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煙波浩渺,水域遼闊。要在水體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裡的鄱陽湖中尋找僅1毫米大小的透明魚卵,這是一項怎樣艱巨的工程?
近日,九江市農業科學院與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産研究所聯合申報的科研項目——“鄱陽湖刀鲚重要栖息地識别與保護應用”順利通過專家組評審。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領銜的專家組給出了91.8分的高分,認為該成果技術水平總體達到國内領先水平。
該項目最大的突破是識别了鄱陽湖刀鲚産卵場,發現鄱陽湖刀鲚資源正在快速恢複,表明全面禁捕和刀鲚栖息地保護政策已顯成效。
該項目中研究的刀鲚,學名長颌鲚,是長江中的旗艦物種,因身形細長,俗稱刀魚。刀魚一直有着“長江三鮮”之首的美譽,但是,進入本世紀,刀魚分布範圍急劇萎縮,其價格逐年攀升,曾創下單條5.9萬元的天價。
5月31日,項目組成員對捕撈回來的樣本進行數據收集。江西日報記者 田野攝
5月31日,九江市農業科學院對生活在鄱陽湖中的刀魚進行調查。江西日報記者 田野攝
從“濟濟一堂”到“一脈單傳”
刀魚生個娃真難
蘇轼詩雲:“溶溶晴港漾春晖,蘆筍生時柳絮飛。還有江南風物否,桃花流水鮆魚肥。”刀魚被譽為“長江第一鮮”,自古以來,刀魚被很多“吃貨”惦記。明朝李漁說:“食鲥報鲟鳇有厭時,鲚(刀魚)則愈甘,至果腹而不釋手。”清代《調鼎集》也稱刀魚為“春馔中高品”。
刀魚曾經是餐桌上的家常菜。據統計,1973年長江刀魚總捕撈量高達4000多噸。但是随着長江流域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在江湖阻隔、過度捕撈、生境退化等多重因素影響下,長江刀魚分布範圍大幅萎縮,捕撈量急劇下降,20世紀90年代,年均産量為800多噸,2003年跌到了不足30噸。“蘆葦齊腰高,刀魚用擔挑”這句古老的漁諺,已經成為記憶。
刀魚是一種溯河洄遊性魚類。每年春季,親魚自海區分批進入河口沿長江上溯至平緩的河流或者湖泊産卵,幼魚育肥至秋後或翌年入海。“刀魚要經曆長距離洄遊,所以刀魚是否能夠到達預定位置并成功産卵,可以反映江海之間的連通性,更是作為長江生态系統的旗艦物種,反應長江生态系統的健康狀況。”九江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王建民說。遺憾的是,除了産量急劇下降之外,刀魚的保育場也因為各種開發受到大幅破壞,導緻刀魚早期個體大量損失,資源量得不到有效補充。
從3000平方公裡到1毫米
大海撈針尋找刀魚産房
為了保護長江刀魚,2002年2月起,我國對長江刀魚實行專項管理;2003年,長江開始實施禁漁期制度,并在2015年進行了調整和完善,但依然沒有扭轉刀魚資源持續衰退的局面。2018年9月,國辦印發《關于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明确率先在水生生物保護區實現全面禁捕,2018年12月29日,農業農村部發布《關于調整長江流域專項捕撈管理制度的通告》,從2019年2月1日開始全面禁捕長江刀魚。2018年,九江市農業科學院對生活在鄱陽湖中的刀魚開始了系統全面的調查,為開展刀魚自然種群的針對性保護提供科學支撐。該課題主持人九江市農業科學院高級水産師高小平告訴記者,鄱陽湖是長江流域最大的通江湖泊,也是曆史上刀魚重要的産卵場,鄱陽湖刀魚的栖息、繁殖對整個長江流域水生生态發揮着重要補充作用。采集到魚卵,是找到刀魚産卵場的直接證據。刀魚的魚卵顔色近透明,且僅大小1毫米左右,而鄱陽湖水體面積在豐水期超過3000平方公裡,尋找這樣一粒透明魚卵,無異于大海撈針。
2019年開始,項目組申請特許捕撈後,沿鄱陽湖湖口縣、九江市濂溪區、廬山市、都昌縣、永修縣、餘幹縣及重要支流贛江、修河、信江、饒河等鄱陽湖全水域網格狀設置了136個采樣點,開展針對性調查工作。以刀魚繁殖高峰期為重點,通過主動捕撈,解剖觀察樣本性腺,了解鄱陽湖刀魚的分布情況,分析刀魚種群結構及時空分布特征,推測其可能存在的産卵場位置,同時進行水質和地形環境調查。“項目組成員一年有200多天都在船上,在各個水域進行調查,風雨無阻。”九江市農業科學院水産師許群告訴記者,捕撈回來的樣本需要在實驗室進行測量、登記、解剖、分析、比對。4年來,項目組收集了數以萬計的數據。
通過逐漸縮小範圍,确定重點區域,2021年,項目組在各處水域采集仔魚1.84萬尾、卵131粒,依據形态鑒定疑似刀魚仔魚約1900尾、卵56粒。通過随機選取9粒卵進行分子鑒定,确認為刀魚魚卵。
曆時4年,長江刀魚在鄱陽湖的産房位置終于确定了。
從毫無頭緒到有的放矢
種群恢複指日可待
今年4月,“鄱陽湖刀鲚重要栖息地識别與保護應用”項目提交了初步成果。該研究結合多種分析方法,采取現代科技,共識别出5處産卵場、8處索餌場,掌握了刀鲚的洄遊通道和規律。這是近40年來首次對鄱陽湖刀鲚進行系統全面的調查,調查結果同時體現出長江“十年禁漁”帶來的魚類資源快速恢複所取得的成效。與2018年相比,2020-2021年刀鲚平均單船捕撈量增幅最高達到916%。
4月21日,項目評價專家組認為該成果技術水平總體達到國内領先水平,曹文宣院士在項目綜合評分與評價結論中指出,該成果的應用将提升刀鲚資源保護工作的技術水平,對資源保護及可持續利用具有重要意義。高小平告訴記者,依托研究成果提出的長效保護方法,可以有效保障鄱陽湖刀鲚繁殖群體的生殖、繁衍和育幼活動,對長江流域刀鲚資源會起到巨大的補充作用。
我們相信,刀魚有了鄱陽湖這個安甯溫暖的家,長江流域刀鲚資源量有望恢複。我們也期待,宋代陸遊筆下“柳色初深燕子回,猩紅千點海棠開。鮆魚莼菜随宜具,也是花前一醉來”的場景,早日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王蘊蓉 江西日報記者 張雪 田野
來源:中國江西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