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小說家、散文家、戲劇家,出生于江蘇高郵城鎮的一個舊式地主家庭。他博學多識,情趣廣泛,愛好書畫,樂談醫道,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鑽研。他不如魯迅那般為民族覺醒而發聲,不如沈從文的文字秀麗溫婉,不如老舍的作品那般反映民生艱苦,但他純粹,他的作品不為任何人發聲,隻寫自己想到的,自己看到的,記錄最真實的社會。
喜歡畫畫,經常以畫記事。汪曾祺的繪畫題材的選擇上呈現出濃郁的生活氣息。白菜、蘿蔔、大蔥、大蒜等不人時人之目的瓜菜皆可人畫。這些、尋常之物經常成為他的創作對象,并在他的畫筆下顯現詩意,具有了審美價值。他的繪畫作品筆墨丹青間大都隐着真性情。其畫水仙,蒼潤多姿,柔中韻剛。其畫荷花,墨氣淋漓、俯仰生姿。花卉作品,有臨風自得的恬淡,也有活潑自然的熱烈,在抒情寫意間,借所畫之物表達了胸中的某種意趣、某種激情,使人感到他率性而為,自由自在的本性。
語言魅力,善于從人民群衆的口頭語言中學習文學表達的方式。不但刻意從人民群衆的口頭吸取營養,還留心街頭的各種文字,能從引車賣漿者流的各種啟事、告白中感受到口語的芬芳。他的作品分開來讀,句子平淡無味,湊在一起來讀, 便充滿韻味。他平淡的筆調不意味無趣無味,恰恰相反,他的人生态度和審美情趣都在這内斂沉穩的筆法中彰顯了出來,體現了個性的魅力,獨特的風格。在汪曾祺的散文中漫遊,感受到的是如水一般溫柔、細膩的情感,這股溫泉漸漸流入的心田,帶着它的溫存、安靜,然後讀者會嘗到這份情感帶有淡淡的鄉愁,還有些許京味的懷念。
走遍大江南北,唯偏愛美食。吃完後還喜好品鑒對比,将其名稱、做工、口味字裡行間描述得精細。美食家的嘴,自然是挑剔的。北京是汪曾祺後半生定居的地方,也是他一生停留時間最長的城市。所以對北京的食物,汪老也有着更“複雜”的情感。汪曾祺不僅會吃,在做吃上也頗有自己的講究——想象力,愛琢磨,如蘇東坡所說“忽出新意”;要多實踐,學做一樣菜總得失敗幾次,方能得其要領;而作為汪老的“閑書”,食譜也是需要翻翻的。
喜歡生活氣,買菜做飯,觀賞花草,這些日常小事被他品出“詩意”。他說:“到了一個新地方,有人愛逛百貨公司,有人愛逛書店,我甯可去逛逛菜市場。看看生雞活鴨、新鮮水靈的瓜菜、彤紅的辣椒,熱熱鬧鬧,挨挨擠擠,讓人感到一種生之樂趣。”
我個人真的很喜歡他的作品,看過他的《家人閑坐,燈火可親》,讀之前讓人期待;讀之時讓人放松;讀之後總讓人回味;所以想把這個作家推薦給大家,如果你正在猶豫要讀哪個作家的書,正在考慮讀哪本書,強烈推薦這個作家的書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