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的評論者,在評介韋應物的《滁州西澗》時,說這是一首寫景的詩,這沒有錯。說這首詩是作者出任滁州剌史,遊覽滁州西澗時所作,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這首詩是詩人罷任滁州刺史後,閑居滁州西澗期間所作。具體時間是公元785年春天。
唐朝建中四年,即公元783年夏天,47歲的韋應物任領滁州刺史。次年即興元元年,公元784年冬天,韋應物罷任滁州刺史,直到貞元元年,即公元785年秋天才再被起用。罷任期間,韋應物沒有盤纏不能回家,無奈隻好在滁州西澗閑住。某日傍晚,韋應物遭遇春潮暴雨的襲擊,見到了西澗渡口水漲船高。他觸景生情,想到朝政的腐敗,仕途的無定,于是,就有了這首流傳千年的七言絕句《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
上有黃鹂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的起句“獨憐幽草澗邊生”,字面上是寫詩人唯獨喜愛長在澗邊的幽草。實際上是寫詩人隻喜歡做澗邊生長的幽草。
詩的承句“上有黃鹂深樹鳴”,表面上是寫黃鹂在幽深的樹叢中啼鳴。實際上是寫皇上身邊常有善于鳴叫的黃鹂;或者說實際是寫詩人不會做皇帝身邊能說會道的小人。
詩的轉句“春潮帶雨晚來急”,字面上是寫春潮夾帶着暮雨流的湍急。實際上是寫傍晚春潮來襲夾帶着暴雨。或者說實際是寫詩人遭遇朝政腐敗夾帶腥風血雨的突然襲擊。
詩的合句,即詩的結句“野渡無人舟自橫”,字面上是寫荒野渡口無人小船橫向江心。實際上是寫詩人朝中無人自己就像荒野渡口的小船一樣無着無落漂浮不定。
至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結論,《滁州西澗》是一首寫景詩,更是一首借景抒情詩,借的是滁州西澗之景,抒的是罷任刺史的無助無奈和自甘躺平之情。由此我們就會更加明白,線上線下的評論者,說詩人以情寫景,借景述意,寫自己喜愛和不喜愛的景物,說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實在像極了癡人說夢。說《滁州西澗》是描寫刺史春遊滁州西澗賞景,和描寫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是表露了詩人恬淡的胸襟和憂傷的情懷等等,更是胡說八道,驢唇不對馬嘴。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用,請您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閱讀,我們下一篇文章再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