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每天吃多少克鹽最合适呢

每天吃多少克鹽最合适呢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9 13:34:56

雲無心:美國生物與食品工程專業博士,科普作家,著有《吃的真相》等系列作品。

每天吃多少克鹽最合适呢(吃多少鹽才合适)1

鹹是一切味道的基礎,但它不僅僅是一種味道。生命活動的進行是由體内一個個物質傳輸與生化反應組成的,适宜的電解質濃度,是它們正常進行生命活動的基礎。而維持“電解質平衡”的,主要是鈉離子。

人類以及許多動物都能感知鹹味——這種對于電解質的需求,或許就演繹成了對“鹹味”的需求。食物太“淡”,人就可能會出現無力、暈眩症狀,甚至昏迷、死亡。

而鹽對于人體健康,是“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

人類到底如何感知鹹味,現代生理學還沒有完全搞清楚。大體而言,鹽在水中解離出鈉離子,鈉離子通過特定的“鈉離子通道”,激發相應的神經信号,傳遞到大腦而被解析成鹹味。不管是離子通道還是神經感知,歸根結底都跟遺傳因素密切相關,也就造成了人們對鹹味的敏感度差别很大。在現實生活中,有的人“口重”,有的人喜歡“清淡”,生物學機理也就在于此。

“口重”與“清淡”是一種主觀的體驗,是為了感官上的滿足。對于一個具體的人,在什麼鹹度上感覺滿足,是可以後天改變的。跟對甜味的偏好一樣,這是一個正反饋的過程——當我們持續地吃鹹度高的食物,就會需要更鹹的食物才能得到滿足;反之,當我們逐漸降低食物的鹹度,就會在更低的鹹度下達到滿足。

在物質匮乏的年代,“下飯”是人們評判一道菜好壞的重要标準。鹹,會有助于“下飯”。久而久之,許多人也就養成了“口重”的偏好——不管是鹽還是各種醬,都貢獻着大量的鹽。

然而,過多的鹽對于人體是一種傷害——比如高鹽飲食是高血壓最大的風險因素。基于大量的科學數據,飲食指南中建議成年人每天的鈉攝入量不要超過2300毫克,大緻相當于6克鹽。

但對于多數成年人來說,每天6克鹽實在是太淡了,中國的調查數據是每人每天10克以上。

減鹽實在不容易。有很多食品公司研究了鹽含量與風味的關系,結論基本上是——當鹹味明顯降低的時候,消費者就不喜歡該産品了。人們在理智上知道應該“減鹽”,但選擇食物的時候仍遷就着味蕾。

迄今仍然沒有成功的“鹹味劑”——要讓鈉離子通道被其他的離子所激發,看起來很困難。

在元素周期表上跟鈉同族的鄰居是锂和鉀。锂是鹹的,但它有相當的毒性而且價格昂貴,不可能用來代替鹽。氯化鉀的鹹度大約為氯化鈉的0.6倍——也就是說,氯化鉀也可以代替鹽,1克氯化鉀相當于0.6克食鹽産生的鹹度。這使得它可以用來取代一部分鹽,來減少鈉的攝入量。比如在常見的低鈉鹽中,含有65%的氯化鈉和25%的氯化鉀,其鈉含量大概是普通食鹽的65%,而鹹度則相當于普通鹽的80%。隻要不是腎功能有障礙需要控制鉀攝入的人,低鈉鹽對于“減鹽”多少有些幫助。

鹹味是鈉離子産生的,但“感知鹹味”的過程,又會受到其他味道的影響。最典型的是它與鮮味的“協同作用”。味精與雞精,成分是谷氨酸鹽和呈味核苷酸鹽,都含有一定量的鈉。所以,許多人都把味精和雞精作為“隐形鹽”的來源,說是為了減少鈉攝入應該少吃。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實際上,鮮味能夠大大增加感知到的鹹味。不管是來自于食鹽的鈉還是味精雞精中的鈉,都能夠産生鹹味,無所謂“隐形”還是“顯形”。在鮮味的協助下,這些鈉會産生更強的鹹味。所以,如果我們烹饪的目标是為了獲得“合适”的鹹味,那麼所需要的鈉反而要少一些。

除了鮮味以外,還有其他的風味能夠增加鹹味,或者減少人們對鹹味的需求,比如辣和甜。

在技術上,改進烹饪方法,合理使用其他味道來減少對鹽的需求,看來是可行的辦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