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魚友時常會有這樣的疑問,前一天還精神抖擻,活潑好動的魚,為什麼第二天就很消沉不愛動,還有些撞缸的行為?又診斷不出是什麼病,最後死亡!相信這是所有魚友們心中永遠的痛,我們很容易對自己飼養的寵物産生感情,所以,一條美麗又有靈性的魚被自己照顧得死去,不覺得很悲痛很遺憾嗎?
那麼觀賞魚的疾病到底是怎麼産生的呢?一般是外在的環境和内在生理平衡變化過大時,魚體本身無法适應,病菌才有機可乘從而産生疾病,然而疾病在這三種環境下容易産生,哪三種環境呢?
二、壓迫的環境:當魚在一個壓迫的環境,會害怕或躲在一角,偶爾會有亂沖亂撞的表現,壓迫環境的造成有的是人為的侵擾,比如近距離的逗玩;有的是水質劇烈的變化,有的是長期的藥浴等等。改善的方法是下鹽,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 ,也是最簡單快速的方法。
三、病菌源:我們的魚缸裡存有很多病菌源,魚的體表也有很多病菌源,所以一定要定期給魚缸消毒;當魚的健康狀态良好時,會抵抗病菌的侵擾不會發病,反之抵抗力低的魚就會發病, 這時候就需要換水了,及時抽出殘餌和糞便減少病菌源,病菌也同時存在于活食中,所以喂活食的次數切不可頻繁。
綜上所述,不難看出,有一個好的環境,魚會避免得病,當然也不是絕對,我們主要做的是為了預防病;即使魚得病了,也不是末日,切不可着急,一定要冷靜,找到緻病的原因,不要告訴我你不知道什麼原因,試問生命的結束哪個是沒有原因的呢,不過是你沒注意去觀察魚而已,就很多朋友在微信咨詢時老是魚出問題說不知道怎麼回事,首先你能第一時間觀察你的魚和魚缸,應該更清楚情況才對,然而卻是發兩句文字給我說:我的魚死了/生病了,怎麼回事?我?????你就兩句話讓我怎麼回答你?至少你得把你那邊的情況跟我詳述,我才能幫你們分析原因嘛是不是?
一般情況大部分的魚病是水質破壞造成,如果不是水質原因(比如打架造成的外傷)那你大可放心,好的水就可以治療魚病。所以還是從水環境上下手吧,魚的生活環境操控在飼養它的主人手裡,而水又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是魚賴以生存的地方,若能控制管理好你的水質,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觀察了,魚在病前肯定會有征兆,隻是能否看出而已,除了多了解自己養的魚的習性,訓練自己的眼光别無他法,不正常的動作,姿勢、顔色的變化等等都可能是魚得病前的征兆,在判斷前因後果後思考下如何應對 是否下藥,下什麼藥,劑量下多少,若是太晚發現,等到魚病入膏肓那就沒辦法了,所以及時發現魚病是很重要的,記得每天多觀察觀察、關心關心自己的愛魚。
好了,今天就這樣吧^-^
大家在觀賞魚養殖方面有什麼不清楚的或是希望我們下一篇文章發些什麼相關内容的,可以在文章尾部給我們留言建議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