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歸因過程最常見的自利偏差

歸因過程最常見的自利偏差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4 17:09:31

歸因過程最常見的自利偏差?早期的歸因研究者關注的大多是他人歸因,也就是說,個體站在旁觀者的立場,對别人的行為進行原因的分析與此不同,貝姆(D.Bem)關注的是自我歸因,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歸因過程最常見的自利偏差?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歸因過程最常見的自利偏差(歸因自我知覺理論和歸因偏差)1

歸因過程最常見的自利偏差

早期的歸因研究者關注的大多是他人歸因,也就是說,個體站在旁觀者的立場,對别人的行為進行原因的分析。與此不同,貝姆(D.Bem)關注的是自我歸因。

貝姆(1967,1972)認為,人們對于自己的情緒、态度、品質、能力等往往是不清楚的,因此,不得不從自身的行為以及外在的環境來進行推測。也就是說,人們會尋找某種線索來分析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人們對于自己的這種分析,與對于别人的分析并沒有本質上的差别。

雖然歸因的進行會遵循一些特定的标準或法則,但是,人們在進行歸因的時候,并不一定會遵循這些法則,而是表現出一些相當明顯的有趣的偏差,這些偏差有的來自于認知過程本身的局限,有的則來自于人們的動機。下面我們将列舉一些比較常見的歸因偏差。

(1)基本歸因錯誤。基本歸因錯誤指的是這樣一種傾向:人們往往将行為歸因于内部穩定的性格特征,而忽視引起行為的外部環境因素。

瓊斯和戴維斯認為,正确的、理想的歸因應該是這樣的:如果行為是自由選擇的,就可以歸因于行為者自身的原因;如果行為是在外部限制的作用下産生的,就應該歸因于外部因素。但是,實際的情況是,我們經常會忽視某種行為産生的環境原因,如社會規範或者社會角色等,而将行為看作是行為者自由選擇的,并因此而認為這種行為反應着行為者穩定的個人特征。例如,好萊塢一位著名的動作明星曾經抱怨說,他的影迷認為他在日常生活中也像銀幕上那樣,經常砸壞家具、與人打鬥、舉着機關槍四處掃射。我們也可能認為,解剖小動物做實驗的人都是殘酷無情的;但他們的這種行為其實是由他們的工作性質決定的,而不一定是他們自己本來的意願。很多學生可能都很反感自己的教師,教師又考學生、又管學生、還逼着學生學習,太不近人情;其實教師的這些行為是由自己的社會角色決定的,并不是他們處心積慮要為難學生、故意和學生過不去。

基本歸因錯誤是怎麼産生的呢?

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與其他的環境因素相比,行為者的行為是最容易觀察的信息。個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很容易被注意到,而社會環境、社會角色、情境壓力等外部條件則難以引起注意,于是,我們就忽視了這些外部因素的作用,而過多地強調個人自身的原因。

此外,還有一個可能的原因就是,我們有一種基本的信念,覺得個人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于是,在分析行為的原因時,我們就會追溯個人自身的原因。比如,我們傾向于認為一個人的生活狀況與自己的努力奮鬥有很大關系,所以,當我們看見一個人生活拮據時,可能會想:“為什麼你不勤奮一點兒呢!”

(2)行為者—觀察者效應。

行為者—觀察者效應指的是這樣一種歸因偏差:行為者将自己的活動歸因于情境的需要,而觀察者将活動歸因于行為者的個人因素。比如說,我打了别人,對于這一事件發生的原因,作為“打人”這一事件的行為者,我會說:“我打他是因為他向我挑釁”;但作為“打人”事件的觀察者,你對這個事件的解釋就不一樣了,你可能會說:“你打他是因為你攻擊性很強”。可見,人們在進行自我歸因和他人歸因時,結論是不一樣的。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它是由行為者和觀察者不同的注意點所決定的,行為者更多地注意周圍環境,而觀察者更多地注意行為的發起者。也即是說,在周圍的信息背景中,人們自己行為和他人行為的突出程度是不一樣的。作為行為者,人們不能清楚地看見自己是怎麼行動的,正所謂“隻緣身在此山中”;相反,作為他人行為的觀察者,他人的行為就從模糊的背景信息中“凸現”出來,正所謂“旁觀者清”──所以,人們自己的行為就不是特别突出,而别人的行為就比較突出,于是在歸因時,人們會較多地強調自己行為的環境因素、他人行為的個人因素。

(3)基于自我的一緻性效應。

凱利認為,人們在進行歸因時會考察“一緻性信息”,也就是說,别人在這種情境下是怎樣的反應。但是,實際情況是,人們常常認為自己的觀念、行為是典型的,認為别人在同樣的情況下會有與自己相同的反應。這種認識傾向就是所謂的“基于自我的一緻性效應”。

例如,在一個實驗中,實驗者詢問大學生被試是否願意身穿一種三明治廣告衣在校園裡走30分鐘,有的被試回答願意,有的則表示不願意;然後,要求被試估計和自己的回答相同的人的百分比。結果,願意的被試認為有62%的學生也願意,而不願意的被試則認為有67%的學生也會回絕這一要求。也就是說,人們傾向于認為别人也是像他們自己那樣思考、行為的(Ross et al.,1977)。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一種可能的解釋是,人們在推測别人的反應時,經常會以自己的朋友作為參照,而他們的朋友通常是與自己相似的人,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于是推測的結果自然是别人會有與他們自己一樣的反應。也就是說,人們與人的接觸是有選擇性的,但是,人們在推斷别人的反應時并沒有想到自己所選擇的樣本有偏差。

還有一種可能是,人們可能有這樣一種需要,總想把自己的思想或行為看成是最好的、适當的、典型的,因此,會防禦性地把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推廣到别人身上,以維護自尊。

總之,基于自我的一緻性效應提供的是一種虛假的一緻性信息,它使人們不僅過高地估計自己行為的典型性,也會過高地估計自己的情緒、信念的典型性,從而對他人的行為、觀念等産生一些錯誤的推斷。

(4)利己主義的歸因。

歸因中的利己主義指的是這樣一種現象:在進行歸因時,人們不一定是客觀、公正、不偏不倚地分析原因,而是盡量使自己處于有利的地位,将積極的結果歸因于自己,将消極的結果歸因于環境。

例如,你和一位朋友打網球,如果你占了上風,将他打得一敗塗地,這時,他可能會抱怨天氣不好,陽光太刺眼,風太大等等;如果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占了上風,你可以從他洋洋得意的表情中看出,他不相信“天氣不好”那一套,而隻是認為他比你打得好。這就是一種“利己主義”的歸因,它是為人們自己服務的,成功時可以增強自尊──“看!我多麼厲害!”,失敗時則可以避免自尊水平的下降──“這和我無關,這并不是我造成的。”

這種傾向不僅出現在對自己行為的歸因中,還擴展到對自己的親人、朋友、所屬的團體的認識中。例如,你喜歡的歌星在一次表演中出錯,這時你不會将事情歸結于他功底不好,而會認為純屬意外,或者麥克風壞了,或者是時差造成的,或者太過疲勞等等與他本人沒有關系的因素。同樣,如果你熱愛的一支球隊在某次比賽中表現很糟糕,你可能不願意承認他們技術太差、沒有天分,而是傾向于認為對方太強大,或者天氣不好、氣壓太低,或者球場上的草坪不好,或者客場效應,等等。

利己主義歸因至少有兩個方面的作用:在心理的層面上,它可以使人們提高自我價值、避免自尊受打擊;在行為後果的層面上,它可以使人們不必對失敗後果承擔責任。正因為如此,人們常常力圖證明自己與事情無關而開脫責任、避免責罰。

>>jtxjy516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