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屈老師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泡泡

屈老師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泡泡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6-18 20:35:42

活動設計背景

  一次課間活動中我發現有幾個小女孩在吹泡泡,後面跟了一大群孩子,他們又跑又跳地去追打泡泡,玩得甭提有多高興了。孩子們玩泡泡的情景觸發了我的靈感,既然孩子們這麼喜歡玩泡泡,那我們就來做一個和泡泡有關的遊戲或者活動吧。于是,我結合教材内容和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材,利用本土資源制作吹泡泡用的泡泡水和不同形狀的吹泡器,讓幼兒通過實驗來體驗發現的樂趣,進一步了解科學知識。

活動目标

  1.嘗試用不同形狀的工具吹泡泡,并觀察泡泡的變化情況,培養幼兒探索的興趣。

  2.在實驗過程中體驗發現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用不同形狀的工具吹泡泡,觀察泡泡的變化情況。

活動準備

  1.用鐵絲做成不同形狀的鐵絲框,自制的泡泡水,紙杯若幹個。

  2.兒歌《吹泡泡》。

屈老師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泡泡(屈老師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泡泡)1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互問好。

  2.導入課題。

  師出示泡泡水和吹泡器,請幼兒說說這是用來做什麼的。引起幼兒吹泡泡的興趣。

  二.基礎部分

  (一).出示圓形吹泡器,幼兒觀察吹泡器的形狀,并想象它會吹出什麼形狀的泡泡。(幼兒相互讨論,大膽想象)

  1.指名回答讨論結果。

  2.幼兒動手用準備好的圓形吹泡器吹泡泡,驗證自己的想象。

  3.請幼兒說說自己實驗的結果。(鼓勵幼兒積極發言,并及時表揚)

  4.師小結:圓形的吹泡器會吹出圓形的泡泡。

  (二)認識其他形狀的吹泡器,猜測泡泡形狀

  1,出示正方形吹泡器,指名說出它的形狀。再思考:正方形吹泡器會吹出什麼形狀的泡泡?

  2,依次認識長方形吹泡器和三角形吹泡器。

  3,分别猜測這兩種吹泡器吹出的泡泡是什麼形狀的。

  4,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幼兒分組吹泡泡

  孩子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實驗來驗證一下你剛才的想法呢?(激發幼兒做實驗的興趣)老師給寶貝們準備了很多吹泡器,趕快試一試吧!(師提醒幼兒吹泡泡時不要對着同學吹)

  1, 幼兒自由吹泡泡,在吹泡泡時觀察吹泡器的形狀和泡泡的形狀。

  2, 指名幼兒說說自己用的吹泡器是什麼形狀,吹出的泡泡是什麼形狀的?(屈.老師.教案網出處)和原來的猜想一樣嗎?(每組多找兩個幼兒回答)

  3, 幼兒交換吹泡器,再吹泡泡,觀察泡泡的形狀發生變化沒有。

  4, 再請幼兒說說交換了吹泡器後,吹出的泡泡是什麼形狀的。

  現在實驗已經做完了,寶貝們發現了什麼問題。(幼兒相互交流,說出結論)師及時給幼兒的結論作出評定。

  5, 師小結:不管用什麼形狀的吹泡器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形的。

  (四)遊戲:吹泡泡

  1,介紹遊戲規則和遊戲方法。

  2,請幾名幼兒到場地中間和老師一起示範遊戲。

  3,師與幼兒一起遊戲。

  三,結束部分

  師進行簡單的課堂總結,幼兒學泡泡飛出教室。

  四,延伸活動

  帶領幼兒到戶外用其他工具吹泡泡,觀察泡泡的變化情況。

教學反思

  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特别是中小班的幼兒,他們的年齡小,相對來說自控力也要差些,他們對新鮮有趣的食物最感興趣。本次的活動内容就是通過幼兒玩泡泡而得到啟發的。通過實際講授,認真反思後得出本節課有成功之處也有不足之處,現将本節課的教學反思總結如下:

  我認為幼兒的科學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探究欲望,幫助幼兒學會觀察,比較,分析,推理的方法進行探索活動。本活動是想通過創設探究和實驗操作的環節,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讓幼兒形成新的認知,從中得到結論。活動内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密切相連,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為研究對象。所以,我設計了以不同形狀的吹泡器來吹泡泡為主線的活動,吹泡泡很多幼兒都玩過的,它貼近幼兒的生活,操作也很方便。通過用圓形吹泡器吹泡泡這個環節,為幼兒創設了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從而引起幼兒參與實驗的興趣與探索欲望。

  在活動過程中,我一直遵循這樣的教學思路:幼兒自己參與實驗後,老師再啟發幼兒發現問題,先由幼兒彙報實驗結果,再由老師小結實驗結論,最終達到教學目标。整個活動采用實驗的形式并結合遊戲,幼兒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寓教于樂,寓教于趣,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活動中知識點的安排由易到難,步步深入,這樣幼兒學起也容易。在實驗中引導幼兒大膽想象,鼓勵孩子自主的探索發現,讓孩子自己通過實驗得到相應的結論,而不是将實驗結果直接告訴孩子。此外,本活動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老師為主導的思想。鼓勵幼兒動手操作,感受科學的趣味。但在實驗中,個别幼兒隻顧着吹泡泡,沒有注意吹泡器的形狀和泡泡有無變化,所以當老師問到三角形的吹泡器吹出了什麼形狀的泡泡時,有個别幼兒說是三角形的泡泡。這告訴我們在孩子做實驗時一定要多提醒幼兒,關注每一個幼兒,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本次活動中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要上好一節課,它需要我們老師不停的推敲,不停的揣摩,不停的實驗,然後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發揚優點,改進方法,使自己的業務水平得到提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