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覆蓋湖湘大地,瑞雪兆豐年。(以下圖片均由湖南省氣象局提供)
今年春節的朋友圈,除了滿滿的年味,還被一波又一波的鵝毛大雪刷屏,幾場大雪想必給大多數湖南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為何今年雨雪天氣頻繁“開工”,降雪量與往年相比是否更強?帶着諸多疑問,記者專訪湖南省氣候中心氣候預測首席專家謝益軍。
今年以來的全省平均氣溫的逐日變化
“受頻繁的冷空氣影響,湖南自1月23日以來氣溫确實持續偏低。”謝益軍介紹,據湖南省氣候中心監測,1月23日至2月7日湖南全省平均氣溫為3.6℃,較常年同期偏低2.5℃。
在今年春節假期中,大家可以明顯感受到“全省氣溫偏低,濕冷特征明顯”的氛圍感,期間發生了兩輪低溫雨雪冰凍過程,分别是1月31日淩晨至2月3日白天,2月6日20時開始至今。兩次過程都出現了大範圍的雨夾雪或雪,而且均有暴雪發生。
其中第二次過程強度更強,張家界市區、桑植、保靖、花垣、石門、漢壽、桃源、南縣、赫山、桃江、安化、沅江、嶽陽市區、臨湘、湘陰、汨羅、長沙市區、甯鄉、南嶽19個縣市區出現暴雪,截至2月7日08時,上述12個市州的40個縣市區出現積雪,其中24個縣市區超過5厘米,桃江、臨湘、汨羅超過10厘米,桃江最大雪深達14厘米。
那麼,造成這個冬天多雨雪天氣的直接原因是什麼?謝益軍表示,首先是由于歐亞中高緯度維持穩定的阻塞形勢,這樣的形勢有利于一股股冷空氣緩慢向南滲透并深入。
但光有冷空氣還不夠,還必須有充足的水汽才會形成降雪。因此第二大重要因素就是青藏高原南緣的南支低壓槽異常活躍,将孟加拉灣的充沛水汽不斷向我國輸送,從而建立起了強勢暖濕氣流和冷空氣在整個南方地區上空持續對峙的穩定降水形勢。
下雪不僅僅是溫度低,如果雪量過大導緻路面積雪,南方尤其容易發生冰凍。值得欣慰的是,今年冷空氣的強度還不算“頂流”,而且高空的逆溫層也不明顯,所以沒有造成明顯的災害性冰凍天氣發生。
冰雪覆蓋下的氣象站以及忙碌的工作人員
“除了直接因素,導緻降雪還有一些間接原因,以及當前拉尼娜現象的影響。”謝益軍表示,通常受拉尼娜影響的冬季,我國冷空氣活動會更頻繁而且強度更強,且南方水汽輸送偏弱,具體到湖南應該是湘中以南地區降水偏少。“但今年以來,湖南省全省平均降水量164.1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多達1倍,全省降水均偏多,其中江永、漣源、桃江等16個縣市區累計降水量為1961年以來曆史同期最多,這和拉尼娜的影響是明顯不一緻的,很明顯影響冬季氣候的因素十分複雜。”
根據湖南省氣象台預計,今晚至13日有一次降水天氣過程,湘西北高海拔地區有雨夾雪或純雪,12日湘西雨水相态範圍擴大,以雨夾雪為主。12至13日受冷空氣影響,氣溫下降,降溫降雪天氣還在持續。
來源: 時刻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