯實茶葉品牌發展基礎

一是推廣優良茶樹品種。推廣優質高效茶樹新品種,培育良種豐産茶園,形成茶樹良繁推廣體系。以推廣本地選育出的鄂茶7号、五峰310、五峰212等3個省級無性系茶樹良種為主,搭配引進福鼎大白、龍井43、安吉白茶等無性系新品種,早、中、晚适制品種已達18個。在全國率先探索茶葉輕基質穴盤苗生産技術,采用“工廠化”模式繁育茶樹種苗,形成了相關技術标準及操作規程,被湖北省質監局頒布為省級地方标準。

二是按照綠色、有機茶園、出口歐盟茶園管理标準,建設優質茶葉基地,提升茶園質量。2020年,全縣茶園面積1.5萬hm2,建成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标準化生産基地6.67萬hm2,改造低産茶園1667hm2。2019年,啟動出口歐盟茶葉基地建設,建設出口歐盟基地1580hm2。歐盟茶葉基地主要應用推廣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茶園集成高品質栽培技術、化肥減量增效技術、茶園“四機”配套技術,建設做到“七個統一”,即統一制定技術方案,統一茶樣和土壤的檢測,統一認證或備案,統一病蟲害監測與防治,統一建立生産管理檔案,統一建立農資專櫃,統一建立管控和服務體系,從而構建“産品安全、節本增效、環境友好、加工轉型、服務精準”的茶葉綠色生産技術體系,輻射帶動全縣茶葉綠色發展、質效提升。通過改土、改樹、改品種等措施提升低産茶園效益,已建設省級現代農業茶葉示範園區1個,縣級茶葉示範區5個,集休閑、旅遊觀光一體,整體推進茶産業綜合效益提升。

三是按照标準化和清潔化生産要求,建立“公司 基地 農戶”生産經營模式,加快清潔化、自動化茶葉加工生産線的引進和創新力度,推行全程現代化、機械化加工,保證茶葉從“茶樹到茶杯的安全”。2020年底,縣内91家茶葉企業進行清潔能源替代木柴設備改造,主要以生物質顆粒、天然氣、光伏發電等作為加工能源,進一步提升茶葉加工生産水平。

四是加強市場監管。建立健全茶葉生産、經營質量檔案和質量安全監管信用檔案體系。嚴格市場準入,加強對茶葉生産加工環節和流通環節的質量監督,及時開展抽查工作,加大對生産不合格産品及摻雜使假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提高茶葉品質的穩定性,年度檢測合格率達98%以上,無重大安全事故發生。

3.2 加大宣傳推介力度,提升五峰茶葉品牌知名度

五峰将茶文化與茶旅遊深度結合,開展茶葉品牌宣傳推介活動。一是傳統營銷模式的正常發展。發展新客戶的同時維持穩定老客戶的聯系,在北京、廣東、深圳等大中城市建立品牌直銷店,确保銷售市場穩定增長。二是大力挖掘土家茶文化、茶曆史,增加品牌的厚重度和文化積澱,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通過茶葉評比、展銷會、茶文化節慶等茶事活動及開展具有地方特色的茶藝文化表演交流及茶鄉遊、生态遊活動,拓展五峰茶銷售市場。三是抓住互聯網營銷機遇,多渠道宣傳推銷五峰茶。特别是今年以來,湖北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茶葉等農産品滞銷,縣委縣政府、農業農村局積極引導企業開展“線上春茶節活動”,攜同抖音、京東和湖北日報融媒體平台開展助農帶貨直播,書記、縣長在多場直播中為五峰茶代言,向全國推廣五峰綠茶等優質農産品。

3.3 加強科技創新,提升市場競争力

近幾年來,五峰與中國茶葉科學研究所、湖北省農科院、浙江大學、湖南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湖北省茶葉學會、湖北省茶葉協會等茶葉科研機構、院校及社會組織保持密切聯系、合作,開發新産品,促進五峰茶産業發展科技創新。2016年4月,與中國工程院陳宗懋院士團隊簽定了“茶園綠色防控集成技術示範與推廣”合作協議,2019年成功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茶葉)标準化生産基地6.67萬hm2。在中國茶葉研究所的技術指導下,開展紅茶品質提升研究工作,五峰宜紅茶在宜昌市紅茶評比中多次獲得金獎,2020年在“五峰杯”首屆中國宜紅工夫茶産品質量推選中,湖北采花茶業有限公司、汲明茶業有限公司等5家茶企生産的紅茶獲得特别金獎3個,金獎2個。支持湖北采花茶業有限公司速溶茶生産線建設,總投資4000萬元,目前生産線已投入試運營狀态。在與中國茶葉科學研究所合作,開展“五峰茶葉高級研修班”,提升五峰茶企、技術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水平。

3.4 政策鼓勵扶持

五峰積極整合農業産業化貸款貼息、茶産業發展專項資金、農業綜合開發和扶貧開發等各類項目資金,利用信貸擔保體系,多種方式支持茶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引導金融資金向茶産業投放,保障茶葉品牌建設的資金投入,全力支持茶葉品牌建設和産業化發展。全縣茶葉加工企業達210家,已培育國家級茶葉龍頭企業1家,省級茶葉龍頭企業3家、市級茶葉龍頭企業10家,持續實行貸款貼息、清潔能源改造、市場培育等政策。鼓勵企業争名創優,對争創品牌的企業給予重獎。出台《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精品名牌創新獎勵辦法》,縣政府每年預算專項經費,對獲得中國馳名商标、國家地理證明商标、湖北名牌、省著名商标和“三品一标”認證的經營主體給予3-50萬元的獎勵。

4 五峰茶葉品牌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茶葉知名品牌少。全縣注冊的茶葉商标有115個,獲獎的也不少,但真正在周邊地區乃至國内知名的品牌很少,影響較弱。二是茶葉包裝缺少文化定位。茶葉包裝大同小異,缺乏五峰特色和文化内涵,設計理念不夠新穎。三是一二三産業融合不夠。五峰有“天然氧吧”之稱,茶園風光無處不在,茶葉品質優良,但茶旅融合步伐緩慢,帶動作用不明顯,茶葉品牌沒有更好的得到宣傳。四是一些有規模的茶葉企業沒有地理标志産品保護、登記、證明商标的意識,品牌營造理念不系統,區域和行業公用品牌意識不濃。企業和産品品牌處于單打獨鬥的局面,沒有形成有效的區域合力。

5 五峰茶葉品牌提升和發展建議5.1 加強推進産業提檔升級

構建現代茶葉品牌,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大新品種推廣,做強生産、加工、儲運、包裝、流通、銷售等環節,發展壯大新産業、新業态,提高農業質量效益。一是要繼續支持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建設高标準的出口歐盟茶葉生産、加工基地,提高單産水平、質量安全水平和加工能力水平。通過改善出口歐盟基地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推廣綠色生産模式,建立标準的安全衛生生産監測控制體系,同時完善茶葉出口質量可追溯、檢驗檢測及安全監控體系。二是加快産業新技術開發。依托中國茶葉科學研究所、湖北省農科院、浙江大學、湖南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加快培育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提高品牌競争力。三是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穩定茶葉種植面積,推動茶葉加工、精深加工戰略,支持生産、加工、流通、銷售一體化發展,并積極探索茶葉 旅遊、茶葉 美食、茶葉 文化等産業嘗試融合及創新機制,打造茶葉特色小鎮、産業強鎮等,帶動農民增收緻富,實現區域農業健康發展。

5.2 加快完善品牌管理體系

一是根據五峰茶葉質量制定标準,隻有符合标準的産品才能被授予“五峰綠茶”“五峰宜紅茶”商标使用權;二是充分利用茶業協會職能,聯合企業負責市場品牌監管,共同抵制和打擊未經授權的産品及假冒産品,形成良好的品牌運作機制,共同維護區域品牌形象,擴大影響力及競争力。

5.3 提高茶産業招商引資水平

以名優茶建設為重點,加快招商引資步伐。鼓勵外資、民間資本、工商資本進入茶産業。鼓勵大型茶業企業新建生産加工基地,對引進的大型企業,集中資金重點扶持。充分消化、吸收國内外大型企業的市場優勢、技術優勢、管理優勢、資本優勢,做強茶葉品牌,放大品牌效應。

5.4 加強政府扶持力度,助力品牌發展

政府的扶持是品牌發展的根基土壤,首先要制定嚴格的區域品牌發展戰略,并從五峰實際出發,采取系列措施,積極引導,提高企業及農民積極性,确保産業健康發展。理積極推動本地茶葉品牌參與各地展銷會、評選會等活動,讓品牌走出去。對企業組織開展相關業務的培訓,針對企業管理者開展品牌運營、财務管理等綜合管理能力提升的培訓;對茶農開展茶葉種植、土壤改良、施肥、防治、加工等方面的培訓,讓茶農種植的觀念與技術與時俱進。為茶葉企業社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維持好市場秩序,為品牌的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略

作者:阮芝豔 劉成棟 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

作者簡介:阮芝豔(1975-),女,土家族,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縣人,大專,農藝師,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研究方向:茶葉綠色生産模式技術。

來源:《福建茶葉》期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品牌资讯推荐

热门品牌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