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健康

 > 怎麼喝水可以阻止癌細胞

怎麼喝水可以阻止癌細胞

健康 更新时间:2025-02-24 16:33:00

怎麼喝水可以阻止癌細胞(癌細胞會被餓死)1

夏季到了,誰都想有個好身材,可穿“暴汗服”減肥真的更有效果?喜歡吃荔枝的朋友不少,需要擔心會得腦膜炎嗎?科普之路還任重道遠。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學會等聯合發布的“每月科學流言榜”,提醒大家小心這些披着科學外衣的流言。

1、5G輻射比4G大,對人體危害很大?

流言:手機基站都有輻射,5G基站比4G多,所以5G輻射會比4G要大,對人體危害很大。

真相:輻射其實是一種能量傳遞方式。通信基站數量越多,手機通話效果就越好,手機和基站之間産生的電磁輻射反而越小。

地球本身就是一個大磁場,自然界電閃雷鳴、太陽黑子活動等都在産生電磁輻射。在生活中,無線電台、基站天線、微波爐、電腦、電視機、吹風機、收音機等和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家用電器也會産生電磁輻射。一般來說,電吹風的輻射可以達到100微瓦/平方厘米,電磁爐的輻射量甚至能達到580微瓦/平方厘米,家庭中常用的無線路由器,在1米範圍内産生的輻射量也有60微瓦/平方厘米以上。通信基站的電磁輻射,按照國家标準要求,要小于40微瓦/平方厘米。在實際執行的時候,運營商考慮到信号疊加,工程施工要控制在8微瓦/平方厘米以内。與常用的家用電器相比,小區基站的輻射量微乎其微。

同時,網絡提速和基站輻射增值無關。網絡速度提速不是靠增強通信基站的信号發射功率,而是靠擴容傳輸帶寬,就像拓寬高速公路一樣。未來的5G通信基站也是一樣。

 2.老年癡呆症疫苗即将問世?

流言:振奮人心!老年癡呆症疫苗研制成功,5000萬家庭有救了!

真相:阿爾茨海默病一直是醫學界的未解難題之一。目前,僅有幾種藥物可以部分緩解症狀,沒有方法可以阻止這種疾病的發生,更不用說治愈該病。科學研究發現,阿爾茨海默病與Aβ或Tau蛋白的聚集和沉積有關,因此,通過主動(疫苗)和被動(抗體)免疫抑制或清除Aβ或Tau的聚集和沉積,一直是阿爾茨海默病預防和治療藥物研發的熱點和重點方向。

目前,新墨西哥州立大學(UNM)研制出的是可減輕純Tau蛋白聚集病理的額颞葉癡呆(FTD)動物模型rTg4510(不是阿爾茨海默病動物模型)。他們使用病毒樣顆粒(VLPs)設計出一種新疫苗,實驗發現,當疫苗被注射給實驗鼠時,它們産生了抗體,從實驗鼠的大腦中清除了tau蛋白,且這一反應持續了數月。

但在實驗鼠身上取得一定療效并不意味着人類疫苗很快就會問世。無論Aβ疫苗還是Tau疫苗,都存在一個普遍的問題:在動物模型上均可顯示較好的效果,但進入到人體臨床試驗後療效就不明顯了。這主要和阿爾茨海默病的複雜性相關,相關阿爾茨海默病動物模型往往使用轉基因小鼠,遺傳背景單一,病理表現較單純,而真實世界中的阿爾茨海默病病患,無論發病機制還是病理表現都要比轉基因動物模型複雜得多。研究人員認為,人類阿爾茨海默病疫苗的成功研制可能至少還需要十年時間。

3.心髒支架可以被一拳打掉,必須時刻警惕?

流言:往胸口上打一拳,可以打掉裝在心髒血管裡的支架,所以支架安裝是非常不牢的,必須時刻注意,不能敲背,不能用勁。

真相:支架手術是針對冠心病的介入治療手段,置入支架可以将已經狹窄或閉塞的血管撐開,恢複冠狀動脈的血流,從而恢複心髒的供血,是解決冠脈局部管腔狹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支架置入過程中,通過球囊擴張使支架與血管壁緊緊貼牢,過一段時間後,支架就會慢慢和血管長在一起,成為一體。拳打或者拍打等外界震動,以及身體活動等是不會對支架有影響的,更不會讓支架在血管裡跑來跑去。

臨床上應用的支架絕大多數是由不生鏽的金屬材料制成,支架的壁非常薄,約在90~120微米,金屬支架小梁撐起血管,防止血管的狹窄再回縮回來。支架上還有肉眼看不到的激光打出的微孔道,通過載體負載藥物,置入血管後藥物釋放,預防發生再狹窄。

4. 穿“暴汗服”能小運動量快速有效減肥?

流言:穿“暴汗服”運動能迅速無害減肥。

真相:“暴汗服”又名“發汗控體服”。原理很簡單,其實它就是一件密封的“雨衣”。穿上後,人體處于半封閉狀态,隻有頭部、手部的皮膚是暴露的。穿着暴汗服去運動的結果就是熱量無法散發,導緻體表溫度不斷上升,排出大量汗液。

暴汗服對體重的影響主要就是短時間内排出大量汗水,使身體處于脫水狀态,這樣的情況下,一下子輕十幾斤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減的是水而不是脂肪,一旦補充了足夠的水分後體重又會恢複。

而且排汗過多對身體是有害的,可能導緻體内酸堿平衡及電解質紊亂,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脫水暈厥。此外,暴汗服還會嚴重影響皮膚健康。所以,想靠穿暴汗服迅速達到減肥目的是得不償失。

5. “特殊配方粉”可以解決嬰幼兒過敏問題?

流言:某些企業生産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具有一定的功能性質,“專為挑食寶寶設計”,能解決嬰幼兒過敏等問題。

真相:大多數健康嬰兒隻需選擇母乳喂養或者普通奶粉即可滿足需求。在寶寶有特殊狀況時,需要醫生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來判斷适合哪種特殊配方嬰兒奶粉。

近日,某些企業生産的“配方粉”被市場監管部門勒令停産、召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的生産許可信息顯示,這些産品實際上均屬于“固體飲料”類别,根本不是“特配粉”。

按照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頒布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産品配方注冊管理辦法》中的解釋,嬰幼兒配方乳粉是指: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标準要求,以乳類及乳蛋白制品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維生素、礦物質和(或)其他成分,僅用物理方法生産加工制成的粉狀産品,适用于正常嬰幼兒食用。

奶粉的質量安全關系嬰幼兒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相比普通配方奶粉,特殊配方奶粉的要求更加嚴格,準入門檻也更高。我國對嬰幼兒特殊配方粉實行非常嚴格的監督管理,相關法規等明确規定,特配食品必須取得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配方注冊,生産企業也必須取得相應特配食品生産許可。

6. 吃荔枝會得腦炎?

流言:近日印度暴發“荔枝病”,有上百兒童因腦炎喪命。荔枝吃多了就會得腦炎,非常危險。

真相:荔枝并不會直接導緻腦炎,也不會傳染,但過量進食荔枝可能導緻嚴重的低血糖,會誘發腦水腫(可能診斷為急性腦炎綜合征)。而荔枝成熟季節也是腦炎的高發期,且看上去症狀有相似之處,因此也容易誤診和誤判。

其實“荔枝病”并不罕見,在中國、印度、孟加拉、越南等國的荔枝産區都出現過類似疾病。從我國廣東、廣西的報道來看,“荔枝病”多為兒童青少年,尤其是荔枝種植戶或從事收購、販賣的商戶家的孩子,成人和老人也偶有出現。患者多數發病時間在淩晨,主要症狀是頭暈、心慌、出冷汗等低血糖症狀,部分嚴患者有嘔吐、抽搐、昏迷等神經系統症狀,甚至死亡。導緻“荔枝病”的原因可能是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荔枝中含有次甘氨酸A和α-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柳葉刀》雜志2017年發表的科學研究認為,它們能夠抑制葡萄糖的合成,進而顯著地降低血糖,是引發急性低血糖症的主要原因。在動物實驗中,這一效應已經得到證實。

其次,雖然人體可以利用果糖提供能量,但相當一部分需要轉化為葡萄糖,供器官代謝需要,尤其是大腦這個“CPU”。果糖被人體吸收後會被運到肝髒,在那裡進行加工,變成葡萄糖。但果糖的GI值(升糖指數)比較低,也就是說肝髒的加工速度不夠快,所以無法抵消人體消耗葡萄糖的速度。

同時,“荔枝病”常常與飲食不規律、營養不良、饑餓挂鈎。根據目前的文獻報道,相當一部分病人是連續每天吃2-4斤荔枝,或者直接到荔枝林裡吃到飽,而其他食物減少一半甚至不吃。

所以為了保險起見,建議盡量不要空腹大量吃荔枝,尤其不能因為吃了大量荔枝産生飽腹感而不吃飯。萬一出現疑似低血糖症狀也不用着急,及時就醫,不要拖延。隻要不是危重病人,通過迅速補充葡萄糖就可以很快好轉。總之,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吃出“荔枝病”的概率還是很小的。

7.斷食挨餓可以餓死癌細胞?

流言:因為癌細胞會大量吸收人體養分,所以斷食挨餓,可以餓死癌細胞,達到治愈的目的。

真相:這根本是無稽之談。有人認為不吃東西可以讓腫瘤細胞沒有能量生長,繼而被“餓死”。這種說法是不科學的。

腫瘤細胞也是人體的一部分,它可以無限增殖,并和體内正常細胞争搶營養,即使不吃不喝,它也會消耗體内儲存的營養。而普通的“饑餓療法”不僅餓不死腫瘤細胞,還可能造成機體營養不良,影響機體正常細胞的功能,造成體能及免疫力下降,繼而加速疾病惡化。

建議大家在平衡膳食基礎上适量增加優質蛋白質及抗氧化營養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如蛋類、奶類、魚禽畜肉、豆制品、深顔色的新鮮蔬果、全谷類食物等。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健康资讯推荐

热门健康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