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這麼個段子:漂亮國是班長,恨不得給每個同學都裝上監視器以免别人觊觎班長寶座;黑熊是體育委員,身強體壯打起來架來絲毫不孬;兔子是成績優異的體育委員,經常給差生補習功課;而土庫曼斯坦,則是内向低調、毫無存在感的“路人”,被欺負的急了就拿出家裡的零食“安慰”對方。
土庫曼确實很低調,蘇聯解體後為人所知的除了宣布中立外,也就剩下了世界第五的天然氣儲量,以至于被列為全球最安全國家時,人們還一臉霧水的相互詢問:憑啥?
11月5日,美國蓋洛普咨詢公司公布了2019年度的《全球最安全國家榜單》,這家以客觀評選各類排行榜的公司再次敲碎了“公知”們的玻璃心,首次提出以“拒絕各國官方機構介入”的取證方式,對全球144個國家的20多萬個随機采訪對象進行了提問,其中主要問題有4個:
在居住城市或地區,你對當地警察有信心嗎?
晚上在居住城市或地區獨自行走感到安全嗎?
過去12個月内,你和你的家人朋友有沒有失竊案例?
過去12個月内,你和你的家人朋友是否遭遇搶劫或毆打?
經過300多天才得出144個國家的數值,新加坡與土庫曼斯坦以97的高分并列第一,考慮到土庫曼的治安口碑略遜新加坡被排在第二位,第三名是94分的中國,曾經長期霸榜前三的冰島、挪威與瑞士分别排第四、第六、第八。台灣省則排名第十七,榜單原文是Taiwan,Provinc e of China,翻譯中文是:“中國的省份,台灣”。
除了最大黑馬土庫曼,菲律賓也以84分的優異成績排在第34位,相同分數的代表國家有澳大利亞與新西蘭等等。這個成績确實令很多人驚掉下巴,但歐美包括土澳居民卻無力反駁,原因是顯而易見的。
根據蓋洛普的說法,東南亞和東歐70%的受采訪對象表示目前很安全,而來自亞洲的新加坡與中國采訪對象,卻普遍出現“過去和現在都很安全,以後也一樣安全”的絕對性表态。那麼問題來了,土庫曼斯坦是怎麼取得這麼高的數值呢?
蓋洛普給出的解釋是:地廣人稀(49.2萬平方公裡、560萬人口)與較為單一的民族(土庫曼人占77%、俄羅斯人僅7%),是土庫曼斯坦取得高分的兩大主因。
從地緣角度看,土庫曼斯坦在過去千年裡一直被譽為中亞文明的“十字路口”,但北臨哈薩克與烏茲别克斯坦、東南毗鄰阿富汗與伊朗的地理位置,卻令土庫曼人絲毫不敢松懈,這也是蘇聯解體才4年,土庫曼斯坦就迫不及待通過聯合國宣布中立的主要原因。
土庫曼向導哈蘇伊爾跟我說的非常實在:我們不想去了解别人(别國),隻要能平和的生活,三餐有烤肉烤餅就很滿足了。
當我持臨時簽證從伊朗以過境理由入境土庫曼後,第一時間就被哈蘇伊爾帶去排隊補領簽證,簽證大廳隻有十來個人,卻還是等了2個多小時。哈蘇伊爾說:每年隻接受幾萬名遊客申請簽證,過境遊客還要調取向導資料,全部通過才能簽發。
這個方法其實是哈蘇伊爾教我的,因為土庫曼旅遊簽證需提前一個月申請,而且通過率隻有19%,但從伊朗過境的成功率至少在50%以上,如果有本地向導出具擔保證明,成功率則高達90%。
哈蘇伊爾是土庫曼為數不多的留學生,她出國留學的那一年隻有400多人獲得許可,而她這一去就在中國和德國生活了6年才回來。用她的原話說:德國2年為了學曆,最開心的是中國4年,因為美食太多、人們太友善、風景太優美……(此處省略300字)
我記得土庫曼簽證官跟我的對話:“你怎麼會來沙漠旅行?”,我回答“因為土庫曼很神秘,中國人很不了解這個國家”,然後他咧着嘴笑:“給你7天夠不夠,不夠再加3天。”
實際上,土庫曼的神秘從伊朗過境時我就深有體會,兩國在邊境交彙處有座鋼梁橋,剛入境不到20分鐘手機就提示沒有網絡,漸漸的連伊朗信号都消失了。
拿到簽證往回走的路上,哈蘇伊爾帶我辦了一張土庫曼特有的免費國際卡,裝上後看着手機上顯示的GPRS(2G網絡),我以為是網絡延遲準備關機再開時才得知:土庫曼斯坦隻有2G,現有800多個基站中九成以上是數字交換站,固話用戶也不到70萬個,2007年接入互聯網時隻有2900戶,但目前已超過200萬戶(表示懷疑)。
不過在之後幾天的遊覽時間裡,我發現土庫曼大多數酒店、餐廳以及車站等公衆空間都有WIFI,幾乎所有景點都有官方懸挂的免費網絡指引牌,但西方流行的臉書、INS以及推特等社交軟件都被禁止接入。當地人也很少會拿着手機刷視頻、看新聞、玩遊戲,手機對他們而言,或許真的就是個通訊工具而已,而接下來的所見所聞,也的确驗證了哈蘇伊爾說的“不想去了解别人”。
土庫曼是穆斯林國家,信奉伊斯蘭教的民衆多達93.1%,換句話說,其中還有不少信徒是俄羅斯人,據說耗資一億美元修建的魯伊清真寺,俄族人就捐了500多萬美元。這座中亞地區最大的清真寺于2004年開放參觀,但外國遊客需要提前一天通過向導才能買到票,而且内部是不能拍照的(這張照片是哈蘇伊爾拍的)。
在很多歐美遊客眼裡,土庫曼的神秘之處也與這座清真寺有關,一度有傳言《古蘭經》與《靈魂之書》的原版,就藏在寺廟中的某堵牆内。
這是第二天的早餐,哈蘇伊爾的媽媽直接端到床上,烤餅、餅幹、面包和咖啡都是小份的,還有哈密瓜和西瓜。最有趣的是象征“生活多姿多彩”的彩椒,這是當地人對遠道貴客的歡迎禮節之一,吃起來居然清甜脆口。看到我随身帶着杯子,哈蘇伊爾的媽媽還拎着一大罐葡萄汁讓我随便裝,這是我第一次喝到真正的純葡萄汁。
一邊喝一邊問哈蘇伊爾“土庫曼的治安如何”,結果還沒吃完就被拉到土庫曼最大的露天市場,在阿什哈巴德市中心廣場上,哈蘇伊爾指着密密麻麻的地毯和各種蔬果、糧食說:這裡就是最“土庫曼的地方,絕對沒有小偷,也沒有人會侵犯你”。
原來,土庫曼人專職經商要層層審批才能拿到許可證,稅費也不低,而沒有正式工作的婦女出售商品是不需要納稅的,農戶出售自己的農産品反而有補貼,以鼓勵人們多種糧食、多産紡織品。所以,土庫曼越是熱鬧繁華的地方,反而越安全,因為大家都很滿足。
土庫曼人出乎意料的熱情,一路走來所過之處雖然公路沒那麼好,起風時候還有小規模的沙塵暴,但路邊卻随處可見供人休憩的遮陽屋,看到很多騎行遊客直接在大理石瓷磚地面上躺下就睡,随機問了幾個遊客,得到的回答都是“不擔心車和手機被偷”等等,反而有個伊朗遊客很鄭重的“教訓”我:這個國家很安全。
土庫曼人的熱情幾乎是無差别、無對象的,市場裡看到幾個外國遊客下跟商戶合影,也全部都得到滿足,一個阿姨還主動拿來大餅作為參照物。
土庫曼人的生活幾乎沒有壓力,1971年是土庫曼“發家”的年度,蘇聯地質學家先後在這裡發現大量的石油與天然氣,截至目前的石油總儲量在208億噸以上,相當于人均擁有3714噸,2014年開采量超過200萬噸;天然氣則位列全球第五,達24.6萬億立方米,人均後的數字我就不去計算了(可參考燃燒近50年的“地獄之門”,不是滅不掉,而是滅了也沒太大的開采價值,反而使周邊居民有中毒的風險)。
所以,土庫曼的國民福利相當豐厚,上一次提高養老金和社補的時候是2015年,一次性增加了25%,而水、電、天然氣持續至今仍然是免費供應的。雖說幾天時間的旅行不夠全面,但看到的當地人,從老人到小孩都是面帶笑容,在門口鋪個地毯放張小桌子,一家人也能其樂融融的一起吃飯,一副怡然自得的悠閑感。
哈蘇伊爾說:土庫曼人最不吝啬笑容,經常對遊客展示笑容,是因為土庫曼不像西方說的那麼封閉。
其實國内有不少人說土庫曼是“中亞朝鮮”,沒去之前我也是這麼認為的,隻有去過了才知道,土庫曼斯坦的封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但絕對算不上封閉,至少與朝鮮和不丹比起來是這樣的。前些年在上述兩個國家,别說當地人不敢跟你合影,就連笑容都十分罕見,更多是如同“洪水猛獸”般的戒備。反觀土庫曼人經常主動邀請遊客拍照的行為,也難怪被蓋洛普評為全球最安全國家第二名,還有什麼比淳樸的笑容更容易給人帶來安全感呢?
當然,土庫曼也有不少對于遊客來說不太方便的地方,甚至還有些可以稱之為禁忌。
土庫曼實行金融嚴管,首都阿什哈巴德隻有兩家銀行和一個營業點有外彙業務,原本在銀行老老實實排隊的我被哈蘇伊爾拉到營業點,發現一群即将出國的當地人在門口排隊找人換錢,美元歐元甚至人民币都有人要。至于禁忌,主要是對煙酒遊客不太友善,當地人隻喝啤酒和果酒,而且隻是淺嘗即止,對于高度酒精的酒飲十分排斥,對醉酒的人更沒有好語氣。抽煙也一樣,非專屬吸煙區一律禁止抽煙,哪怕寬敞的戶外也不能抽。
(長文不易,希望能得到您的點贊、收藏、轉發和評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