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高校“報道”與“報到”分不清,工作人員回應時“回饋”與“反饋”又傻傻分不清,慘遭網友圍觀:這樣的學校能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
近日,河南财政金融學院的一張通知書上,疑似“報到”被錯印成“報道”而引發網友熱議。根據最新的新華字典中關于“報道”一詞的解釋隻有兩種:一是通過新聞媒體向社會公衆報告新聞,二是新聞信息載體的文章。前者是一個動詞,後者是一個名詞,意思清楚明白。
隻不過是這所金融學院的大學,本應該以身作則,嚴謹治學的,卻将這麼簡單的一個常用詞用錯了,用“報道”一詞堂而皇之的取代了本應該是“報到”,實在是犯了不該犯的低級錯誤。
但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高校的老師也不是聖人,犯點錯誤隻要及時承認,及時改正,那也是善莫大焉。不過這所大學的工作人員不但沒有正面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甩鍋“這是委托了校外的打印機構印刷,可能是他們印錯了”,這樣的回應着實讓網友們難以相信。
大學錄取通知書,對于莘莘學子來說,大多數都是一生就這麼一次,是絕對值得紀念的一件事情,自己還沒有去“報到”,反而因這一字之差被“報道”出來了,被錄取的學生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問題是出了這樣的事情,學校還要甩鍋給自己委托的印刷單位,難道說學校就沒有審核不嚴的責任嗎?這讓學生們會怎麼看呢?
如果說這樣的回應隻是說疑似甩鍋,那麼學校的工作人員在電話回應記者的時候,居然又犯了通知書上“報道”與“報到”傻傻分不清的事情,工作人員稱,“正在等待(學院招生處)的回饋”!“回饋”?!
回饋?這又是個啥鬼?
回饋的意思也是隻有兩個意思:一是回贈,二是回報。難道說學校的工作人員還要等着學生處的人給他意思意思的“回饋”一下?
顯然這裡應該使用“反饋”才對,怎麼嘴巴就那麼秃噜,說成了“反饋”呢?難怪網友們說,這樣的學校能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才?不但通知書上“報道”與“報到”分不清,連學校的老師也分不清“回饋”和“反饋”,接二連三地出現這樣的事情,難不成這是學校的校訓學風就是如此嗎?
@行家計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