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命時報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内科主治醫師 劉 靜
門診中,常能聽到一些患者說“大夫,我頭暈”,但具體是怎樣的暈卻無法表達清楚。臨床上的“暈”其實分兩種:頭暈和眩暈,症狀有着明顯差别。
頭暈:頭重腳輕。這種暈不會帶來運動錯覺,即看物體時,不會感覺物體在動,也不覺得自己在動,但有頭沉腦脹、大腦不清晰、頭重腳輕等感覺。一般來說,失眠、貧血、勞累、緊張、焦慮抑郁、頸椎病、心髒病導緻的暈以頭暈為主,且不會伴随視物旋轉;服用過多降壓藥也可導緻頭暈。
眩暈:天旋地轉(如圖)。眩暈時,患者睜開眼睛會發現周圍物體在運動,比如上下、水平、旋轉等,即使閉上眼也會感覺身體不穩定或在漂移。眩暈是由前庭神經周圍及中樞通路病變導緻出現身體與外界物體發生相對運動的主觀感受。
前庭系統相關的“暈”,有時可能是頭暈或眩暈,也有時同時出現,較為常見的引發原因有耳石症、梅尼埃綜合征、前庭偏頭痛、前庭神經元炎、腦血管病、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病、橋小腦區腫瘤等。
需要提醒的是,有患者說暈的時候“感覺惡心、嘔吐”,這其實是“暈”最常見的伴随症狀,沒有鑒别價值。為便于判斷是哪種暈,患者可以通過幾個問題向醫生描述症狀:是否和耳朵相關?比如聽力下降、耳鳴、耳朵悶堵感;是否和眼睛相關?比如視物變形、水波紋、閃光、眼前發黑;是否頭疼?是整個頭疼,還是偏側頭疼?影響日常家務和工作嗎?
患者如果出現以下症狀,需“立刻就診”:喝醉酒一樣走路不穩、意識喪失、肢體麻木無力、言語困難、吞咽困難、飲水嗆咳、視物成雙、視野缺損、口角歪斜等。首次發病的患者,不管是否伴有以上症狀,最好都及時就醫。
如果之前曾因“暈”就診,但此次與之前發病表現不同,也應及時就醫;如果已診斷為常見良性前庭相關疾病,此次發病表現和既往差不多,可不必擔心,按既往醫囑服藥或觀察,安靜休息即可。
一旦出現頭暈或眩暈,患者首先要避免跌倒,立即尋找身邊相對安全的地方休息,并觀察是否有需要“立刻就診”的預警症狀,并盡快聯系親友或撥打120。
本文來自【生命時報】,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