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23:53:52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1

  靈岩寺,位于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萬德鎮境内,地處泰山西北,現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産泰山的重要組成部分。

靈岩寺始建于東晉,距今有1600年的曆史,于北魏孝明帝正興元年開始重建,至唐代達到鼎盛,有辟支塔、千佛殿等景觀。靈岩寺佛教底蘊豐厚,自唐代起就與南京栖霞寺、浙江天台國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并稱天下“四大名刹”。

唐玄奘曾住在寺内翻譯經文,唐高宗以來的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也多到寺内參拜。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2

寺門前留個影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3

  大靈岩寺碑,矗立在寺院門前,上書“大靈岩寺”,為元至正三年(1343年)按察使文書讷(西夏人)手書。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4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5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6

  天王殿,金剛殿後是天王殿,建于明代。殿内存有唐至清的曆代碑刻,系從各地遷移而來的,記載着靈岩的曆史沿革和影響。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7

  鐘鼓樓,位于寺前院内,東為鐘樓,西為鼓樓,均為明代建築。鼓已不存,明代銅鐘尚存,用銅5000餘斤鑄造而成。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8

(大雄寶殿正在裝修)

大雄寶殿,位于鐘鼓樓北,原名獻殿,宋崇甯、大觀年間(1102年-1110年) 由住持僧仁欽建造。原為禮拜五花殿的前堂,是寺僧誦經禮佛的地方。明代封德王朱見嶙于正德年間(1506年-1521年) 捐資塑三大士像于其内,更名為大雄寶殿。現存大殿是清朝中葉所建。 大雄寶殿共7間,前為外廊式卷棚頂,後是硬山頂,建造精巧,勾角玲珑。殿前古柏參天,銀杏合圍,雄偉壯觀。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愛新覺羅·弘曆帝為殿題寫“卓錫名藍”匾額及“奇松爾日猶回向,詭石何心忽點頭”楹聯。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9

菩薩像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10

  五花殿,又名五花閣,位于大雄寶殿北,建于宋代,瓊環禅師所建,為全石結構。殿頂毀于火災,現存石柱及複蓮柱礎,是宋代遺物。殿西側有一株千年古柏,名摩頂松。

據記載,此樹3丈高,5抱粗。相傳,唐僧取經前曾來靈岩寺,手摩松曰:“吾西去求佛,教汝枝西長,歸時東向,使吾門弟子知之。”數年後,西指的樹枝忽然東指,寺僧見之曰:“吾師回矣。”摩頂松就是由這個故事而得名的。

柏樹稱松則因“柏”與“悲”同意,古人忌諱“悲’字,故将“柏”稱“松”。此樹形酷似如意,後人在此樹旁植柿子樹,取百(柏)事(柿)如意之意,左右柿樹果實大小不一,取大小(柿)事都如意之意。

摩頂松護以石欄,台基東西有“珠樹蓮台”、“名山勝水”二石刻,為明代嘉靖年間巡按史張鵬所書。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11

  供奉菩薩像的殿,因香火太旺,被火燒毀了好幾次,幾經重修,還是留下這遺迹。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12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13

  千佛殿因殿内供置衆多佛像得名。此殿始建于唐貞觀年間,(627一649年),宋嘉佑和明嘉靖、萬曆年間重修,現存木結構為明代建築。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14

  大畫家劉海粟寫的“靈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靈活現。”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15

  1912年,清末學者梁啟超來此遊覽,贊譽千佛殿泥塑羅漢像為“海内第一名塑”,并親筆寫下了碑碣。1987年,賀敬之來靈岩參觀千佛殿後寫下了“傳神何妨真畫神,神來之筆為寫人。靈岩四十羅漢像,個個喚起可談心”的詩句。藝術大師劉海粟來靈岩觀後,揮筆寫下“靈岩泥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贊語。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16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17

  佛祖釋迦牟尼像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18

  千佛殿最受廣大遊客和專家們稱道的是四十尊彩色泥塑羅漢像,其中有三十二尊塑于宋治平三年(1066年),八尊補塑于明萬曆年間(1573一1620年)。這些塑像皆坐于80公分高的磚砌束腰座上,羅漢像頂距座面高度在105至110公分之間。古代藝術家們在塑造這些羅漢像時,打破傳統的佛教造像模式,側重于寫實,具有濃郁的世俗氣息和現實生活情趣,以形寫神,以神表情,以情現心,重在體現每尊羅漢的個性與特點,重在刻畫出羅漢的内心世界,使之真實、生動,更接近于生活。觀其形态,或端恭、或柱杖、或合掌、或趺坐,或口講手指、或側耳細聽,無不準确生動。察其神情,有的勇猛、愠怒,有的和善、老成,有的據理力争,有的閉眸沉思,有的笑容可掬,有的俯首低吟,有的縱目遠眺,無不細緻入微。看其氣質,有的清姿秀骨,有的寒伧潦倒,有的雍容華貴,無不形象傳神,可謂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動。此外,人體與衣飾的關系處理也非常得當,線條的曲直、虛實與起伏,動作瞬間的衣褶變化,織物的質感,都表現的準确而生動,節奏感極強。一位醫學界人士說,透過羅漢的袈裟,能看出古人對人體解剖學的準确把握。另外,1982年維修時還發現,這些彩塑羅漢還像人體一樣有腹腔,腹腔内有用絲綢做的五髒六腑,此外還有五铢錢、開元通寶和宋代前三朝的銅币及宋代銅鏡、墨書題記等文物。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19

  靈岩寺始建人朗公像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20

  遠處高山右邊一位僧人拄着拐杖正爬山,很形象。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21

  長在牆上的龍頭鳳尾樹,很形象。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22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23

  禦書閣,位于辟支塔東,是一座飛檐麗瓦的兩層古建築,為唐慧崇和尚創建,“禦書閣”三字原是宋僧仁欽所書,明代又重新仿制的。唐宋時,閣内原藏有唐太宗、宋真宗、宋仁宗等皇帝的禦書。金代毀于兵火,唯閣幸存。明代重修,在裡面塑了菩薩像, 後又改塑玉皇像。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24

  被泥石流掩埋的殿宇,這是遺址。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25

  辟支塔,位于千佛殿西側,是靈岩寺的主要标志,建于唐天寶十二年(753年) ,宋淳化五年 (994年) 重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曆史。“辟支”之意出于佛教,梵語叫“辟支迦佛陀”,簡稱“辟支佛”,辟支塔即佛塔。塔高54米,底周長48米,是八角九層樓閣式磚砌建築。各層高度與塔徑自下而上逐漸遞減,收分得體,挺拔雄偉。塔内底層有塔心柱,至第4層内設登塔階梯,第5層起為實砌塔體,登塔時須沿塔檐平座繞轉而上。 塔頂置鐵蓮刹,由複體、相托、圓光、仰月、寶珠組成,各有8根鐵鍊分别由9層塔上各角的8尊金剛拽引加固。宋代大文學家曾鞏曾贊道:“法定禅房臨峭谷,辟支靈塔冠層巒。”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26

  長在牆上的樹,很像“一帆風順”。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27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28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29

  近看辟支塔底部還有被泥石流埋的痕迹。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30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31

  慧崇塔高踞于墓塔林之首,單層重檐,是唐天寶年間(742年-756年) 為高僧慧崇所建的墓塔。塔高5.3米,每面寬3.74米,南面辟半圓形拱門,券額雕獸頭、武士像,内為方形室。塔頂為疊澀砌築,上置露盤、仰蓮、寶珠組成的塔刹,東西均系飾門,雕有樂伎、舞伎、飛天等精美浮雕,保留着六朝、隋代的一些風格,是研究中國古代繪畫雕刻藝術的珍貴資料。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32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33

  經導遊介紹,慧崇塔東側雕刻的是一個人推門進去,代表人生的開始。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34

  慧崇塔的西側雕刻的是一個人推門而出,代表人生結束,去那極樂世界。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35

  墓塔林,位于靈岩寺西, 為靈岩寺曆代高僧墓地,存有自唐到清各代墓塔167座,墓志銘石碑81塊。墓塔多為石塔,始建年代不一,造型各異。塔底部浮雕底座,上有相輪、寶蓋、圓光、仰月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和尚邵元于元至正元年 (1341年) 為靈岩寺第29代住持息庵禅師撰寫的《息庵禅師道行碑》碑文。碑高1.63米,寬0.74米。碑文記載着中日兩國人民的友誼,是兩國人民自古友好交往的珍貴實物資料。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36

  塔是埋主持或方丈圓寂的地方,塔的高度與當時寺裡香火旺盛有關,香火旺塔就建的高,反之就矮些。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37

  這是朗公的塔,應該就是我們臨沂市蘭陵縣“朗公寺”的那位高僧。

據記載:朗公寺始建于東晉成帝鹹康五年(公元339年),因朗姓高僧所創而得名,曆經南北朝,隋、唐、元為鼎盛時期,為古琅琊郡寺院之首,被稱為齊魯四大名寺之一,曾與萬德靈岩寺和杭州靈隐寺相齊名。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38

  魯班洞就是最早的出入靈岩寺的山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拱形山門洞。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39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40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41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42

  重建的唐僧“地藏經”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43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44

  袈裟泉位于轉輪藏遺址東側崖壁下,名列金《名泉碑》。因泉旁立一形似袈裟的鑄鐵塊而得名。泉源旺盛,泉水四季不斷,為寺院主要飲用水。該處危崖峭立,袈裟伴泉,池魚戲遊,曲廊環繞,别有情趣。袈裟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45

長在岩石裡奇形怪狀的樹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46

  駐足靈岩勝景,你會看到,這裡群山環抱、岩幽壁峭;柏檀疊秀、泉甘茶香;古迹荟萃、佛音袅繞。這裡不僅有高聳入雲的辟支塔,傳說奇特的鐵袈裟;亦有隋唐時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羅漢像。故明代文學家王世貞有“靈岩是泰山背最幽絕處,遊泰山不至靈岩不成遊也”之說。

濟南長清靈岩寺乃古代四大名寺之首,值得一看。

(高鵬程 2019.11.16)

濟南市靈岩寺簡介(濟南靈岩寺與臨沂朗公寺創建人都姓朗)47

『作者簡介』

高鵬程,男,1966年出生,臨沂高新區湖西崖東社區人,中國民主促進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臨沂師範學校畢業,現為臨沂河北小學書法教師,原臨沂市象棋協會副主席、臨沂高新區書協副主席。著有《舒同書法(楷)技法精解》、《舒同書法(行)技法精解》等。愛好廣泛,喜歡文學,尤其擅寫舒同體書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