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第九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閑避暑旅遊月”在“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啟幕。 李庭耀 攝
7月19日,第九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閑避暑旅遊月”在“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啟幕。 李庭耀 攝
中新網晉中7月19日電 (李庭耀)7月19日,第九屆中國·和順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暨“全民休閑避暑旅遊月”在“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山西省晉中市和順縣啟幕。作為全國重點産煤縣之一,和順正挖掘傳統文化資源,發展以文化旅遊業為主的第三産業,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
和順滋養孕育了“牛郎織女”愛情神話傳說,當地牛郎峪村和南天池村至今還留存着牛郎廟、織女廟、南天門、喜鵲山等與“牛郎織女”故事相關的遺迹。2006年,和順縣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2008年,和順縣“牛郎織女傳說”被國務院正式公布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009年,和順縣被山西省文化廳命名為“山西省首批民族傳統節日(七夕節)示範保護地”。
和順自然風光。 任帥 攝
“這裡夏天無蚊蟲叮咬,晚上睡覺不用開空調,還得蓋上棉被子,是絕佳的避暑勝地。”和順縣委常委、宣傳部長袁瑞軍介紹,和順境内峰巒疊嶂,森林茂密,植被覆蓋率在30%以上,是天然的氧吧,養育了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被稱為“華北”的後花園。
依托豐富的生态資源、優良的避暑條件和深厚的傳統文化,和順縣近年來打造了雲龍山、麻衣山、南山、合山、首陽山,牛郎織女鵲橋文化園、天凱莊園,太行山斷裂帶等有較強吸引力和影響力的“五山兩園一帶”文化消夏避暑旅遊目的地,形成了區域文化特色。
和順境内峰巒疊嶂,森林茂密,植被覆蓋率在30%以上,是天然的氧吧,養育了種類繁多的野生動植物,被稱為“華北”的後花園。 任帥 攝
袁瑞軍表示,和順縣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全縣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城鄉面貌大為改觀,脫貧攻堅再戰再勝,産業結構日趨優化,社會事業不斷進步,文旅融合步伐加快。
此次牛郎織女愛情文化節包括許村國際藝術節、太行山森林旅遊健身步道徒步大賽、七夕文化古詩詞大賽、七巧繡娘大賽、愛在七夕·中國情歌會、“飛瞰中國”——全國媒體無人機航拍大師和順邀請賽等18項内容,從7月19日持續到8月7日。
其中,愛在七夕·中國情歌會将邀請來自全國10餘個省市的民歌愛好者同台獻歌七夕;“飛瞰中國”——全國媒體無人機航拍大師和順邀請賽将邀請國内主流媒體走進和順,屆時國内航拍領域知名專家、一流航拍飛手将齊聚和順。(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