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農産品創業大全

農産品創業大全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1-17 19:51:48

農産品創業大全?農村電商規模提升,正在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農産品創業大全?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農産品創業大全(我返鄉創業年銷售千萬農産品)1

農産品創業大全

農村電商規模提升,正在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

“我們的團隊,一半都是從城裡返鄉的80後到00後,也有很多在校大學生來公司實習。如果農村有更多做電商的公司,那會有更多的年輕人願意回來。”重慶江津區石蟆鎮的何春梅告訴燃次元。

2021,何春梅在鎮上新建了“聚鄉村農村電商中心”,占地面積2000多平米。公司經營多個電商平台店鋪,将家鄉的橄榄、紅糖、花椒等農産品銷往全國各地,2021年銷售額達到了1360萬元。

近期,拼多多平台聯合央視新聞發起“我們村裡喜事多”公益行動,講述廣袤農村天地“新農人”返鄉創業、帶動農民就業緻富的故事。借助拼多多等電商平台,更多“新農人”返鄉創業、就業,帶火一批網紅品牌,也給縣域經濟帶去活力。

農村電商的發展,為年輕人返鄉就業創造機遇。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離開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到非一線城市、基層就業。

根據中商産業研究院統計,2021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2.05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增速加快2.4個百分點。全國農産品網絡零售額4221億元,同比增長2.8%。

根據5月獵聘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2022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數據報告》(下稱《報告》),應屆生在求職意願上不再紮堆一線城市,長三角、成渝城市群留才成果顯現。其中,上海高校畢業的應屆生在上海本地的求職率最高,為85.86%。杭州、重慶、成都位居第二至第四,為75.38%、72.23%、71.07%,均高于深圳、廣州和北京這三個一線城市。

實際上,2022年的就業形勢,促使年輕人做出改變。

教育部數據顯示,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076萬人,同比增加167萬,規模和增量均創曆史新高,“疫情對就業的影響仍在持續。部分行業和企業生産經營還未恢複到疫情前水平……綜合研判,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

根據《報告》,從應屆生工作首選企業類型來看,央/國企穩坐第一把交椅,占比為 42.32%;其次是互聯網公司,占比為22.26%。從連續三年的應屆生招聘需求行業分布來看,互聯網是持續釋放就業機會最多的行業,不過近三年出現明顯下滑态勢,從2020屆的23.53%下降到2022屆的20.03%。

近一年,在複雜的經濟環境變化中,大型互聯網公司出現縮編現象,互聯網職位供不應求,但年輕人依然偏愛互聯網行業。農村電商興起,正是幫助年輕人留在理想行業,實現個人價值,同時為地方産業發展注入動能。

90後返鄉就業

回家鄉之前,何春梅在重慶一家電商公司,做女裝店鋪,“女裝的類目競争激烈,我們又是小賣家,未來一眼就望到頭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何春梅将老家的橄榄、桂圓上架到店鋪裡銷售,沒想到數據很好。何春梅做了一番市場調研,發現全國橄榄三大産區,除了廣東省、福建省,就是重慶江津區石蟆鎮了。

何春梅說,在城市裡找不到歸屬感,也想回到父母身邊。2016年,她跟丈夫回到家鄉,準備電商創業,“如果做好了,其實也能改變老家整體的狀态。”

何春梅介紹道,退耕還林後,石蟆鎮的橄榄樹覆蓋面積很廣,達7萬多畝。但由于小鎮地勢偏僻,橄榄銷路不通,很多農民并不重視橄榄,任由樹木自生自滅。

這也表明,彼時當地的電商環境較差,基礎設施薄弱。“剛開始很困難,農村裡沒有包材,沒有快遞。包裝隻能去網上買,而鎮上取快遞還要付費。”從去樹林打橄榄,到去30公裡外的地區發貨,都是何春梅和丈夫兩人在做。

一開始,何春梅遇到兩大難題。一是鎮上快遞價格談不下來,快遞運營商覺得他們“騙人”,認為他們一天發不了多少訂單;二是發貨的橄榄總是損壞,每筆訂單都在賠錢。

“跟快遞(運營商)談的時候,我說給一個月時間,我至少給他們1000單。快遞(運營商)說,我們不是第一個賣橄榄的,鎮上其他人也做過,沒做起來。”盡管如此,何春梅沒有輕易放棄,決定堅持下去,“橄榄是有市場的,因為一直都有訂單,隻是我們需要解決損壞的問題。”

一個月後,他們終于發現,原來症結是“打橄榄”,橄榄從十幾米高的樹上“打落”下來,更容易損壞,于是改為采摘方式。“機緣巧合發現的,但就因為這個問題,前期一兩個月我們每天都虧。”何春梅回憶道。

終于,解決了壞果問題後,何春梅的電商生意開始步入正軌。慢慢地,他們有了快遞站點,開始培訓采摘工,跟村鎮合作社合作,并建立起電商小團隊。第一年,何春梅賣了12萬斤橄榄。

2017年,何春梅開始做拼多多店鋪,體量逐漸起來,規模越來越大。如今,何春梅的電商生意不再局限于老家江津區,開始擴大到整片川渝地帶。

2022年,何春梅被共青團中央、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标兵稱号,重慶市僅有9人上榜。

如同何春梅一樣,返鄉創業的一批年輕人,很多已經成為新農人“先鋒”,給家鄉産業帶去變化與發展。

陝西蘋果名揚天下,延安市洛川縣也是通過綠色認證的蘋果基地縣。2012年,來自洛川縣的王琦,從上海的電商公司辭職,決定返鄉創業,回家賣蘋果。

一開始,同樣由于快遞物流等電商基礎設施不完善,王琦在老家洛川的創業并不順利。2014年,他開了一家網店,每日有100單,但有銷量沒利潤,持續虧損,兩年後失敗收場。

後來,王琦選擇在拼多多開店,從采購、運營、發貨,一個人獨自創業,繼續賣洛川蘋果。沒想到隻花了一個月時間,店鋪訂單量就增至日均700單。

2020年,王琦店鋪累計銷售200多萬斤洛川蘋果,銷售額突破600多萬元。幫果農把果子賣出去,王琦表示很有成就感。

互聯網激活農業

2017年,何春梅進駐拼多多平台後,電商規模開始壯大。

“拼多多日活基數很大,在上面開店,單量很大。借助拼多多,我們才把體量做起來,而且開始做多樣化的農産品。”何春梅說道,一開始賣橄榄的時候,“多多果園”的活動,一天就能賣幾千單。

體量起來之後,何春梅的産業鍊也開始改善。與包裝、快遞等供應商合作的時候,增加的體量,也成為議價的籌碼,這幫助公司進一步控制成本。

橄榄這個品類做好之後,何春梅開始挖掘家鄉更多農産品,如古法紅糖、花椒、桂圓等品類,“紅糖是用傳統工藝熬制的,上百年的老湯版,是很值得推廣的特産。而江津也是‘花椒之鄉’,全區花椒種植面積達50萬畝。”

2021年,何春梅的拼多多店鋪“聚鄉村土特産店”,日均訂單量達2000。2022,店鋪裡紅糖、花椒銷量超過了橄榄。

何春梅的電商創業成功,帶動了石蟆鎮産業大步發展。互聯網加持,讓偏僻農村的産業煥發活力。

從橄榄産業來看,現在農民積極種植橄榄樹,每年種植面積都在擴大,苗木的價值也在提高。從種植到采摘再到銷售,村鎮裡都形成了專業隊伍。

“以前橄榄一斤賣幾毛錢,現在收購價都要3元一斤,行情好的時候一斤收購價超過10元。”何春梅介紹道,鎮裡有了很多橄榄示範園,現在還在推行矮化種植,以降低采摘成本。

古法紅糖也成為石蟆鎮的重要産業。以前“老糖房”沒有市場競争力,銷售非常困難,現在連網紅都在帶貨石蟆紅糖。2021年,石蟆鎮的青皮甘蔗種植面積超過5000畝,首次實現了恢複性增長。

“整個紅糖産業鍊都起來了,以前最便宜的時候甘蔗收購價280元/噸,現在基本上穩定在700元/噸左右,漲了兩倍多。”何春梅指出,有了拼多多等電商平台,線上的體量足以支撐紅糖廠的運營,也讓背後更多老百姓願意積極種植甘蔗。

而何春梅也是江津區第一批開始在線上賣花椒的。從去年到今年,拼多多平台上,“聚鄉村土特産店”的保鮮花椒銷量都是排名第一,“我們開拓了花椒的線上市場,當地工廠也開始做拼多多店鋪。以前花椒線上銷量占比隻有幾個點,現在達到20-30%。這也讓價格穩定下來,不像以前在線下銷售,價格波動很大。”

三大産品年銷量超過千萬元的規模,也為石蟆鎮數千民衆創造了就業機會、經濟效益。據不完全統計,何春梅已累計促成500餘名村民就近就業,帶動4000餘農戶增收1000餘萬元。

如今,何春梅的電商團隊約有30多人。其中,除了江津本地的返鄉就業者,還有來自了重慶綦江區、黔江區的年輕人。現在,公司也在組建直播帶貨團隊,在農村裡培訓電商、直播人才。

今年,由于疫情和天氣,何春梅的生意受到影響,最近開始轉型做跨區域的農産品銷售。“我們這個地方剛好位于重慶和四川的交界處,順應‘川渝雙城經濟圈’的政策導向,我們開始整合川渝地區的農産品供應鍊,通過線上渠道賣到全國。”她告訴燃次元。

拼多多發掘新農業

通過社交拼單、農産品零傭金、百億補貼等多種方式,以農産品零售起家的拼多多,正在為新農人、新農業創造規模效應,大力地推動了農村電商的發展,而這也成為推進鄉村振興的一股強大動力。

“我們村裡喜事多”公益行動中,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的“諾鄧火腿”值得關注。此前,諾鄧火腿隻是土特産,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産品單一,沒有形成産業規模。2013年,退伍老兵徐琨斌回鄉創業,成立馬金橋公司,銷售諾鄧火腿。

2016年,随着滬滇合作的加深,諾鄧火腿入駐了上海的雲品中心,随即打出名氣。到2019年,馬金橋公司達到加工銷售諾鄧火腿1.86萬支,産值1600萬元。然而,傳統生産方式不足以支撐起較大産能,和其他火腿相比,諾鄧火腿産量還是較小。

2020年8月,拼多多借助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通過滬滇合作平台,捐贈240萬元,在諾鄧鎮馬金橋村民小組落戶諾鄧火腿“助農車間”。因此,馬金橋公司終于有充足資金購買生産設備,以擴大生産規模、優化生産供應鍊并開發衍生産品。

兩年過去,諾鄧火腿“助農車間”每年可達到量産值6000萬元,帶動周邊人口務工約4000人次。

這幾年來,何春梅也見證了農村電商的發展。她發現,在政策支持之下,農村營商環境一年比一年好。從農産品種子、物流費用到人才培訓、電商中心建設等整個發展過程,當地政府多部門都對其公司給予了政策和資金等方面的支持。

“我覺得做農村電商就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因此在政策扶持上,力度非常大。”何春梅說道。

瞭望智庫2021年11月發布的《2021農村電商發展趨勢報告》指出,農村電商的發展不僅是一場重配農業生産要素的革命,也是鄉村振興背景下實現國家現代化的一個重要曆史機遇。

報告分析,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平台近年來持續深耕農村市場,推動農産品上行主流化發展,并在生産端“最初一公裡”給偏遠地區帶去新思路、新邏輯,助力重塑農産品價值供應鍊。

報告顯示,經過多年持續深入推進,拼多多在農産品上行的實踐與努力成效顯著。每天有數千萬訂單誕生在農村地區,農産品上行每年的新增市場規模超過了千億級别,在中國鄉村助力孵化了海量的就業崗位,助力産業發展。

作為國内最大的農産品上行平台,拼多多還在2021年宣布設立“百億農研”專項,旨在面向農業及鄉村的重大需求,不以商業價值和盈利為目的,緻力于推動農業科技進步,科技普惠。今年,拼多多連續第三年開展“多多農研科技大賽”,聯合國内外頂級院校的農業科研團隊,探索前沿農業科技從實驗室走向田間地頭的創新解決方案。

最近,拼多多聯合央視新聞發起“我們村裡喜事多”公益行動,則通過“媒體 電商”的創新公益行動形式,講述返鄉創業的新農人故事,讓全國民衆了解農村電商的廣闊舞台,是如何讓新農人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帶領農村産業蓬勃發展,讓父老鄉親就業緻富。這也能讓更多年輕人,看到返鄉就業的可能性,激發人才回鄉的理念。

此外,本次公益活動還建設品質農産品專區,推介新農人的特色優質農品,助力返鄉新農人對接國内大市場,實現産銷聯動。在收獲季裡,新農人的産品将更快送到千萬消費者手中。

何春梅隻是拼多多新農人、新農業的一個縮影。根據拼多多發布的《2021新新農人成長報告》,以95後為代表的“新新農人”已經成為推動農産品上行的嶄新力量。截至2021年10月,平台“新新農人”數量已超過12.6萬人,在涉農商家中的占比超過13%。

“如果農村的産業基礎完善起來,有更多像我們這樣的電商公司,有更多匹配的就業崗位,在外上班的人會願意回老家工作,留在老家。”何春梅說,隻要看好農村電商行業,喜歡農村生活,那麼年輕人返鄉就業,也可以有一番作為,“新農人要用理性的方式,去帶動更多鄉親增收緻富。”

本文源自燃次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