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一般什麼情況下才可以做腸鏡

一般什麼情況下才可以做腸鏡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3 05:09:36

一般什麼情況下才可以做腸鏡(腸鏡不是人人都能做)1

一般什麼情況下才可以做腸鏡(腸鏡不是人人都能做)2

一般什麼情況下才可以做腸鏡(腸鏡不是人人都能做)3

4. 大腸息肉和早期癌需在内鏡下摘除或切除治療;

5. 大腸炎症性疾病幫助做鑒别診斷或需要确定病變範圍、病期、嚴重程度、追蹤癌前期病變的變化;

6. 大腸癌術後或息肉摘除後的複查和随訪;

7. 用于研究大腸息肉或炎症性腸病的自然發展史;

8. 不明原因的消瘦、貧血,懷疑消化道腫瘤的可能;

9. 結直腸手術後,需要檢查吻合口情況;

10. 需要行結腸腔内手術、激光治療者,如結腸息肉切除術;

一般什麼情況下才可以做腸鏡(腸鏡不是人人都能做)4

3. 婦女妊娠期,曾做過盆腔手術及患盆腔炎者,應嚴格掌握适應症,慎重進行,婦女月經期一般不宜做檢查;

一般什麼情況下才可以做腸鏡(腸鏡不是人人都能做)5

4. 腹膜炎、腸穿孔、腹腔内廣泛粘連以及各種原因導緻的腸腔狹窄者;

5. 肝硬化腹水、腸系膜炎症、腹部大動脈瘤、腸管高度異常屈曲及癌腫晚期伴有腹腔内廣泛轉移者;

6. 體弱、高齡病例以及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對檢查不能耐受者,檢查時必須慎重。

7. 小兒及精神病患者不宜施行檢查。

腸鏡檢查是如何操作的

做腸鏡檢查的時候,你需要将松解褲帶,屈膝,左側卧位,然後醫生會在你的身上蓋一個單子,也有一次性的檢查褲,這樣隻會露出肛門,遮蓋其他的隐私部位。準備好了之後,醫生會将一根帶有攝像頭的軟管,從肛門進入,通過直腸,結腸,一直到達小腸的末端,腸鏡可以360度觀察整個腸道。

由于人的腸道不是直的,而是彎彎曲曲的,所以,腸鏡通過這些彎曲的時候,可能會有輕微的不适或者疼痛感,需要你保持放松,不要緊張。為了使腸鏡觀察得更加清楚,醫生在做腸鏡的時候,需要往腸道裡面充氣,将結腸撐起來,讓腸粘膜充分地展露。所以,你有可能會覺得腹脹,這都是正常的,不必擔心,腸鏡結束之後,醫生會将氣體盡量地排出體外。

一般什麼情況下才可以做腸鏡(腸鏡不是人人都能做)6

腸鏡完全進入之後,就開始慢慢地退鏡,一邊退鏡子,一邊觀察腸道有沒有病變,例如炎症、息肉、癌症、出血竈等等。如果發現異常的地方,醫生會記錄異常病竈所在的部位,大小、數目等等,腸鏡可以拍照,将病變拍照,上傳到電腦系統。腸鏡還可以去活檢,如果發現一個息肉,要判斷息肉是否癌變,需要取一些組織,送去病理科化驗,需要3~5個工作日,才能出報告,判斷息肉是良性還是惡性。

腸鏡檢查注意事項

1. 腸鏡檢查之前,需要做腸道準備,喝瀉藥。一般是檢查的前一天下午喝瀉藥,按照瀉藥的說明書操作,直至拉出來的大便呈水樣,不含有渣。

一般什麼情況下才可以做腸鏡(腸鏡不是人人都能做)7

2. 常見檢查的前三天,最好吃無渣或者少渣的半流質飲食,少吃蔬菜和水果。如果是做息肉切除手術,不要吃牛奶和乳制品。

3. 檢查的當天早上,可以喝一些糖水,防止低血糖,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更加需要監測血糖。

4. 有服藥史需要告訴醫生,如果長期服用抗凝的藥物,需要停藥至少一周,例如阿司匹林、華法林、波立維等等。

5. 腸鏡檢查屬于有創操作,需要簽署知情同意書,如果做無痛的腸鏡,還需要麻醉簽字,需要有家屬陪同,而且檢查後24小時内不得駕駛機動車輛、進行機械操作和從事高空作業。

6. 腸鏡檢查後,需要觀察半個小時左右,如果沒有明顯的不适,就可以離開醫院。回家就可以正常飲食,或者聽醫生的醫囑。

7. 在檢查結束後不久,就可以出腸鏡結果,如果有病理活檢,需要過幾個工作日,才能出結果。

8. 如果做了息肉切除術,醫生根據您的情況,做出适當的處理,需要禁食幾天,給予靜脈輸液。如果沒有排血便,情況滿意,即可出院。

一般什麼情況下才可以做腸鏡(腸鏡不是人人都能做)8

9. 腸鏡檢查後,有部分氣體積聚于腸道,可能會覺得腹脹不适,一般數小時後消失。如果腹脹明顯,應該告訴醫生或者護士,會做出相應的處理。

10. 如果腸鏡檢查後,出現持續性腹痛或者大便出血,需要及時告知醫生,以免發生意外。

文章來源:普外科曾醫生

相關鍊接:

腸鏡檢查能救命!出現這22種情況必須做腸鏡檢查!

結腸鏡檢查是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的最重要的方法,它将結腸鏡經肛門插入腸腔,可以觀察整個大腸腸腔内有無病變,還可以鉗取小塊病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有助于明确診斷和判斷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而指導治療。

随着内鏡技術的日臻成熟,EMR、ESD技術不斷進步,還可在結腸鏡下切除結直腸息肉、早癌,也可在結腸鏡下止血等。

這22種情況必須行結腸鏡檢查:

1) 有便血、黑便等症狀者,或長期大便潛血試驗陽性;

2) 大便有粘液、膿血者;

3) 大便次數多、不成形,或腹瀉者;

4) 近期出現的排便困難或者大便不規律者;

5) 大便變細變形者;

6) 長期腹痛、腹脹者;

7) 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消瘦者;

8) 不明原因的貧血者;

9) 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塊,需明确診斷者;

10) 不明原因的CEA(癌胚抗原)升高者;

11) 長期的慢性便秘,久治不愈者;

一般什麼情況下才可以做腸鏡(腸鏡不是人人都能做)9

12) 慢性結腸炎,長期服藥,久治不愈者;

13) 懷疑結腸腫瘤,但鋇灌腸X線檢查陰性者;

14) 腹部CT或其它檢查發現腸壁增厚,需要排除結直腸癌者。

15) 下消化道出血,可找到出血病竈,确定出血原因,必要時可鏡下止血。

16) 曾患過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患者。

17) 結直腸癌術後需定期複查腸鏡。結直腸癌術後的患者一般每6個月至1年需要複查一次結腸鏡。如果術前因為結腸梗阻,結腸鏡未能檢查全部的結腸,則手術後3個月時應當行結腸鏡檢查,以明确其它部位有無結腸息肉或結腸癌。

18) 已發現患有結腸息肉,需在結腸鏡下切除者;

19) 結直腸息肉術後需定期複查腸鏡。絨毛狀腺瘤、鋸齒狀腺瘤和高級别上皮瘤變的息肉容易複發和癌變,建議每3-6個月複查一次結腸鏡。其它的息肉建議一般每12個月複查一次結腸鏡。如果複查結腸鏡檢查為陰性,則3年後再複查。

20) 有結直腸癌家族史者要進行結腸鏡普查:如果家族中有一人得了結直腸癌,他的直系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即使沒有任何症狀或不适,也應當體檢做結腸鏡檢查。大量的研究證明:如果有一人得了結直腸癌,他的直系親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得結直腸癌的概率是正常人群的2-3倍。

21) 有結直腸息肉家族史的人群也需要進行結腸鏡普查。

22) 40歲以上的人,尤其是長期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和長期酗酒者,最好常規體檢做一次結腸鏡檢查,以便盡早發現一些無症狀的早期結直腸癌。

一般什麼情況下才可以做腸鏡(腸鏡不是人人都能做)10

特别提示!

1. 便血≠痔瘡!痔瘡的發病率很高,而便血又是痔瘡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所以很多人認為便血都是痔瘡引起的。這種觀點是極其錯誤的,因為很多其它的疾病也可引起便血,如結腸癌、直腸癌、肛裂、直腸血管瘤等。

2. 便血是結直腸癌最主要的臨床表現。同時便血也是痔瘡、肛裂、腸炎等數十種肛腸疾病的常見症狀,因而單純的根據便血無法明确真正的病因。反複出現便血、黑便時,應及時到正規醫院行結腸鏡檢查,以免延誤診斷。

3. 痔瘡不會引起直腸癌,但是痔瘡可以同時伴發直腸癌。痔瘡是一種良性疾病,是不會演變成直腸癌的,但是得了痔瘡的患者同時也可以得直腸癌。應當高度引起重視。

4. 痔瘡患者便血久治不愈應高度懷疑直腸癌。痔瘡和直腸癌的主要症狀都是便血,有一些患者因為有痔瘡病史,所以,隻要一有便血就認為是痔瘡出血。直腸癌引起的便血使用痔瘡栓治療後便血也會有所好轉,但是一段時間後又會出現便血,反複發作,久治不愈。此時,應盡快到正規醫院就診,行直腸指診和結腸鏡檢查,以便排除結直腸癌的可能性。

文章來源:胃腸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