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青海熱貢文化保護與開發有限公司

青海熱貢文化保護與開發有限公司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30 07:02:40

青海熱貢文化保護與開發有限公司(探訪藏畫之鄉青海熱貢)1

圖為藏傳佛教聖地隆務寺。 孫睿 攝

圖為藏傳佛教聖地隆務寺。 孫睿 攝

中新網青海同仁7月7日電 (孫睿)7日,中新網記者探訪了地處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務鎮的“三教一街”。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的隆務河畔,被稱為“熱貢”,即“金色谷地”,是安多藏區文化藝術中心。當地黃南藏戲和以唐卡領銜的熱貢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遺名錄,因此也被稱為中國“藏畫之鄉”。

青海熱貢文化保護與開發有限公司(探訪藏畫之鄉青海熱貢)2

圖為一名藏族老人在隆務寺内轉經祈福。 孫睿 攝

追溯曆史,公元1765年前後,隆務寺政教合一體制形成,隆務寺規模擴大,寺僧日增,屬民打大,逐漸形成以隆務寺為中心的隆務十二部。寺僧、屬民生活日用品的需求日趨增加,逐漸吸引了周邊臨夏、蘭州、循化、保安等地回、漢商人常到隆務寺一帯經商,新建商鋪、定居點,或以季節販運,或坐地經商。

青海熱貢文化保護與開發有限公司(探訪藏畫之鄉青海熱貢)3

圖為漢傳佛教的圓通寺。 孫睿 攝

到19世紀末,隆務寺寺主活佛六世夏日倉準許甘肅、循化等地的80名商人在隆務地區經商,主要從事飲食服務、商品零售、畜産品販購等行業,并劃定區域,築土城集中居住,形成隆務街區,即現在的隆務老街,商賈雲集,市場活躍,貿易興盛,促進了地方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

青海熱貢文化保護與開發有限公司(探訪藏畫之鄉青海熱貢)4

圖為地處“三教一街”的隆務清真大寺。 孫睿 攝

後六世夏日倉活佛為順應民意,動員周圍群衆在隆務河西岸圈地百餘畝,建設商人居住地,分上下街,南北城門各一,建成後将散住在隆務寺周國的商人都安置在城内,形成以商業為主的街區,至今已有230餘年的曆史。

青海熱貢文化保護與開發有限公司(探訪藏畫之鄉青海熱貢)5

圖為道教的二廊廟。 孫睿 攝

六世夏日倉活佛開明納谏,準許各族商人、工匠信仰本民族宗教,修建本民族的宗教寺院。于是回族、漢族寺院應運興建,隆務寺、圓通寺、清真寺、二郎廟在不足1公裡的古街上一字排開,形成了藏傳佛教、漢傳佛教、伊斯蘭教、道教栉比共存的狀态。

青海熱貢文化保護與開發有限公司(探訪藏畫之鄉青海熱貢)6

圖為隆務古街。 孫睿 攝

老街短而廣納百川,地僻而胸襟天地,形成了各宗教相互包容、兼收并蓄、共同進步、和睦共處的人文景觀,共同見證了隆務地區各族群衆相互幫助、團結和睦的民族團結進步新篇章,譜寫了各族群衆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壯美詩篇。(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