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兒女多以龍的傳人自居,雖然中國地圖目前看着像一隻昂首挺胸的公雞,但細翻中國曆史你會發現,寶雞、鹹陽、洛陽一線為秦嶺,向東北經中條山、太行山、燕山到北京,整個山形地勢狀如巨龍,北為龍首,中為龍腰,西為龍尾,這些地帶出過帝王,或能夠安葬帝王、護佑王室後裔的山水之脈,曆來被稱為「中華龍脈」。
古代都城皆選定在巨龍身上,比如龍脖部位的安陽、龍腰部位的西安、洛陽。
▏博物館裡的中國龍脈圖(此圖來自圖庫)
從洛陽龍門經嵩山下來後,就像龍的巨大前足,狀如巨螯,而鄭州正好位于龍足上,是「中華龍脈」胸部最為開闊的地帶,用「舉足輕重」來形容鄭州在「中華龍脈」的地位,再恰當不過了。
以上的文字,可不是有趣君杜撰的,而是出自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翟智高的論文。由此可見,龍文化對于中國人的影響深遠,而對中原地區更是如此。
今天有趣君和大家一起聊聊鄭州關于「龍」的典故、地名和故事。
上次咱們聊沙口路的時候,曾聊到過關于鄭州航運的事兒,引起了大家的廣泛興趣。既然是航運,那麼碼頭肯定是極富有故事和傳說的所在。
在鄭州諸多的碼頭中,最有名的是五龍口,石敬瑭、劉志遠、石重貴、郭威和柴榮五人在此與惡霸王彥章厮殺。
▏中原區——高新區
後來,他們奪了李從珂的皇位,先後建立了後晉、後漢和後周,當了亂世皇帝。于是人們把石敬瑭等五人說成是「五龍」,把他們與王彥章大戰的渡口稱為「五龍口」,并在此地建了五龍廟,塑有五人金身,讓他們永享人間香火。
人們認為五龍口必定是塊風水寶地,就緊靠五龍廟附近定居下來,并以五龍口作為村名,到明朝時期,村民們彙衆積财,在村東門立了一塊石碑,碑上刻有「五龍困彥章」的傳說(此碑已毀)。
▏舊樓、新樓、正在蓋的樓
五龍口片區因為之前的鐵路分割和都市村莊問題,一直發展遲緩,而早期開發的商品房項目的遺憾收場,讓這個路網不暢,配套不足的區域又埋上陰影。
随着鄭州全方位地擴建新區,鄭州西部新城也已經規劃了常西湖新區、中原新區、鄭上新區等多個新區。電廠西遷、金水西路、農業西路等工程逐漸有了越來越多的新進展,五龍口片區備受關注。
位于北三環的興隆鋪人來人往熱鬧非凡,這種繁華已經持續了幾百年。
據興隆鋪村子裡的老人說,村子最早叫興龍鋪,這可能與附近衆多帶龍的地名有關。現在的火車北站(鄭州北站)在之前有一條河,叫「五龍溝」(也有叫卧龍溝的),自五龍口南門流向西史趙村;西史趙村西頭有一座古廟,叫「五龍廟」,現在每年農曆的十月二十五就是五龍廟會。
▏興隆鋪的标志性建築
村子因為臨近卧龍溝,來往需要坐船才能通過,就形成了渡口,在渡口周圍慢慢開了供住宿吃飯的館子,而且生意興隆,就由興龍鋪改為了興隆鋪。
不過後來有唐姓大戶入駐村子,改名叫小唐莊。
▏現在叫興隆花園
直到闖王李自成進駐小唐莊,形成駐點,招募團勇,後來官府把小唐莊摧毀,又經過劉、宋、張、何四姓人家的努力,才恢複了往日的繁榮,為了追憶昔日盛況,恢複了興隆鋪的名稱。
直到現在,村子裡以前的許多老人們還留存着小時候用的物品,像布袋、櫃子上面都有龍的圖案。
▏地鐵給興隆鋪帶來了更大的機遇
随着時代的發展,這裡也成為了鄭州的交通要道,位于鄭州鐵路編組站附近,是名副其實的「鄭州北大門」!往來接壤的車流經彩虹橋、南陽路、鐵路、涵洞、高架彙集于此,橫縱交錯之間讓這裡交通十分「興隆」。
龍與水肯定是密不可分的,上古時代,鄭州最大的水域是「圃田澤」。是先秦「天下九澤」之一。《詩經·鄭風·野有蔓草》有記:「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時間來到1994年,新鄭市小喬鄉引入了大學,規劃了雙湖開發區,發展勢頭正猛,而小喬名字太女性化,為了招商引資的方便更名為龍湖鎮,此時鄭州也隻有一個龍湖,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南龍湖。
▏升達,算是南龍湖的老大哥了吧
作為進出市區的南大門,南龍湖也是鄭州南大學城的學校主要集中地,也是鄭州的四個大學城之一。1994年,龍湖鎮第一所大學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在此建立。
随後中原工學院、河南工程學院等十餘所高校相繼入駐,這給龍湖鎮帶來了衆多人口,但因涉及到了許多複雜的曆史因素。相關配套設施,尤其是交通方面并沒有與之匹配起來,直到有了地鐵後才逐漸改善了這樣的情況。
▏前段時間說551重啟啟動了,真好
2010年,鄭東新區龍湖開挖,兩年後正式引黃蓄水,形成了如今的水域面積近6平方公裡,蓄水量相當于兩個半西湖的鄭州第一湖,環境、規劃、政策的加持讓龍湖站在了鄭州的頂部。同樣,也有一座大學城。
▏北龍湖金融島一景
而環籠于大學城高校區的,就是龍子湖,她北通魏河,西接龍湖、賈魯河、東風渠,似美人玉臂,抱其懷中,取「望子成龍」之意。
鄭州,這座有着百萬大學生的城市,又在9月迎來了開學季,規模龐大的人口遷徙在近半個月開啟了。
可能很多粉絲以為有趣君會針對前段時間網上沸沸揚揚的龍子湖大學城事件講點什麼,其實我覺得沒什麼必要。
中原人向來不善争論,因為我們無法改變别人的思想,就像河南人總是在被誤解後讪讪一笑,低着頭繼續該做什麼做什麼。
▏猜猜這是哪
當年有專家推算,大學城的建設需要50多年才能夠滿負荷運轉,可事實上呢?大學城的成功與否,作為河南人都看在眼裡,目前龍子湖大學城入駐大學15所,師生大約23萬人,已經成為了河南的人才培養和輸出基地,卻僅僅占地22平方公裡。
做好我們的「龍爪」,時間,定會解釋一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