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9月28日,是孔子誕辰2569周年紀念日。在這一天,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以及韓國、日本等地都有紀念活動。在文廟舉行“祭孔典禮”是常見的正式紀念活動。不少人可能會有疑問,孔子的誕辰是哪一天,難道在2500多年前就有明确的記載?
祭孔大典
其實,孔子的誕辰日期一直存在争議,至今沒有明确。關于孔子誕辰的早期記載,見于《公羊傳》、《谷梁傳》和《史記》。
據《公羊傳》記載:“(魯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晉。夏,公至自晉。 秋,晉栾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而《谷梁傳》則記載:“(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晉。夏,公至自晉。 秋,晉栾盈出奔楚。九月庚戌,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庚子,孔子生。”《史記·孔子世家》的記載則是:“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孔子年七十三,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醜卒”。關于《公羊傳》的“十有一月,庚子”,阮元《十三經注疏校勘記》曰:“按作‘十月’者是也。考杜氏《長曆》,十月庚辰小,十一月己酉大,十一月無庚子,庚子乃十月二十一日也。齊召南說。”說明前人已經認定《公羊傳》有誤了。
晉明帝太甯三年诏四時祀孔子。據說以後曆代加增,每年的祭孔活動大小有50多次。但以春秋兩次大祭為主,尤以秋祭為重。将每年的大祭定在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辰日,據說是出自出自孔氏家譜。
古樂舞祭奠孔子
民國期間,國民政府以民間接受程度較高的《谷梁傳》所記載的孔子誕辰日期為标準,即“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并據此定夏曆八月二十七日作為教師節。由于近代推行西學,并且将其推算為西曆,但西方主要曆法有兩部,即“儒略曆”和“格裡曆”,分别推算為“儒略曆公元前551年10月4日”和“格裡曆公元前551年9月28日”,最終,民國政府選擇了主流的“格裡曆”,并将當時的“教師節”定為9月28日。從此之後,9月28日就被确定為孔子誕辰紀念日。
(齊魯晚報記者 康鵬,圖片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