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唐代詩人韋應物,我們最熟悉是《滁州西澗》。“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經典詩句語出自然流傳千古。
以這句古詩為代表,我們也能夠看得出韋應物對詩詞風格的自覺追求。那就是自然,那就是淡泊,甚至還有一份隐逸之氣。
“浮雲一别後,流水十年間。”更是體現出他對詩歌語言的追求,清麗之美,如流水一般汩汩流過,不着痕迹卻又留下萬千情愫。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這首唐詩就是韋應物的《聞雁》,堪稱韋應物筆下最詩意的秋雨之夜,雖隻有20字,高古澹遠的意境美得心醉。
大雁在古典詩詞當中都有獨特的意象之象,當我們看到題目之後,基本上就會明白這些古詩所表達的情感究竟如何。
果不其然,在古詩的一開始直接就導入了對思鄉愁的感慨。“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故鄉遙遠,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裡啊?歸家的思緒無窮無盡。
古代的詩人們很多都是天涯遊子。或許在他鄉求學,或許在他家做官,在秋天來臨看到大雁回歸之後,内心總有一種說不出的傷感。正如馬緻遠筆下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首唐詩所表達出的同樣是羁旅他鄉之苦,表現的是天涯遊子對故鄉最真切的思念。
漫長的秋雨之夜,詩人遙想了故鄉。正在這種愁緒蔓延心間,後兩句的一聲雁鳴讓詩人的傷感達到了升華。“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在淮南秋雨綿綿的漫漫長夜裡,獨坐樓中書房聽那北來的雁叫聲。
在這首古詩當中,我們依稀可以看得到李商隐《夜雨寄北》的畫面。但對比李商隐在詩歌當中的期待,這首古詩所表達的情感更加傷感。前兩句在鋪墊了他對故鄉的思念之後,在這個漫長的秋雨之夜,卻又聽到了大雁的哀鳴。
後文并沒有直接寫,聽到大雁哀鳴之後他的情感究竟如何,詩歌到這裡戛然而止,卻更留下無窮的意味,就如同繪畫當中的留白一樣,大量的空間留給讀者去思考,去想象。
後人評價韋應物的風格是“高古澹遠”,這首古詩也是如此。雖然全文隻有20個字,但在秋雨之夜勾勒出的意境之美,借助大雁傳達遊子對故鄉最真切的思念,悠悠意境令人心醉,确實達到了“高古澹遠”的境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