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來到位于長沙洋湖濕地公園旁邊的李自健美術館,參觀了8月29日起在這裡舉辦的“于小冬油畫展”,從中感受到了他作為守望經典者的魅力。
于小冬是個什麼樣的人?于小冬1984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現任天津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天津市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于小冬大學一畢業就選擇了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把13年的美好青春揮灑在了西藏大學。後來調回天津工作,仍每年都要去西藏寫生或創作,平時也到四川、青海、甘肅、新疆及歐洲等地考察、臨摹、寫生,不斷豐富自己的藝術實踐。他一直關注和研究古代西藏繪畫的風格與曆史,跑遍了高原大小寺院,4次進入最艱苦的西藏西部阿裡地區實地考察,曆經艱難,九死一生,用近10年的時間寫作出版了理論著作《藏傳佛教繪畫史》,在學術界影響廣泛。
此次展覽展出了于小冬150幅油畫、20幅素描作品,囊括了他近15年創作的主要作品,展覽分為“大型創作”、“西藏寫生”、“新疆寫生”、“課堂教學示範”、“素描速寫”和“藝術曆程的全方位回顧”等六大闆塊,是其藝術人生和創作曆程的一次全方位的梳理和展現,也是他從藝生涯以來的最大一次個人畫展。展覽将于9月24日結束。
于小冬坦言,“對于我熱愛又熟悉的西藏題材,我仍然是通過他者表現自己,畫家終究都是在畫自己。古老的西藏是和諧于自然的,我感動于眼前生命的古老形态,也感慨于西藏傳統生活方式被現代文明異化的過程。希望通過西藏傳達出質樸宏大的直觀感受和心靈感動。”
在于小冬看來,畫筆不會說謊,線條是心電圖,畫面是測謊器,是最為真切的呈現,是一時一刻最直接感悟的記錄,絕無謊言;它們忠誠于歲月又忠誠于心靈,這便是繪畫的快樂,所以讓人停不下來,欲罷不能;畫畫治郁悶,治孤獨,治煩躁,治寂寞,就是一份簡單的幹幹淨淨的熱愛。于小冬是一位勤奮的畫家和堅持現實主義創作的寫實高手,除了創作和教學,他心無旁骛,平均每年要完成五十多幅油畫和三百多張素描。
于小冬選擇畫西藏的原因是,在西藏人身上還保持有未被現代文明異化的人類品質,善良、虔誠、簡單、和諧于自然也和諧于心志是西藏對我們的啟示。他崇尚平實、敦厚的畫風,認定最直接的方式是最好的方式,相信“返璞歸真是藝術的最高境界”這個道理。
于小冬認為,古老的西藏是和諧于自然的,他感動于眼前生命的古老形态,也感慨于西藏傳統生活方式被現代文明異化的過程,希望通過西藏傳達出質樸宏大的直觀感受和心靈感動。他的信念是對古典精神的堅守,他認定自己走的是一條正途。
在畫展的“藝術曆程的全方位回顧”闆塊中,筆者最有感覺的是他20多年前畫的《幹杯西藏》,該作品描繪了23位上世紀80年代懷着理想和激情進藏的大學生,其中一些人已經永遠留在了西藏。80年代,《幹杯西藏》裡的23個不同身份、經曆、民族和個性的人物走在了一起。他們以拉薩為中心,在物質貧乏的高原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群落,他們過着艱辛、放浪、快樂和遊戲的自由生活,也創造了西藏文化與藝術的鼎盛。
這幅畫裡所使用的繪畫語言,人物造型、構圖、細到桌子上的紅布皺紋、所有人物的排列,都是經過作者仔細推敲的。作者在畫中刻意追求一種宗教的意境,沒有更多的高光亮點,也沒有斑斓絢麗的服飾色彩,所有人的面部表情都像聖徒,單純、潔淨而憂郁。他們被後邊遼遠寂闊的天空所籠罩,憂郁的帶血色的雲團似乎暗示了黃昏,又并不完全确定。它的色彩和空間感更多地遵從了人物的内在情緒,透露出這群人對雲深不知處的西藏的向往。這像一次離别前的沉默,又像一場安靜的祭奠。鮮紅的桌布顯示了他們對西藏的熱情,绛紫的天空代表了他們的彷徨與憂郁,潔白的哈達寄托了對死者的哀思。
油畫展中,他的西藏系列作品最能代表他的藝術水平。其代表作之一《渡》,曾幾易其稿。據了解,他在1997年的時候就有比較成熟的構思,1999年完成初稿後,很不滿意。為了畫好此畫,2000年底他又重返西藏,在雅魯藏布江渡船上度過了十幾天,每天随渡船往返,和一批批朝聖者擠在船上,對虔誠的信仰有了切身體會。他的虔誠似乎感動了上天,一天傍晚,對岸的遠山在落日的餘晖下閃着金輝,金光燦燦,這一下子激發了他的靈感。2001年初,經過多次修改,這幅畫終于完成。《渡二零二零》是他今年的新作,年初的疫情讓這幅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意義,作品描繪的是西藏人的朝聖之旅,神态各異、造型堅實的衆多人物被安排在一個巨大的三角構圖中,蘊含着純潔的向往和對守望古典精神的渴望。
2008年畫的《阿日紮的小學生》,畫了西藏阿日紮近30名小學生,穿着厚厚的冬裝,臉上都有兩片高原紅,各有不同的神态,有的在交談,有的在凝視,有的在旁觀,有的在嬉笑,惡劣的氣候,并不影響他們的天真無邪,童年的片斷,永遠是一輩子難忘的記憶。2008年畫的兩幅《考前班》中,戴着深度近視眼鏡的學生們坐在一起在臨摹作品,一個個都十分認真。
2009畫的《朝拜》,一群藏民在寺廟裡,向着佛像頂禮膜拜,有的彎下腰,雙手觸地,有的雙手舉過頭頂或握于胸前,有的拿着轉經筒不停轉動,态度都十分虔誠。
2012畫的《看飛機》中,一群藏族同胞,有大人有孩子,除了太小的孩子外,都在仰望天上飛過的飛機,有驚喜,有向往,有好奇,有兩個大人用手指指着飛過的飛機說着什麼,畫面生動,形象逼真。
2014年畫的《燃燈節》令人感動。燃燈節是聖城拉薩的特殊節日,大約有600年的曆史了,是紀念宗喀巴大師圓寂成佛的節日。每年冬天的那一個夜晚,燈火遊動在八角街,持燈的人流圍繞着千年大昭寺,追思聖迹、祈願吉祥、靜觀内省,溫暖祥和的氛圍令人印象深刻。2019年畫的《牛》中,穿着節日盛裝的牧民們駕着牦牛在耕地,這是藏族春耕節的一個環節,牛角上都挂着紅色絨布和鈴铛,他們以“二牛擡杠”的方式開犁第一塊地。這兩幅畫都在現了藏民族的民風民俗,很有特色。
2016畫的《朗讀》,一群小學生坐在牆角的地毯上聚精會神地讀書,表現了孩子們對知識的如饑似渴的追求。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改變着西藏的面貌,越來越多的藏族孩子考上大學,後來回到家鄉,用所學知識回報家鄉。在國家的扶貧政策扶持下及全國人民的支援下,通過藏族同胞的努力,西藏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的新疆系列油畫都是人物畫,2011年畫的《阿依莎汗的家人》中,維吾爾族阿依莎汗的家人們歡聚在一起,三代同堂,其樂融融,反映了新疆維族同胞和平安甯的幸福生活場景。2020年畫的素描《兩個小美人兒》以素淨的色調畫了兩個少數民族少女的半身形象,這在他的數十幅素描作品尤其令本人喜歡。
于小冬大學畢業後就去了西藏,13年過去後,西藏曆史人文風俗深深影響也同時成就了于小冬的藝術風格。觀衆參觀時應先看“藝術曆程的全方位回顧”,對他的從藝經曆有一個大緻的了解,然後去參觀其它部分,才能更好地理解他的油畫作品。
看于小冬的油畫作品,感覺藏風民俗及高原的風骨、藏民的血性已經融入他的血脈,他對經典的守望和追求在作品中展現得淋漓盡緻。#漲知識了##知識分享官##風自東方來#
你喜歡參觀當地的各種展覽嗎? 單選
0人 0%
喜歡
0人 0%
不喜歡
0人 0%
偶爾會去參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