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山縣井城街道辦事處自2020年3月析置挂牌成立以來,通過強化黨建引領、社區優化設置、理順鎮街邊界問題、構建“三網合一”聯動體系、組建“1 1 N”執法隊伍等系列措施,探索“三個三”機制,破解城市基層治理堵點、痛點、難點問題。
一、發揮三方治理職能。着力破解城市基層治理中“看得見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見”以及“共同管理無人牽頭”的問題。一是發揮街道“腦”的中樞作用,按照街道集中精力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主責主業職能定位,在城市基層治理統籌調度上賦權,在資源調動上擴能,切實發揮街道牽頭統籌黨的建設、社會管理、綜合治理、社區發展、公共服務、安全穩定、基層自治等“7項職能”作用。二是發揮社區“眼”的掃視作用,進一步優化社區服務管理,科學劃分網格,加強居民宣傳教育引導,當好“哨源”,做好精準“點單”“評單”,切實發揮“看得見”的作用。三是發揮部門“手”的聯動作用,通過明晰部門之間的權責清單,科學理順和壓實部門依法行政職能職責,落實“接單”實施要求,切實發揮“管得着”的作用。
二、構建三個管理架構。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着力破解城市基層治理中“打通神經末梢”和“人從哪裡來”的問題。一是搭建“碼”上聯系互通平台,依托“企業微信”平台,通過居民聯系、居民群、政民朋友圈等功能,社區幹部(網格員)手機微信“一屏”與居民實現零距離互動溝通服務,目前,社區幹部已與10500多戶居民建立居民聯系,建立小區(片區)居民群100餘個,解散合并微信群30餘個,切實為社區幹部減負松綁。二是構建“三網合一”聯動體系,在重大、專項、突擊等行動中,充分調動各級各部門資源力量,切實發揮各部門“黨員先鋒模範、幹部帶頭幹”表率作用;先後發動黨員和群衆自願者3000餘人(次)開展集中整治,使68個老舊小區、65條背街小巷“髒亂差”問題得到極大改觀,36個綠化責任區得到養護。三是組建“1 1 N”執法隊伍,實行“社區點單、街道研單、縣委組織部派單、部門接單、社區評單”管理機制,對收到的群衆問題訴求和服務需求,按照責任清單,街道能解決的由街道統籌解決,需縣直部門(單位)協調解決的,按程序由縣直部門(單位)“接單”解決;針對重點區域頑疾問題,及時啟動“1 1 N”專項整治聯合行動。2021年4月以來,共派單75件、辦結43件,短時間難以辦結需持續整改22件,正在辦理10件。
三、強化三個引領作用。點燃小區“紅色基因”新引擎,着力破解城市基層治理中小區治理的問題。一是功能型黨組織發揮引領作用,摸清小區黨員底數,加強小區在職黨員“雙重管理”、退休黨員“服務管理”、流動黨員“聯合管理”、居民黨員“直接管理”、下崗黨員“重點管理”,明确駐小區黨員責任和義務,引導其積極發揮帶頭先鋒模範作用,教育引導小區居民支持公家事、商議大家事、做好自家事。目前,已完成4個小區黨建示範點創建。二是物業管理注入“紅色基因”,探索“紅色業委會(管委會)”“紅色物業”等發展模式,在黨組織引領下,加強業委會、物業的教育培訓引導,不斷提升業委會、物業的服務“色彩”和“溫度”。2021年,共對35個先進(優秀)單位(個人)進行了表彰激勵。三是完善社區民主議事機制,構建在社區黨組織引領下的小區業委會(管委會)、物業企業、樓長(聯戶長)、小區商家、居民代表、社會組織共商共議小區大事、難事、小事的“多方聯席會”“黨群聯席會”等自治架構,推動居民小區議事常态化、主體多元化、決策民主化。自成立以來,共排查各類矛盾糾紛隐患144件、化解125件,其中,調解小區矛盾糾紛40餘次,切實維護轄區穩定。(通訊員 覃榮庚)
群衆點單
“1 1 N”執法隊伍第一次聯合執法行動
企業微信進社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