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靜緻遠之樸素無華,真實智慧之虛懷若谷,真實力量之溫和蘊藉。
經常在别人家的客廳或者書房内懸挂着甯靜緻遠書法,也沒有深究甯靜緻遠到底是什麼含義,隻是感覺是不要煩躁、心胸開闊的意思。
昨日和朋友談起這個,回來查了一下資料,才知道了“甯靜緻遠,淡泊明志”出自諸葛亮的《誡子篇》:“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甯靜無以緻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慆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将複何及”!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王國強書法《甯靜緻遠》作品選自:聚藝上品
這是諸葛亮告誡他兒子如何作學問的一封信裡說的,這一篇《誡子書》,也充分表達了他的儒家思想的修養。所以後人講養性修身的道理,老實說都沒有跳出諸葛亮的手掌心。
他教兒子以“靜”來做學問,以“儉”修身,儉不是節省用錢;自己的身體、精神也要保養,簡單明了,一切幹淨利落,就是這個“儉”字。
“非淡泊無以明志”,就是養德方面;
“非甯靜無以緻遠”,就是修身治學方面;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是求學的道理;心境要甯靜才能求學,才能要靠學問培養出來,有天才而沒有學問、修養也是不行的。我們在孔子思想裡也說過的,“學而不思,思而不學”的論點,和“才須學也”的道理是一樣的。
“非學無以廣才”,縱然是天才,如沒有學問,也不是偉大的天才。所以有天才,還要有廣博的學問。學問哪裡來的?求學來的,
“非靜無以成學”。連貫的層次,連續性的對仗句子。
“慆慢則不能研精”,“慆慢”也就是 “驕傲”的這個“驕”字。講到這個“驕”字很有意思,我們中國人的修養,力戒驕傲,一點不敢驕傲。而且驕傲兩個字是分開用的:沒有内容而自以為了不起是驕,有内容而看不起人為傲,後來連起來使用為驕傲。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王國強書法《誡子書》作品選自:聚藝上品
而中國文化的修養,不管有多大的學問、多大權威,一驕傲就失敗。孔子在『論語』中提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餘不足觀也已。”一個人即使有周公的才學,有周公的成就,假使他犯了驕傲和很吝啬不愛人的毛病,這個人就免談了。
看諸葛亮的《誡子書》,同他作人的風格一樣,什麼東西都簡單明了。這道理用于為政,就是孔子所說的“簡”;用以持身,就是本文所說的“儉”。但是文學的修養,隻是一種附庸,這是作學問要特别注意的。
現在是一個信息過剩的時代,也是一個煩躁的時代,是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能夠安靜下來,看一本書、聽一首歌、寫一行詩、似乎也是一種奢侈。其實,隻要甯靜、淡泊,随時調整自己的心态,就會活得充實、輕松。
簡單點說,就是做一些事情的時候,靜下心來才能更深更細更遠的審視問題,隻要能靜下心來做某事,就能走得更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