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不會談一點社會企業,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搞企業社會責任(CSR)或者混公益圈的。那麼多人都說自己是社會企業,可真品到底有多少?在跟别人談社會企業時,你了解它是什麼了麼?
今天來自Aha社會創新學院聯合創始人顧遠教你,如何分辨“社會企業”,5分鐘就成。
社會企業顧名思義,應兼備“社會”和“企業”兩種屬性。
其社會屬性即是,成立社會企業最初和主要的目标是為了解決某個社會問題。換句話說,就是解決社會問題不是社會企業順帶做到的。比如任何企業都可以說自己解決了就業問題,但是解決就業問題顯然不是這些企業最初最重要的用意。(小編君:哎媽,馬雲曾經反複強調,阿裡巴巴就是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企業。原、來、是、騙、人、的!)
其企業屬性即是,從長遠來看社會企業應該可以實現财務可持續。如果企業資金長期僅靠資助這一單一來源,而不能實現盈利及資金良性運轉。雖然其具有社會屬性,但企業屬性不足或缺失,也肯定不能稱其為社會企業。
縱觀國際,社會企業這兩點屬性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沒有差異。那麼如何判斷一個機構達到上述兩點屬性了呢?或者說,我們如何保證這兩點屬性在機構運作中被一以貫之并可以讓别人清晰地看到呢?
社會企業目前在中國是沒有法律實體或行業标準的,國際上大多數國家也不會有這樣的法律實體,但是會有一些行業标準。因為這些标準是用來保障上述兩點屬性得以執行和體現的,所以我們暫且将這些标準稱為保障性标準。
簡單而言,你可以通過下面三個标準去辨“社會企業”的真僞。
1、對社會企業利潤分紅的比例限制
社會企業分紅比例不超過利潤的35%。蘇格蘭社會企業标準規定分紅不超過利潤的50%等等
英國的《社區利益公司法》規定,社會企業分紅比例不超過利潤的35%。蘇格蘭社會企業标準規定分紅不超過利潤的50%等等,各有不同,這是有原因的。
我們想象一個天平,一端是投入,一端是收入。這兩者之間一定是平衡狀态才是最好的。
現在我們将天平兩端替換為社會性投入和社會性收益。如果注冊了社區利益公司,政府會給你一些支持,比如說低息貸款或者無息貸款,在一些社區類發展項目裡面政府也會優先考慮你,這等同于社會給你的公共性資源即社會性投入。天平一端的公共性資源加重了,那勢必在天平另一端也就是社會性收益,也要有相應的貢獻才能平衡。否則社會提供了公共資源,而收益卻都是自己的,那就打破了平衡,破壞了市場競争。同時資産鎖定的比例也應與社會投入公共資源相匹配,否則也是不公平的。
2、社會企業資産鎖定如果社會企業資産清算,一般都會規定資産鎖定,即社會性資産部分不會歸到個人投資,而是轉到其他社區,或其他類似的機構。3、社會企業的治理結構治理結構中應有相當比例的成員為受益人群。
這一點在格萊珉銀行裡面表現最明顯。格萊珉銀行源起于孟加拉國,創始人穆罕默德.尤努斯,是一家主要針對最貧困家庭中婦女的小額信貸金融機構。他們有十三名理事,其中八人是貧窮的婦女,而且都是文盲。這就是讓企業的服務人群直接參與到理事會裡,用這種治理結構來保證企業的“初心”不變。
那麼社會企業的企業屬性,即“從長遠來看财務是可持續的”這一點保障性标準是如何體現的呢?
一般來說,會有一個市場掙得性收入占總收入的百分比的标準。比如說一般規定不應該低于50%,如果低于這個标準,說明企業資金大量來自于捐贈或者單一資助方,那麼就會認為這樣的機構财務是不可持續的。
當然,鑒于社會企業創業艱難,這個比例肯定會有調整,甚至可能分階段調整。比如在韓國,創業前三年企業都不用考慮這個問題,并且政府還會提供一些支持。但是三年之後就要求企業必須達到一定比例的市場掙得性收入。至于一個社會企業到底需要多長時間實現一定比例的營業收入,這在辦社會企業之初都可以視自身所處客觀環境自行協商和制定。
這些保障性标準怎麼定,定多少,這取決于行業發展水平,以及定标準的人或組織想如何推動社會企業。
比如歐洲是高福利社會,非常重視就業問題,所以他們會特别強調治理結構,就是雇傭受益人群占企業雇員總人數的比例,通過這個标準的設定來引導社會企業的服務方向。
而美國跟歐洲的發展非常不一樣,他是希望鼓勵創新,激發創新,支持創業。所以美國社會企業最開始是沒有什麼保障性标準的,隻要企業用任何新的方式來解決社會問題就都可以算是社會企業。現在随着社會企業越來越多,他們也成立了行業内的自律聯盟。
目前社會企業在中國還沒有行業标準,但并不意味着我們自己彼此之間不可以有這樣的約定;事實上(這樣的約定)在社會企業尚處于摸索階段的中國是非常必要的。我們公益行業内部可以自己摸索、碰撞、嘗試出符合中國社會公益發展的社會企業行業保障性标準。公益領域的支持性機構可以通過制訂保障性标準來引導和彰顯符合自己的公益訴求。然後将标準公開,需要資助的機構也好奔着它去做,去申請。
(原文發布于微信公号 Aha社會創新學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