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審計質量的适當性

審計質量的适當性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5 13:49:17

審計質量的适當性?一些審計雜志上時常刊登關于5M1E分析法用于内部審計質量評價或控制的文章在實務中,又有多少審計部門在用5M1E分析法進行審計質量評價或控制呢?,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審計質量的适當性?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審計質量的适當性(多少審計部門在用5M1E分析法進行審計質量控制評價)1

審計質量的适當性

一些審計雜志上時常刊登關于5M1E分析法用于内部審計質量評價或控制的文章。在實務中,又有多少審計部門在用5M1E分析法進行審計質量評價或控制呢?

什麼是5M1E分析法?5M1E分析法是基于全面質量管理理念,通過分析産品生産過程中影響質量的六個因素:人員(Man/Manpower)、方法(Method)、材料(Material)、機器(Machine)、測量(Measurement)、環境(Enviroment),來對産品生産過程的質量控制進行評價。

一、5M1E與内部審計的對照

内部審計也是産品生産過程,其産品是無形産品,也就是審計發現、意見、評價和建議,其産品的載體包括審計報告、意見書、建議書等。那麼,用5M1E分析法進行審計産品生産過程的質量控制評價也是可以的。

Man:審計人員在質量控制中是第一位的。審計人員既是審計工作實施者,又是評價者,所以審計人員的素質、能力和态度是決定審計質量的主要因素。

Methond:審計方法是第二位的。沒有審計方法,給你再多的審計資料都可能無從下手。沒有審計方法,可能得出的審計結論就是錯誤的。這裡的審計方法既包括宏觀的方法體系,又包括具體的審計技術,如抽樣技術、分析技術、查證技術、複核技術、盤點技術、穿行測試技術等。

Material:審計資料是生産審計産品的原材料。随着内部審計的範圍越來越廣,審計資料涵蓋的範圍也越來越廣,包括:财務資料、業務資料、文件資料、影像資料、會議資料、分析資料等。從資料來源來看,又可以分為内部資料和外部資料。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充足的審計資料,審計證據的充分性就會受到影響。

Machine:這裡可以指審計工具。随着信息技術的普及,審計工具也越來越指向信息化工具,包括審計作業管理系統、審計分析系統、遠程審計系統等等。而一些分析模型、統計模型、審計模型等也是審計的有力工具。如果系統是一輛汽車,那麼模型就是汽車的方向盤和發動機。審計效率是影響審計質量,審計工具的先進性和利用程度又影響到審計效率。

Measurement:這裡的測量可以指審計質量控制系統。審計質量控制系統包括審計質量标準、審計控制流程、複核機制等。審計質量控制系統是否完善,執行是否有效都将影響審計質量的高低。審計質量控制可以由審計執行人自我控制、交叉控制和第三方控制等。在實務中,審計質量控制多以對審計程序、審計方案、審計證據、審計工作底稿、審計報告的多級複核來完成。

Enviroment:從大的環境看,國家對内部審計越來越重視,同時要求也在逐步提高。審計署出台了對内部審計的指導意見,各行業監管機構也對内部審計提出具體要求,内審協會也出台了内部審計準則及内部審計實務指南等。從企業組織和審計部門自身來看,審計質量管理也是審計業務發展的基礎和必要環節。

二、基于5M1E建立評價體系

首先是針對五個因素分别制定指标,形成指标體系。五個因素,每個因素具體包括哪些指标,可以由審計專家根據實際情況和專業經驗進行設置。指标可以由粗到細,根據審計管理基礎的夯實不斷地細化,也可以根據審計業務的發展進行優化和調整。

其次是對每個指标設置分數和權重。

再次是設定評價的周期、評價參與人員、評價與考核的關系等等。

最後是評價規則的發布和實施。

三、基于5M1E建立評價體系的優點和不足

優點是能夠比較全面地覆蓋到審計工作的各個方面,也能夠對審計工作進行合理的分類,便于看到哪些方面出現了短闆,也便于從不同角度來提升審計質量。

缺點一:如果對每個審計項目進行評價,在現實工作中就比較繁瑣,投入的精力較大。

缺點二:該評價體系如果審計部門對下級審計機構進行評價還比較客觀,如果審計部門對自身進行質量評價,就可能有失客觀。

同時,我們還應看到,5M1E評價體系由誰來建立也很關鍵,由審計部門自己建立可能有失全面或客觀,而由外部專家建立而可能與審計部門的實際情況不符。

在實踐中,我們可以借鑒5M1E分析方法的思路框架,建立更有針對性的質量評價體系。我們也不一定把僅把5M1E分析方法用于審計質量評價,還可以用于審計自身發展的評價或審計考核,還可以通過雷達圖發現審計發展中的短闆,不斷改進審計工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