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營養基因檢測在消費者市場的低調走紅,很多人開始關注這個新興事物,并産生疑惑:這個檢測有什麼意義?有沒有用,怎麼用?
一、這個檢測是什麼?
現在的營養基因檢測測的是SNP(全稱“單核苷酸多态性”),也就是基因某個位點的差異。
舉例來說:與葉酸代謝有關的基因MTHFR,在其C677T位點,正常堿基C變成T時,會導緻人群中出現三種基因型:CC、CT和TT。
而基因檢測,就是測每個人在這個位點基因型究竟是CC、CT還是TT。
二、這個檢測能預測疾病風險嗎?
能
以上面例子來看,MTHFR基因位點是T還是C會影響基因的工作效率,進而影響代謝。
葉酸參與同型半胱氨酸代謝。如果基因效率下降,會造成同型半胱氨酸累積,誘發腦卒中、心髒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比較而言:
CC:基因效率正常,葉酸需求正常,不需要額外關注葉酸;
CT:基因效率下降,葉酸需求稍高,需要多食用富含葉酸的食物;
TT:基因效率下降,葉酸需求高,需要多食用富含葉酸的食物,必要時額外補充;
三、這個檢測有什麼意義?
這個檢測的意義不在于診斷疾病,而在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飲食模式,發揮身體的潛能,延長健康的生命。
因為如果與營養代謝相關的這些基因發生變異,會每天都影響細胞的代謝過程,長此以往,就會引起身體患病。
而如果可以早點得知,針對性補足所需的營養,就好比MTHFR突變位點TT攜帶者,補足葉酸,就可以彌補基因缺陷,避免心腦血管疾病。
四、這個檢測能測多少個基因?越多越好嗎?
現在檢測采用的是高通量測序平台,一次檢測,可以測上百個位點,已經彌補了隻能測幾個位點的技術缺陷。
所納入的檢測位點是經過篩選和評估的:
一方面,不會引起基因效率改變的位點不會納入統計分析,避免無效位點幹擾結果;另一方面,也會盡可能納入比較全的代謝通路上的SNP位點,避免結果以偏概全。
五、當針對一個項目,測多個位點時如何統計結果?
每一種營養素,可能會涉及多個代謝通路上的位點。比如葉酸項目,包括四個位點,除了上文中提到的MTHFR(C677T位點),還包括MTHFR(A1298C)、MTRR(A66G)、MTR(A2756G)。
SNP位點,它們有的對代謝起促進作用(保護型SNP),有的則提高風險。不同SNP告訴我們的信息,可能會矛盾。
此時會通過構建數據統計模型,将位點進行權重分析,并帶入統計分析,從而得出營養素需求稍高、稍低或是正常的結論。
(此圖來自極養世界)
六、這個檢測的結果,如何利用?
基因上的風險并不等同于現狀(缺乏或者過量)。因為人的健康現狀是由基因和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比如,葉酸需求量稍高,代表的是,對葉酸需求增加、缺乏風險增加,要注重富含葉酸食物的攝取,避免葉酸的缺乏。
但葉酸需求量稍高(基因結果)≠血液葉酸缺乏(身體現狀)。這是因為身體現狀除受基因影響,還受到飲食攝入量、疾病狀态所綜合影響。
基因檢測對于生活的指導意義在于:個體在基本的營養飲食建議上,應該加上存在基因風險的營養元素,以避免相關的慢性疾病。
七、基因檢測和臨床營養篩查的區别,是必要的嗎?
基因檢測測的是先天的營養需求特點,這對人的影響是一生的,結果具有終身指導性。
而臨床營養檢測一般是測得現在體内的營養素水平,隻反映當下的營養狀态,受這兩天的飲食影響較大,波動性也很大,指導有效期短。
營養素缺乏或過量,一定會影響我們的健康。但是,營養素從缺乏到引起臨床上疾病狀态是一個發展過程,從缺乏到引起臨床上的疾病的中間狀态就已經對健康産生危害了。
而且,營養素在體内存在于多個部位,除了血液、還存在于肌肉、骨骼等組織中,當血液出現缺乏時,身體會動用其他組織中的營養素來彌補血液水平,所以檢測血液水平如果正常,也并不代表其他組織中的水平是正常的。
所以,基因檢測很有必要。針對高危營養素進行針對性補充,才能有效避免其缺乏及相關疾病。
八、基因檢測是怎麼做的?
口腔拭子采樣方法(口腔脫落細胞)取樣是簡單、無痛、無創的DNA标本采集方法。該方法适用于采集任何年齡段人群的DNA樣本。
九、下單購買之後,是什麼樣的流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