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聯想手機為什麼沒落了

聯想手機為什麼沒落了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7 17:23:45

聯想手機為什麼沒落了(聯想再變陣背後手機業務困境依舊)1

聯想第二次被移出恒生指數,PC面臨跨界競争對手挑戰,手機業務頻繁換将卻困境依舊

聯想又變了。

5月8日,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通過内部信,宣布正式成立全新的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簡稱IDG),聯想原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集團(PCSD)、移動業務集團(MBG)将整合成智能設備業務集團。

此前5月4日,香港恒生指數有限公司宣布,自6月4日起,聯想集團将被從恒生指數50隻成份股中剔除,由石藥集團取而代之。聯想集團對此回應稱,“我們尊重恒生指數的審核結果,但我們特别關注公司的持續轉型,以及為股東帶來可持續的長期回報。我們認為,恒生指數的審核結果,并不會對我們的股票表現産生長期的實質影響。”

這是聯想集團第二次被恒生指數剔除。聯想集團2000年首次進入香港恒生指數,但在六年後被剔除,直到2013年3月重新加入。5月9日,聯想港股收于3.71港元,市值為445.75億港元。自2013年被納入恒指以來,聯想集團股價已累計下跌約57%。

财報報喜,股價卻一路走低

聯想為何被恒生指數剔除?從表面上看是因為股價不振。

進入2018年不久,聯想股價進入下滑通道,從一月末的4.7港元左右一路下滑,5月9日,聯想股價收于3.71港元,下滑了約21%。

奇怪的是,聯想日前發布的2017/2018财年第三季度财報給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集團總營收約130億美元,創下了過去三年來單季新高。同時,第三财季的稅前利潤達到了1.5億美元,同比增48%,這也是聯想最近5個季度以來,首次實現稅前利潤的同比增長。

業績回暖,股價卻為何下跌?

在不少投資者眼中,聯想的兩大主營業務:PC和手機業務都病了,且短期内很難好轉。

聯想2017/2018财年第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個人電腦和智能設備業務的收入同比上升8%至92.50億美元,占整體收入約72%。PC顯然還是聯想最重要的營收支柱。

根據調研機構IDC和Gartner的數據,2017年惠普擊敗聯想奪得了全球PC市場霸主的位置。

IDC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惠普以28.8%的份額蟬聯PC第一,聯想以21.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同時PC市場整體處在下滑中,Gartner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貨量6170萬台,較2017年第一季度下降1.4%。PC市場連續第14個季度出現下滑趨勢。

另一方面,手機業務,根據調研公司Counterpoint的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名,聯想手機銷量4970萬部,全球排名第8,市場份額僅為2%左右。

兩大主要業務的低迷,造成聯想年度财報數據不斷下滑。2014年,聯想集團的營業收入為463億美元,2015年下滑為449億美元,2016年再次下滑至430億美元。2017年全年财報未公布。

收購富士通,重返PC第一有用嗎?

上個月舉辦的聯想2018年誓師大會上,楊元慶提出PC業務重返第一。收購富士通是聯想重返PC市場第一的重要一環。

近日,聯想集團發布公告稱,聯想集團有關向富士通購買FCCL的51%股份事項,買賣協議的所有先決條件均已達成,而買賣FCCL已發行股本總額的51%已于2018年5月2日完成。據相關媒體報道,聯想收購富士通後,二者的市場份額之和将超過惠普,聯想将重回市場第一。

不過,業内有觀點認為PC是一個不斷萎縮的市場,成為這個市場的老大并不能說明太多問題。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告訴記者,聯想此次花錢收購富士通,是在一個逐步萎縮的市場,收購一個做不下去的企業。

此外,除了惠普、戴爾這些PC業務的老對手,聯想在面對新玩家的挑戰。

孫燕飚認為,聯想眼下面臨的是跨界競争的問題,電腦原來在某種意義上是娛樂工具、信息獲取工具,現在其中一部分功能被手機取代。由于筆記本的便攜性,手機系公司在紛紛入局筆記本市場。“Thinkpad現在還有個小紅點,其他方面的創新基本是停滞不前。那些跨界而來的競争對手,華為、小米筆記本,聯想幾乎沒有應對之招。”

華為消費者CEO餘承東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PC依然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由于傳統PC創新緩慢,未能融入智能終端全場景,且因為連年銷售下滑,進而造成了PC市場萎靡假象。手機廠商采用做手機的思路來做PC,移動優先的策略可以更好實現用戶在生活、工作場景下的切換,為手機和PC間的無縫切換提供了可能,這一點在華為、小米推出的筆記本都能有所體現。

華為消費者業務首席運營官萬飚曾向媒體表示,“現在筆記本還是以工具為主。但是當人工智能、大數據,以及手機、穿戴等這些産品的連接和互通,以及人工智能更加懂消費者的時候,就會創造出很多新的空間和領域。”

聯想再次“變陣”背後

5月8日聯想宣布組織調整,新成立的智能設備集團将由聯想集團企業總裁、首席運營官Gianfranco Lanci領導。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将出任中國區智能設備業務集團負責人,向Gianfranco Lanci彙報。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内部信中表示:“我們所處的行業正在經曆重大變革,從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過渡到智能物聯網(智能IoT)的新階段。面向未來,我們要把‘智能設備(智能IoT) 雲’的業務推向新的高度。”

聯想方面稱,不再以單一的硬件設備作為獨立的組織單位,而會在組織單位中打通PC、智能手機和其他智能設備,形成完整開放的智能物聯平台。

根據聯想的規劃,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的設立,将加速技術融合(特别是計算技術和通信技術),讓各類設備變得更加智能和無縫協同。

在不少業内人士看來,聯想應該變,不過變的頻率有點快。尤其在手機業務上,頻頻換帥,卻效果不彰。

據媒體報道,2013年,聯想分拆為Lenovo業務集團和Think業務集團。劉軍同時負責PC和手機。當時在小米為代表互聯網手機開始大行其道時,聯想依舊靠廉價手機和運營商渠道打天下。

2014年,聯想兩大業務集團拆為四大獨立業務集團,即PC業務、移動業務、企業級業務和雲服務業務。劉軍從Lenovo業務集團轉向移動業務,主抓手機、平闆電腦和智能電視。

2015年,聯想集團再次調整為個人電腦業務、企業級業務和移動業務三大集團。劉軍退出聯想管理層,陳旭東接棒。曾給聯想手機帶來一線希望的神奇工場及ZUK品牌夭折。

2016年,聯想又回到四大闆塊:個人電腦與智能設備集團(PCSD)、移動業務集團(MBG)、數據中心業務集團(DCG)、聯想創投集團(LCIG)。聯想方面稱将采用聯想、摩托羅拉雙品牌戰略,摩托羅拉定位全球品牌,覆蓋高端用戶群,主打線下,聯想品牌以中國市場為主,走親民路線,主打線上。

2017年,劉軍回歸,擔任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聯想中國區重組為PCSD和DCG。

在外界看來,聯想集團這些年的折騰表明,領路人缺乏戰略前瞻和運營耐心。

聯想手機會被收購嗎?

近日,有傳聞稱小米很可能會收購曾經的國内第一大的L公司手機部門,外界紛紛猜測小米将收購聯想手機業務。聯想集團副總裁常程在新浪微博上發布消息稱,“關于那些收購傳聞,吃瓜群衆散了吧。六月猛獸出籠,等友商接招。較量才剛開始。”

去年第四季度,聯想移動業務的收入同比下跌5%至20.76億美元,移動業務占本集團整體收入約16%。

聯想在财報中稱,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競争仍然激烈,聯想的智能手機業務正經曆業務轉型的階段,并專注改善其策略,因此其收入和銷量繼續同比下跌。

調研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發布的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名統計顯示,聯想智能手機在2017年的銷量同比下跌了2%,從2016年的5070萬部下跌至2017年的4970萬部,排名全球第8,市場份額僅為2%左右。國内市場的表現更為糟糕,據GFK的數據,聯想手機在國内市場銷量僅為179萬部,市場份額不足1%。

5月7日,新京報記者在天通苑蘇甯易購店内的聯想櫃台看到,櫃台上隻擺了五台摩托羅拉手機模型。華為、OPPO、vivo櫃台都擺放了可供消費者體驗的真機。一位手機銷售員稱,五台摩托羅拉手機全部沒現貨,要買的話隻能等一天從别的地方調貨過來。“主要是沒有專門的銷售人員,生意也不大好,一個月五台的銷售量也很難達到,來買的都是已經專門看好的。”

進入2018年以來,國内手機市場寡頭化格局愈發明顯。QuestMobile公布的2018年一季度中國移動互聯網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3月,蘋果、OPPO、華為、vivo、小米五家頭部玩家市場規模之和為82.3%,其他衆多手機品牌分食剩下不到20%的市場規模。

聯想手機的一個應對是渠道變革。

與成立智能設備業務集團相對應,聯想的線下銷售渠道也在加速轉型。據悉,聯想首家智生活直營店已在金源燕莎店開業2個月,通過對門店的智慧零售升級,在門店樓層、位置、面積沒變的情況下,進店客流提升一倍,轉化率提升1.5倍,銷售額提升2倍以上。

聯想智生活直營店的新品,囊括聯想自有品牌産品、聯想賦能品牌産品和聯想智選産品,覆蓋智能家居、智能穿戴出行、全場景娛樂等領域,未來線上線下商品品類總數将超過1000個。

外界有觀點認為,聯想智慧生活店是在對标小米之家。不過,小米之家産品由小米投資的生态鍊企業生産,小米會參與産品設計、定義,因此小米生态鍊産品之間的風格大緻統一。

相比之下,聯想智慧生活在生态鍊建設上乏善可陳,能否向小米一樣引入優秀的第三方産品,統一産品風格,業界将拭目以待。

新京報記者 馬婧 實習生 楊婷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