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C爸媽
01
最近CC在學輪滑,周末去姥姥家也要帶。
小表弟看到姐姐腳踩風火輪,顫顫巍巍的樣子,更是覺得新鮮,一直跟在姐姐左右。
我們一直提醒,不能離姐姐太近哦。姐姐站不穩,可能會砸到你。
就在CC停下來歇腳的功夫,我們也都停止了護駕,小表弟突然就走上前來、雙手張開準備要推CC一把。
CC本就站不太穩,正調動全身的平衡細胞在與腳底下那雙鞋子較勁。
看小表弟作勢要推,吓得花容失色,大喊“别推我!”
圍觀的我跟C爸也是一驚,下意識的脫口而出:哎呦,别推!
得,就這幾個字。
小表弟哇一聲哭了起來。
那委屈的樣子,好像被推的是他一樣。
還好周圍沒人,不然還以為我們一家三口在欺負小表弟。
哈哈,開玩笑啦!
還好周圍沒人,不然小表弟可能又要挨批評了。
最近小表弟常因此挨批評,因為他似乎總是沒理、犯錯的一方。
或者搶姐姐玩具,或者偏要吃超份額的冰淇淋。
但明明是他犯錯,或者他要求不合理,被制止的時候,他還先哭起來了。就像很多媽媽留言的類似問題:寶寶最近常常做錯事,還不能批評,因為還不等你開口, 他先哭上了!
嗯,跟這個階段的小表弟簡直一毛一樣。
02
這讓我想起2歲時的CC,下樓去公園玩,看上了别人正在玩的秋千,上前就想把人家拽下來,自然被我眼疾手快的制止了,但這一阻止像是捅了馬蜂窩,她不僅沒有停止,反而不依不饒的偏要把人家抓下來,我隻好抱離現場“教育”。
因為處理老油條CC我已相當老練,如今新兵蛋子小表弟,更是手到擒來。而且總的來說,小表弟的性情比CC要溫和多了!
我先一把抱起,因為眼瞅着,他就惱羞成怒的準備真的推一把了。
來,大姨抱抱,先抱抱。沒有教育,沒有批評,隻這樣抱着,還在我懷裡掙紮着偏要再去推姐姐一把呢!
我稍微抱得遠了一些,開始施展戰術:
弟弟是不是吓一跳?覺得很委屈,因為大家不讓你碰姐姐。(共情)
弟弟哭的更厲害,沒搭理我,依然在我懷裡掙紮着偏要再去推姐姐一把!
那跟大姨說說,你為什麼要推姐姐呢?你看她站都站不穩,一碰就倒啦,你想要姐姐摔倒嗎?(共情 引導說出想法)
不摔。
對,我也不想讓姐姐摔倒,那我們不推了好不好?(引導正确做法)
推、推。
為什麼一定要推?
不走、不走。
哦,所以弟弟是看姐姐滑不動了,想要幫忙對嗎?
嗯。
啊,我們弟弟好棒呢,還想着幫助姐姐,不過推姐姐就倒啦,我們站這給姐姐加油好不!(引導正确做法)
好。
明白了原因的我,還是忍不住感歎,幸好沒有武斷的下結論,不然小表弟又要受委屈了。
習慣認知和固定思維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特别可怕,因為我們總是習慣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看問題:
我們認為,那個推人的、搶玩具的、主動發起攻擊的孩子就是在做錯事。
做錯事的孩子就應該被批評。隻有批評他,嚴肅的制止他,他才能停止不當的行為,或者有所悔改。
所以我們下意識的去安慰被傷害的孩子,指責做壞事的孩子。
但結果,他并不會因為你的批評而悔改,反而會因為你的批評和指責更加惱羞成怒,心有不甘。
難道不是他犯錯傷害了别人嗎?難道不是他應該承認錯誤嗎?他為什麼還這麼憤怒?
因為大部分“犯了錯”的孩子,在看到父母第一反應之時,都知道自己錯了或者自己當下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而此時他心裡的戒備的那根弦就繃上了,他全身進入的是備戰狀态。
而如果你的态度正好是反對、指責、責備,那麼孩子就感覺不到自己是安全的,依戀關系也被破壞了,出于自我保護,他的第一反應便是反擊(可能是哭鬧,也可能是訴諸暴力)。
我們常說,想要解決孩子的問題,先解決他的情緒。
隻有孩子在情緒上被接納,心裡上有安全感的時候,才會願意改變自己的行為。
所以,在孩子備戰狀态時,我們隻有通過共情去跟孩子連接,讓他感覺到你的柔軟,知道你不是敵人,他才會願意放下盾牌,跟你和解。
否則他大哭大鬧想要證明的,早已不是是非本身,而是你是否依然愛他。
當孩子之間因為沖突、或者不管是什麼原因的情緒崩潰時,比起判斷對錯更重要的是,讓兩方孩子都有的安全感。
那個做錯事的孩子,同樣需要共情,需要被安慰,而不是一味被指責。
03
另外,關于犯錯這件事,我還想唠叨兩句。
大部分“犯了錯”的孩子,在父母的第一反應之下,都知道自己錯了。但這裡面涉及到兩種錯誤。
一種是大人與孩子達成共識的錯誤。
比如不遵守規定和秩序:搶玩具、打人、插隊,諸如此類。再比如違反與父母的協商:說好了看兩集電視,偏要再看一集,說好了一天一顆糖吃完還要。
這種雙方達成一緻的錯誤,大多數屬于試探底線,不必一味的遷就,該堅持的要堅持,但是态度也不用必須強硬,依然需要共情,你隻平靜的堅持你堅持的,給娃重複規則和約定。如果拒不執行,那就自行承擔相應後果。
就像前面我寫的,CC偏要搶别人正在玩的器械例子:
明白你能體會他的心情之後,大部分的孩子是可以接受規則的,承認錯誤,并且願意改正或道歉的。
另一種是大人單方面以為的錯誤。
比教明顯的是小表弟的例子:小表弟推人,大人以為他是幹壞事,其實他是好心推姐姐往前走,如果這被冤枉了,孩子得多委屈?
類似的還有手部敏感期的打人抓人、物權敏感期的不分享,執拗期的認死理兒。其實都是每個孩子發育都會經曆的必然階段,不能因此貼标簽覺得是孩子錯了。
具體敏感期參考這篇,我就不展開了《誤會寶寶的這些調皮行為,原來都是因為敏感期!》
不太明顯的,是規則或約定不明确,大人憑自己的判斷做決定的。
比如冰淇淋、糖或動畫片。
很多媽媽都說不能吃太多糖(冰淇淋),但什麼是多什麼是少,全憑心情,也不跟孩子說明理由。
心情好(或懶得管時)三、五個也盡情吃;心情不好(有精力管時)隻一個,吃完絕對别再想着第二個!
那如果此時娃一味的要求再吃一個再吃一個,大人眼裡就是錯的,但是孩子不是這麼認為啊,那些都是讓他感到快樂的東西,追求快樂,爸爸媽媽怎麼就不給好臉色的批評教育呢?
更何況,昨天還讓吃3個,今兒就不讓吃了,能不火大嗎?!
所以,一切處理孩子情緒的技巧,出發點都是尊重他、理解他、愛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