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複興号列車從上海站開出。 李忱 圖
十年奔馳不息。
總長超過1.3萬公裡,其中高鐵營業裡程超6500公裡,這是長三角目前的鐵路網規模,為這片密集的城市群蓬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長三角區域呈現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态勢。以全國4%的面積創造約1/4的經濟總量,長三角一體化破壁除障、抽釘拔楔,從全面加速邁向全面深化,需密集完善的高鐵網絡支撐。
與此同時,長三角鐵路不斷延伸,走向更廣闊的格局。2013年9月29日,蘇州至波蘭華沙中歐班列鳴笛啟程,拉開了長三角中歐班列運輸的帷幕。此後,線路從1條到12條、數量從2013年開行首列到2021年突破10000列、品類從服裝鞋帽到液晶屏等高附加值商品……目前,長三角中歐班列已通達24個國家190個城市。
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 許叢軍 圖
共建“軌道上的長三角”
2012年10月16日,合蚌高鐵開通運營,按下了長三角高鐵建設的“快進鍵”。
時隔不到一年,甯杭、杭甬高鐵建成通車,滬甯杭“金三角”1小時交通圈形成,長三角核心區高鐵成網。
2015年12月6日,随着安慶開往南京南D5602次列車緩緩從安慶站駛出,備受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蘇皖境内沿江交通快捷通道——甯安高鐵開通運營,從此,蘇皖沿江地區城市百姓出行更加便捷。
隔山不算遠,隔水不為近。2020年6月28日,從蕪湖跨越長江的商合杭高鐵合肥至湖州段開通運營,豫皖浙三省實現高鐵“無縫銜接”。
2020年7月1日,距長江入海口最近的一條鋼鐵大動脈——滬蘇通鐵路和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同步開通運營。與上海一江之隔的江蘇省南通市,到上海的鐵路不再需要繞道南京,兩地間最短旅行時間壓縮到1小時6分鐘。
2020年12月11日,世界首座高速鐵路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正式建成投用。至此,作為長三角鐵路網重要組成部分的連鎮高鐵全線通車。蘇北等地無縫對接長三角核心區,長三角地區陸域所有地級市全部開通動車組。
一列動車組列車駛過合杭高鐵湖杭段富春江特大橋。 周圍 圖
金秋浙西,天高雲淡。猶如一條巨龍的高鐵列車從太湖之濱的湖州出發,向杭州奔馳而去,标志着合杭高鐵湖杭段開通運營。這項杭州第19屆亞運會重點配套工程通車後,将進一步完善長三角區域高鐵網布局,提升杭州樞紐客站與過江通道能力,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
以速度取勝的高鐵,改變了長三角地區各城市之間的時空距離,20多條高鐵構築起快速客運網絡,成為長三角一體化最強的“黏合劑”。
如今,在長三角地區,高鐵與城際鐵路、市域鐵路、城市軌道“四網合一”的節點布局正有序推進。預計到2025年,長三角鐵路網密度将達到507公裡/萬平方公裡,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基本實現。
打造人民美好生活“新時空”
便捷、快速的高鐵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
8時53分,在江蘇昆山居住的旅客吳斌斌坐上G7313次高鐵列車,19分鐘後抵達上海虹橋站,出站換乘地鐵,到單位時還不到9時40分。她還順道買上早餐,開啟了新一天的工作。
和吳女士有着相似感受的,還有在長三角地區每年選擇高鐵出行的廣大旅客。近年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一市已經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0.5小時至3小時高鐵都市圈。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公司在上海客運樞紐圖定開行動車組超500對,直達長三角地區除舟山外40個地級市和25個省會城市。為滿足上海日通勤、周通勤旅客的乘車需求,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公司在早高峰8時前開行蘇州、昆山、嘉興、杭州至上海的動車組近20對,周末增開上海至無錫、南京、合肥、安慶、六安等地的動車組20多對,助力上海品牌和管理模式全面輸出。
有了高鐵,更多在都市裡生活的人們開啟了工作日在職場打拼、周末享受“山水組合”的全新生活方式。
串聯起包括7個5A級景區在内的杭黃高鐵開通運營以來,何琪峰忙得不亦樂乎。他在距離千島湖站不遠的文昌鎮王家源村開了一家民宿。他說,以前交通是大問題,客人都集中在周末和節假日,杭黃高鐵開通運營後,不少遊客白天在杭州上班,下班後坐高鐵來此休閑。
智慧服務也在溫暖着旅途。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在50個車站投放538台“旅途易購”自動售貨機,在25個車站使用“旅途易購”智能寄存櫃;在滬蘇通鐵路推出30日定期票、20次計次票新型票制産品,以方便上海、蘇州、南通三地商務差旅和通勤旅客出行;在管内所有旅客列車和客運車站推廣實施電子化補票;在65個普速客運站、42個高普混合客運站實施電子客票,在部分普速旅客列車上推出互聯網點餐服務;在高鐵列車上推出“鐵路暢行”掃碼服務,努力讓旅客出行體驗更美好。
目前,從長三角出發的動車組開行一日可達城市,已輻射了東北、華北、華中、華東和華南的全國大部分省區市。坐着高鐵看中國成為長三角旅客享受美好旅行生活的真實寫照。
G7714次列車乘務員在車廂内整理行李架物品。 周圍 圖
勇當區域發展強勁引擎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
放眼全球,長三角面朝太平洋,集裝箱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貨物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甯波舟山港均鑲嵌其中。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強化路港合作,創新服務方式,暢通内陸地區與東部口岸之間的物流通道,共同推動海鐵聯運高質量發展。
甯波舟山港穿山港區俯瞰圖。 梁力 圖
在甯波舟山港港區内設立穿山港站,是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将鐵路伸向大海、構建海鐵聯運大能力集疏運體系的重要舉措。2020年建成啟用後,穿山港區成為鐵路在甯波舟山港辦理海鐵聯運的三大港區之一,也是目前鐵路延伸到港口最大的“千萬級”單體集裝箱碼頭。
發揮“鐵 港 船 企”優勢,助力腹地外貿企業複工達産。目前,在甯波舟山港,海鐵聯運班列按照固定站點、固定時間,每日循環開行,共有錢清、合肥、南昌等19個方向,挑起了當地外貿運輸的大梁。
一列海鐵聯運班列從金華南站出發,駛往甯波舟山港穿山港站。 胡肖飛 圖
長三角地區作為“中國制造”和外向型經濟的代表性區域之一,正積極構建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2013年9月29日,蘇州至波蘭華沙中歐班列鳴笛啟程,拉開了長三角中歐班列運輸的帷幕。
線路從1條到12條、數量從2013年開行首列到2021年突破10000列、品類從服裝鞋帽到液晶屏等高附加值商品……今年1月至9月,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共開行去程中歐班列1994列、同比增長7.8%,開通線路12條,通達24個國家190個城市。在海鐵聯運、中歐班列、散貨入箱等強力帶動下,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集裝箱運輸全面發力,2021年運量占貨運裝車總量的41.1%。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