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素有“九朝古都”之稱,如果加上夏朝立于斟鄩立都、商代于西亳立都、西周初立洛邑與成周二城,那麼算起來是有13個王朝定鼎洛陽,這座曆史厚重的千年古都,于21世紀仍是散發着迷人的古韻與無限魅力。
它對于許多古都愛好者而言,是一個不可繞去的重要地方之一。“天下之治亂,候于洛陽之盛衰;洛陽之盛衰,候于園圃之廢興。“
宋代文學家李格非的這一句話雖以園圃元題,但其意卻凝聚了中國曆史中的一個文化與政治糾葛,所謂“逐鹿中原”、“問鼎中原”,大都圍繞着洛陽這樣一座曆史古都而展開。
今天的洛陽,雖然是一座平凡而恬靜的普通城市,但曆史之沉澱,文化之深厚,帝都之廢興,令每一個旅遊觀光者都感到非同一般。
當我置身在應天門下,遠眺明堂、天堂時,曆史回溯,時光來到了1300多年前的神都大地,武則天登基稱帝,開啟了中國曆史上另一個輝煌,武周時期。
洛陽,古稱“神都”,這是武則天時期的官稱,也是中國曆史上唯一被官方命名為“神都”的城市。
在武則天執政期間,她的絕大多數時間都在這裡,因此對她所在的隋唐洛陽城更是成為了當時全世界最繁華的城市。
隋唐洛陽城始建于隋炀帝大業元年,占地47平方公裡,相繼沿用530餘年,是中國曆史上使用最久的皇宮。
紫薇城,則是其重要宮城,因象征天帝居所紫微宮而得名,占地面積約4.2平方公裡,其正門為應天門,正殿為明堂,三大殿依次為乾陽殿、貞觀殿、徽猷殿。
曆史已去,繁華不再,當年雄偉宮阙早已消失在長河中。
但随着考古學家的發現,随着曆史建築的複建,我們對1300多年前的神都似乎是有了更近的距離,眼前的應天門、明堂與天堂,則仿佛是令人置身在紫薇城内。
應天門原名“則天門”,始建于隋炀帝大業元年,是中國古代規格最高的城門之一,其建制對北宋汴梁宣德門、元大都崇天門、明清故宮的午門影響深遠,有“隋唐第一門”、“天下第一門”之盛譽。
不論是平視,仰望,遠眺,還是航拍,最是令我感到歎為觀止的,還是門前那高聳的三出阙,這是古代中國最高等級的建築形式之一,象征着皇家威儀,是天下獨尊的标志性建築,雛形階段于先秦。
與應天門在同一中軸線上的明堂,是武則天宴請百官、生活、理政的場所,号稱“萬象神宮”,是隋朝洛陽城遺址群中“宮城區”遺址的核心所在。它與應天門一樣,于舊址重建。
據記載,明堂是唐代所建最高大的木構建築,方300尺(88米),為多邊形,圓頂;高294尺(86米),分三層,下層布政,中層祭祀,上層是圓頂亭子,如此設計與建築這當時已達到封建社會的最高水平。
明堂建成後,因武則天男寵薛懷義一把火燒了附近天堂而殃及,二堂具毀。武則天雖痛心疾首,但并未放棄重建念頭,時隔一年,新的明堂建起,又号曰“通天宮”。後在安史之亂中被毀。
今天的明堂,舊址重建,當年的焦土殘垣依舊還在。
隻是面對古色古香的新明堂,今人對舊址的興趣不是那麼濃烈。
但明堂之内的金碧輝煌卻是令人震驚不已,腦海中不斷閃出“皇權威儀、俯瞰天下、政由己出、開疆拓土、開創盛世……”等諸多類似恢弘圖景,可以想象當年的明堂是有多麼的奢華。
遊客還可以登台體驗,穿上鳳袍,君臨天下。每晚還有實景演出,令遊客于情景交融中去回顧曆史的興衰成敗。
在明堂邊上就是大名鼎鼎的天堂,那是武則天禮佛之所,位于明堂遺址西北155米,處在宮城區中軸線的西側,與明堂共同構成了整個宮城區的核心建築群。
為何稱它“大名鼎鼎”呢?據記載,明堂建成後,武則天就下令建造天堂,用時數年,幾乎耗盡了國庫。
但因薛懷義失寵,就一把火燒了它,從建成到燒毀隻有短短6年,不由歎息,甚是無奈。
今天的天堂外觀五層,内有九層,明暗相間,一氣呵成,象征着帝王九五至尊的地位與威嚴。
走進大堂,“鳳凰”元素撲面而來,這既有天下太平、吉祥和諧的時代特征,也說明了武則天登基後的地位變化,但它并不像明堂那麼“奪人眼目”,裡面的商品區甚多。
從應天門到明堂、天堂,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武則天是真厲害,當時的紫薇城堪稱“世界奇觀”,有“萬宮之宮”之稱,是中古世紀七大奇觀之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