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摘錄自《學畫寶典 中國畫技法 雲水》,林之少著,福建美術出版社2008年出版,僅節選部分内容供朋友們借鑒參考,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學畫雲水用紙,以生宣為好,對畫者的筆法以及墨色、水分都有很好的表達。畫筆選用比較柔軟、吸水多的羊毫筆,大、中、小号各若幹支。
一、雲的畫法
主要有勾雲法和留白染雲法兩種。
1.勾雲法
用中鋒以線來表現雲的各種形态,宜于表現有動勢的雲。勾畫時線條要飄逸自如。勾畢可用極淡的墨染雲的根部。↓
步驟一:先勾出山形和雲的位置。↓
步驟二:皴擦出山體結構并襯出白雲。↓
步驟三:用較幹、淡的墨,以中鋒線條,輕快流暢地勾勒煙雲的形态,線條切忌生硬、刻闆。要注意雲的流向,雲塊之間要彼此交融,互相統一。最後上色,山體用淡墨、淡赭石、淡花青渲染,山頭用些許石綠罩染。用極淡赭石染勾雲的線。↓
勾漫出山頭的雲,為突顯其氣勢的生動,要注意雲朵上下之間的呼應和氣勢的連貫。↓
2.留白染雲法
步驟一:勾出山形和雲的位置。↓
步驟二:用墨皴出山的結構并襯出白雲。↓
步驟三:要染出雲的厚度,雲朵上沿較清晰,雲朵下部用淡墨烘染幾次,使之與山石融成一片。↓
留白染雲法↓
雲漫山頭法↓
3.勾、染互用法↓
林間穿雲法:多用以表現清晨或傍晚時分的景象。幾片薄雲橫貫叢林之間,顯得格外幽靜。↓
遠近雲的區分:雲愈遠,愈呈帶狀,愈輕薄,邊緣也更模糊;近雲則可顯朵狀,并有一定厚度。↓
晨、昏時的雲、水都要畫得比較朦胧、幽遠。↓
留白染雲法為寫意山水常用之法,勾雲法則較适合比較工整的山水畫。↓
一幅山水畫中,既有雲煙又有流水,就會使畫面有動感、有生氣。↓
二、水的畫法
水有平水,如江、湖、池等,又有落差之水,如泉、瀑布等。
1.留白法
平水,古人常用留白法,先畫近山、坡、岸,再畫遠山、遠坡,中間空出留白,略加渲染則為水面。↓
留白畫法也可表現寬闊的水面。↓
留白畫水法的漸遠畫法:前面留白位置略大,後面留白位置逐漸變窄,可以把景物逐漸推遠。↓
平灘溪流:用大小、寬窄不同的墨點畫出河灘、碎石,留出的就是平緩的溪流。↓
2.線描法
細波:平緩地用淡墨勾波紋,中鋒用筆,線條要細、柔些。↓
網巾細浪:略有波動,水紋較密,力長而勻,筆軟而活。↓
浪花:水波濺起似花狀,細線勾紋,再用淡墨水染凹處。↓
急流畫法步驟
步驟一:用稍濃墨畫出水中大小石塊,石塊的分布要有聚散。↓
步驟二:調出淡墨,中鋒行筆,靈活地勾出急流的水紋,注意水的形态與動勢。↓
步驟三:在水流的凹部用更淡的墨渲染,并留出亮部的白。幹後,可用花青調赭石染石塊,用淡花青染水。↓
大浪:用濃墨畫出礁石,用淡墨細線勾出浪花、水紋,再以淡墨調少許淡花青渲染浪花、水紋的凹處,以突出大浪的動勢。↓
勾雲、勾水法:雲與水都用勾線來表現,山石也用線勾皴,整體比較協調。↓
三、瀑布畫法
步驟一:用墨點出三大塊的崖石,大體呈“品”字形。注意用筆要上實下虛,墨塊間留白處就是水流的位置。↓
步驟二:在水流處點出碎石。↓
步驟三:以淡墨渲染,畫出水流垂瀉之勢,泉瀑下部再以極淡墨刷染,以顯水氣蒸騰。↓
畫瀑布要注重氣勢,要捕捉住那種奔放、空靈,自上而下勢不可擋的感覺。↓
1.瀑布的安排
兩山之間則安排水流,瀑頂不要設在主峰山頂,位置應略低。要考慮瀑布的水從何而來,畫瀑布貴有源頭。如單層峰巒則一般不畫瀑布,否則成無源之水。↓
2.瀑布的曲折多緻
水的出處(瀑頂)宜彎,瀉下(瀑身)宜直,自上而下不可斷脈,落地處則宜虛。↓
3.瀑布的虛實畫法
山體一邊實畫,另一邊虛畫。↓
山體部分實畫,瀑布部分虛畫。↓
石間藏瀑布。↓
4.瀑布的遮斷法
有時畫面上不宜将瀑布全露,可以隐其一部分,更顯生動。
山石遮斷法↓
雲霧遮斷法↓
5.多疊瀑布
水流的形态,大小寬狹以及流向應随山石結構的走向、起伏而變化。
步驟一:先大體定出山石的位置,注意山石走向的變化。↓
步驟二:用簡略的筆法,畫出兩邊山石的大體結構,當中留白處就是水流,根據山石的走向,确定水流的曲折變化。↓
步驟三:細分水流的曲折與走向,瀑頂要畫得隐藏些、略小些,瀑身逐漸明顯并加大。對山石也進一步刻畫,并添上側面和遠山。↓
步驟四:深入刻畫水流的層次、虛實,用淡墨和極淡的花青水渲染。用赭石調花青染出山石的凹凸結構,更襯托出水的流動氣勢。最後點苔,添上樹木、雲層,加強其氣氛。↓
四、臨摹
要畫好山水畫,除掌握好基本技能外,還要“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生活”。傳統與生活是我們學習的好老師。
臨明 李在畫雲法↓
臨清 石濤勾雲畫法↓
臨現代 陸俨少留雲勾水法↓
臨現代 胡佩衡溪流畫法↓
臨現代 錢松岩瀑布畫法↓
臨現代 傅抱石瀑布畫法↓
注: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