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份是“高考季”,3天的高考,讓多少人激動!連我們這些高考的局外人,也感到莫名激動。回望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是與今天高考同級别的考試,同樣牽動着國人的心,然而有一點不同,科舉考試不是一年一考,而是三年一考,這是為什麼呢?
(宋英宗)
一、科舉考試性質不同,其選拔的是官員,不是每年都需要那麼多官員科舉制始于隋,完善于唐,盛于宋。它确立之後,從隋朝到宋初,一直是一年一考,可是到了北宋宋英宗時期,宋英宗将一年一考改成了三年一考。據《宋會要緝稿-選舉一》載,公元1066年10月6日,宋英宗趙曙給禮部下诏,明确今後的科舉考試為“三年一開科場”,從此,科舉考試有了另外一個名稱:“三年大比”。
“三年大比”的方式一直沿襲到清末。
那麼,宋英宗為什麼要将一年一考改為三年一考呢?
首要的原因,是宋英宗時代已經不需要那麼多官員了。衆所周知,北宋初建時,确立重文輕武之國策,大量需要文官,于是趙匡胤成倍地增加了科舉的錄取人數。之後,經曆了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四代皇帝的努力後,到宋英宗執政時,北宋的文官數量已經足夠,沒有必要再一年舉行一次科舉考試了。
當然,這裡要明白一點:古代的科舉考試與現代的高考,是有本質不同的。古代科舉考試選拔的是官員,考取後可以直接做官;比如王維,王維在公元721年中進士後,直接任太樂丞。而現代高考選拔的,不是官員,是人才;人才不能直接做官,得先讀大學。
官員不能太多,所以考試也不能太多。而人才則多多益善,所以現在的高考,必須每年一考,因為整個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量極大,而高考就是負責将合格人才輸送到大學進行深造,然後流入社會,供各級各類的用人單位使用。
(古代考生考試用的号房)
二、古代選官途徑很多,并非完全靠科舉考試古代選拔官員的方式很多,僅就科舉考試來說,就有常規性的科舉考試和非常規性的科舉考試。如上所述,定期進行的鄉試、會試、殿試這種,叫着常規性科舉考試;不定期的、随意性較大的就叫非常規性科舉考試。制科考試就是一種非常規性科舉考試。
所謂制科考試,就是皇帝臨時下诏選拔特殊人才的考試,是對常規性科舉考試的一種補充。比如蘇轼,公元1057年,他參加了常規性科舉考試,中進士乙科,名次并不好。公元1061年,蘇轼又參加了制科考試,得了個三等,全囯第一名(前二等為虛)。
看看,皇帝如果覺得人才短缺,可以臨時加一次制科考試,就解決問題了,不需要一年一考形成人才的積壓。
(蘇轼)
科舉考試之外,古代還有許多其他選拔人才的方法。比如國子監,國子監相當于現在的大學,是古代官員重要的孵化器,但隻有七品以上官員子弟才可入學,招生名額也不多。再比如從屬于國子監的太學,也出人才,李清照的丈夫趙明誠就是從太學裡出來做官的。
還有舉薦制度,就是推選人才,使埋沒的人才得以重見天日。比如蘇轼的父親蘇洵,年輕時屢次科考不中,後來得了科考恐懼症,不敢考了。公元1058年,宋仁宗邀請他到舍人院參加考試,他竟然以病重為由,沒有去考。但宰相韓琦看重他,推薦他做了秘書省校書郎,也算是個九品小官了。
可見,有了舉薦制度、國子監、太學、制科考試等一系列補充制度,古代确實沒有必要每年進行一次科舉考試。
(閱卷)
三、如果一年一次,以古代的生産力,難以組織和管理超大流量的“科考群體”古代科舉考試三年一次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受生産力所限了。生産力水平低下,組織管理能力跟不上,古代政府與學子們都難以應付一年一度的大型科舉考試。
首先,科舉考試人數太多。科舉考試雖然最終錄取人數少,但它是逐級選拔的,相當于淘汰賽,所以第一級的鄉試,參加人數非常多。比如明朝成化至嘉靖這段時間,全國有生員25萬至35萬人,也就是說,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在30萬人左右。後來人口增加,到隆化年間,最多時有50萬人參加考試。明朝前期與中期,人口隻有6000萬左右,這個參與的比例是很高的。如果從地方來看,每個省參加考試的人也多,比如浙江省,萬曆十年參加科舉考試的人數有2萬多。
其次,科舉考試的時間跨度太長。鄉試一般在當年9月進行,稱“秋闱”;會試一般在次年2月考,清朝乾隆時改為3月考,稱“春闱”。鄉試與會試之間相隔六七個月,這六七個月都是古代學子們的“高考季”。鄉試在省裡考,古代交通不發達,基本憑雙腳走路,所以需要提前幾個月就上路。會試在京城考,之後的殿試也在京城考,也需要提前幾個月上路。
人數既多,時間又長,給考生與古代政府都帶來了巨大壓力。
(甯采臣)
對考生來說,古人把提前上路稱“趕考”,趕考途中,根本沒有《倩女離魂》裡甯采臣遇到的那些浪漫情事。長久地行走,風雨兼程,疾病侵擾,各種艱難苦痛夠你受的。另外,科舉趕考花費巨大,像賈雨村那樣行至中途盤纏用盡的人多得是。所以,一般的考生忍受不了一年一考,三年一考倒是可以。
對古代政府官員來說,科考時節,日子更難熬。禮部的官員首當其沖,要忙得焦頭爛額;鄉試、會試、殿試三場考試,每一場都要先遴選考官、制作考題、布置考場,然後監考、評卷、放榜、錄用……而且不隻是禮部官員忙,因為科舉考試是國考,其它官員也要全力協助,大量官員長達半年的時間忙科舉,是不是大大影響了其它重要的行政事務呢?所以,古代的政府也受不了一年一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