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德英将拌好的泥料均勻黏貼在模具上
幾場春雪過後,高原和風送暖,河湟山野生機盎然,農人們耕耘着又一年的憧憬與希望。蘇德英拿起一塊松軟的土坷垃細細捏碎,想着手頭還有緊要的活兒去做。他是大通縣良教鄉橋爾溝村的普通莊稼人,祖祖輩輩在土裡刨食。或許是老天眷顧,美麗的娘娘山下盛産豐富的天然紅土,大通煤礦中蘊藏大量優質青泥。兩種神奇的泥土創造出橋爾溝村的遠古“陶醉”。
【同期聲】這些貌似黑不溜秋、臊眉耷眼的壇壇罐罐,卻讓橋爾溝村人引以為傲。據老輩人講,燒制砂罐将近兩百多年了,鼎盛時期幾乎家家戶戶起爐燒罐,産品包括藥罐、砂鍋、火鍋、飯甑、醋壺等盆壇碗罐30餘種。新鮮出爐後立馬馱運到外地貿易,換取各種生産生活用品。如今,随着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大量精美耐用的現代工業品取而代之,潛移默化着人們的審美情趣,市場需求逐年減少,村裡的燒制作坊漸漸熄火停爐,僅存一兩家勉力維持。
【同期聲】 蘇德英的砂罐制作技藝傳自父親,老人故去後,成為家族最後傳人,他不想讓曾經的紅火鼎盛灰飛煙滅,始終堅守祖傳手藝,完整保留着碩果僅存的作坊窯爐。偌大場院裡,堆放着成噸的砂石原料,擺列着各類初具胚型的砂罐半成品。這間依崖鑿建的低矮窯洞昏暗潮濕,大大小小的工具物件,遺留着祖輩的印痕和歲月溫度,保持着陳舊古樸的原始風貌。或許,所有輝煌的誕生,注定出身寒微。
【同期聲】 為完成客戶預訂已久的1000件砂罐,蘇德英在春耕前就未雨綢缪。所有流程嚴格遵循傳統工序,将上好的青泥和煤矸石原料粉碎碾磨,篩取雜質形成細末,按照一比三的比例均勻拌和,并加入一定量的陶瓷廢料粉末,用适量的清水調揉成泥。然後,将拌好的泥料均勻黏貼在模具上,用雙腳驅動砂輪旋轉,用雙手反複捏塑,直至罐坯成型,迅速将上下兩個構件仔細黏合,放置于幹燥的木闆,在戶外陽光中晾曬凝固。之後,抓緊制作和添加罐耳、罐把、罐蓋等附件部分,分寸大小必須拿捏精準,力求嚴絲合縫,渾然一體。最後經過一層白釉的浸染裹體,晾曬若幹天後,即可投爐燒制。
【同期聲】水和土塑造出泥胎雛形,爐窯則是孕育砂罐的子宮和道場,最後的裝爐燒制在淩晨開始。這座磚土結構的長方體爐窯,每爐可裝80到100左右的大小罐坯。他在爐窯底部細細鋪上一層煤屑,将成排的罐坯小心翼翼擺放整齊。最後苫上蓋瓦,點火燒爐。熊熊焰火已無數次見證了偉大的分娩。約莫一個時辰,砂罐已通體燒紅,便用長柄鐵鉗趁熱挾出,放置地上自然冷卻。火的加持,風與陽光的照拂,讓灰頭土臉的砂罐最終脫胎換骨。
【同期聲】蘇德英的手工砂罐采用天然砂石材料,不添加任何危害人體的化工物質,耐高溫酸堿,無沙眼瑕疵,不炸裂變形。罐體厚實,不易腐蝕,保持恒溫,非常适合熬茶、煎藥、煮肉、炖湯。茶味醇香,肉美湯鮮,藥性恒久,有提神消食的保健功效,其他金屬塑膠制品無可替代。因而廣受用戶信賴認可,産品供不應求,甚至遠銷省内外。但制作流程繁複缜密,耗時費力,原料材質與溫度火候要求極高,廢品多成品少,任何環節不可大意。他仔細檢視每一個出爐的砂罐,好像年輕的父親端詳初生的嬰兒,辨認着祖輩相傳的血脈基因。
【同期聲】 橋爾溝砂罐底小、肚大、口窄,有大中小三種基本款型。根據不同用途需求,可燒制出造型多樣、體積不等的各類器具。除了無耳砂罐、雙耳砂鍋和四耳火鍋,還生産一種專供寺廟供佛拜神的宗教器物寶瓶,将五谷、藥材、珠寶、舍利子及神土聖水等吉祥物裝藏其中,經過高僧大德加持開光,擇吉日念經祈福,把美好祝願飄送到蔚藍的青海湖。
【同期聲】 砂罐其貌不揚,顔值不高,卻經濟實用,是幹旱寒冷的河湟地區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民間鄉野至今還有喝罐罐茶的古老習俗,溢滿青海人溫暖的歲月記憶。将倒滿清水的砂罐擱在小火爐上,滾沸後依次放進茯茶、花椒、姜皮、荊芥、紅棗等作料,再加一撮青海特有的青鹽,慢慢炖煮,直到茶湯濃酽,茶香四溢。砂罐熬茶,茶不走味,而且驅寒暖胃,消膩解乏,一斟一飲回味無窮。勞乏一天後躺坐炕頭,呷一口滾燙熱茶,就一牙焜鍋馍馍,四肢百骸乏氣盡散,渾身舒泰,成為莊稼人在艱難歲月裡的奢侈享受。
【同期聲】 傳統的砂罐燒制受限于自然氣候和技術條件。如今,部分工具和程序與時俱進。利用電腦設計配制材料,通過煤料電力增加效能,汽車運輸替代了牛馬馱運,極大節省了人力物力,縮短了生産周期。但大量的手工技藝依然葆有傳統底色,因此被列入青海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錄,蘇德英成為大通砂罐技藝傳承人。面臨現代工業沖擊傾軋,市場空間急劇萎縮,傳統砂罐生存瀕危,他依然在這爿小小作坊裡敝帚自珍,怡然自樂。日複一日塑造着泥土形态,旋轉着日月輪回,将生命和夢想熔為一爐,涅槃出隻屬于橋爾溝村的精神造像。
來源:青海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